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供应链案例

积极应对制造业全球供应链调整

2012-3-20 16:5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高级政策研究员 王佐
    金融海啸将全球经济不平衡问题暴露无遗,且各大经济体至今仍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都是全球化惹的祸!在全球制造业和全球供应链加速调整的时候,我国企业必须在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新平衡点。
全球经济需要再平衡
    全球经济严重失衡是本次金融海啸在全球震荡放大的主要原因。实体经济不实,虚拟经济太虚。经济已然全球化,但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尚不健全,主要经济体的全球化管理能力严重不足。各种不确定因素纠结在一起,着实让人们领教了全球化这柄双刃剑的威力。于是,重振制造业或发展实体经济成为主要经济体谋求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重要出路。
    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以重振“美国制造”、实施“出口倍增计划”、进行企业所得税改革等措施来促进本土就业水平的提高。我国则提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致富、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可是,在本轮近30年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美国企业实施的是全球化“业务外包”战略,携资本和技术硬实力、品牌和管理软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成本洼地,构造了错综复杂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导致制造业不断向海外转移,本土经济则逐渐“空心化”。
    有研究表明,在过去10年中,美国制造业减少了570万个工作岗位,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从2000年的26.72%降低到2007年的23.85%,而同期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从2000年的6.66%提高到2007年的11.24%。因此,美国政府对全球经济再平衡开出的药方首先就是召唤美国的制造业企业回归本土。
美国经济需要制造业回归本土
    自2009年以来,奥巴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鼓励美国制造业调整全球布局,回归美国本土。最近,奥巴马更是提出了“就业内包(insourcing)”新概念,敦促美国经济转向制造业,敦促工商界人士把“外包海外(outsourcing)”的就业机会转入国内,以降低失业率。
    美国企业也是“讲政治、顾大局”的。有建厂扩大产能的,如卡特彼勒在美国德州的维多利亚市开建占地60万平方米的油压挖掘机新厂,总投资20亿美元,预计2012年项目建成时会把美国本土产能提高3倍多,并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有重启被关闭工厂的,如GE公司重新启在路易斯维尔已关闭工厂,生产原先外包海外的冰箱和热水器,新招约1300名工人。还有将外包转为内包的,如玩具商Wham-O将原先交给中国等地工厂生产的50%的飞盘和呼啦圈订单留在美国本土生产;佳顿公司将碳纤维棒球棒和钓鱼竿,以及安全器材的生产从中国番禺转回美国本土;万事达锁厂则将原先外包到中国的100个工作机会转回到本土工厂。更有双管齐下的,如福特公司宣布将在2015年之前把在日本、墨西哥、中国的部分工厂转回美国国内,增加5700多个本土工作岗位,并投资62亿美元改造本土汽车制造厂。
    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2011年,美国净增加工作岗位195.3万个,有23.5万个来自制造业。
    另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股神巴菲特在写给股东的信中说,2011年,他用了82亿美元投资于美国本土实业企业,高出历史峰值20亿美元。2012年,他将把投资的95%投向美国本土实业企业。说明他非常看好重振“美国制造”的价值和前景。
“中国制造”需积极应对全球供应链调整
    美国企业加速回归本土的趋势将对我国制造业及其供应链系统布局和管理产生重大影响。
    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2011年年末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可能回流美国的制造业包括运输工具、电子设备和器械、家具、塑料和橡胶制品、机械、金属制品和电脑等。这些类别的商品占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近70%,预计未来5年内将有30%左右从中国进口的份额将重新回到美国。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按照2011年中国对美出口3245亿美元基数,保守估计未来5年将有680亿美元的“中国制造”在市场消失,相应的可能有650亿元人民币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需求被转移。“中国制造”在总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我国制造业企业在本轮全球供应链调整中的话语权并不强。
    好在我们还有市场。我们拥有人口统计学意义上13亿人的巨大国内潜在市场。虽然我国现阶段居民消费率只有35%左右,但中央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振国民消费。因此,在美国企业打算回归本土或“半球化”的时候,我国制造业企业也要回归本土——为国内市场而不仅仅是为国外市场制造产品。不仅是“中国制造”,而且是“为中国制造”。
    为此,我国制造业企业要做努力寻求新的平衡点:一是目标市场从国外逐步转向国内,注重内外两个市场的平衡;二是产品销售从出口为主逐步转向内销为主,注重产品内外销的平衡;三是渠道建设从依赖国外伙伴逐步转向国外自主和国内自建,注重内外两个渠道的平衡;四是供应链布局从两头在外逐步转向单边延伸,注重原材料或产成品供应链掌控能力的平衡;五是从战略上调整企业“制造定位”,注重制造、设计、品牌和管理等的平衡;六是联合物流企业,对目前大多数以出口为导向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功能和结构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国内市场贸易便利化的要求。
    条件是,在政府方面一是要让国内居民消费有钱可花或有钱敢花;二是下决心彻底打破各种形式的国内市场“关税”壁垒,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