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交通资讯

青海“二纵四横四条路”构筑循化路网主骨架

2012-3-28 13:3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公路通则百业兴”。近年以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县加大交通建设投入力度。目前,全县道路建设已形成县城为中心,内联9个乡镇,外通周边省、市、县,总里程达415.4公里的“二纵四横四条线”农村公路主骨架(其中省道90公里、县道215.4公里、乡道110.3公里),通村联社、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主骨架已经形成。 
  循化人将“十一五”期间交通大发展的成就称之为“八大亮点”。说起一连串数字,也许有些乏味,但这对于循化人来讲,则是如数家珍: 
  几年来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5.4亿元,其中县乡公路投资50448万元,建设里程925.8公里;新建及维修桥梁58座,投资7323万元;村道硬化项目3乡52村300公里,投资3606万元;车站5座,投资1123万元;停靠点182处,投资728万元;招呼站210个,投资210万元;港口码头4处,投资1342万元。完成清关公路投资1.53亿元,完成28条县乡公路367.31公里、投资2.144亿元;新建桥梁38座899.1延米、投资1838.59万元;村道硬化新建项目完成9个乡镇128个行政村、115个续建行政村1058.703公里、投资1.6433亿元(其中省补助资金11803万元,自筹资金4630.26万元)超出原计划3606万元四倍多。 
  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极大地缓解了道路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通畅能力和路网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道路运输也得到蓬勃发展,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趋于稳定好转,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各行各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交通发展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道路运输格局已经形成。 
  农村道路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公路网的基本形成,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状况,也催生了道路运输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全县客货运输车辆达到648辆,其中17条客运线路上经营的客车达498辆(长途中巴48辆、县内小客450辆),年创经营收入1500万元。2010年全县公路运输旅客吞吐量达6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达1276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达69万吨/公里,分别比2009年增长了85.4%、83.2和84%。 
  交通发展带动了城镇化建设,促进了城镇化进程。实施“以路带镇、集镇幅射、带动区域”发展战略,依托平大、循同等干线公路改造的有利时机,不断加大项目工作力度,相继实施了平大公路、循同公路途经城镇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其中,县城积石大街2.3公里道路由原来的9米拓宽到14米,白庄集镇1公里、街子集镇2.1公里道路由原来的8米拓宽到16米,文都集镇0.8公里道路由原来的8米拓宽到14米。集镇道路的带建,极大地改善了集镇道路状况,带动了集镇基础设施建设,繁荣了集镇商贸流通,有力地助推了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化水平由2009年32%提高到目前的40.5%。 
  交通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伴随着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路网整体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城乡市场顺利实现对接,极大地促进了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了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全县经济作物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的比重由“十五”末的21.45 %上升到了74 %,提高52.55个百分点。其中,油料、线辣椒种植面积分别比“十五”末提高29.4、468个百分点,薄皮核桃种植面积达到1.97万亩;草食畜存栏数由“十五” 
  末的26.66万头(只)增长到2010年的28.37万头(只),提高6.4个百分点;草食畜社会饲养量由41.53万头(只)增长到了42.06万头(只),提高1.2个百分点。全县劳务输出人数逐年递增,到去年年底,全县劳务输出人数突破5万人(次)。“天香”、“仙红”两椒加工、浓缩果汁加工、雪驰肉食品加工、阿丽玛奶制品加工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基地+农户+公司的产业链得到巩固与延伸,实现了企业长足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的“双赢”。 
  交通发展带动了旅游业的兴起,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循化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美誉,具有诸多可待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过去由于道路条件等制约因素,使许多旅游景点处于“深山人未识”的状态。随着孟达天池、文都大寺、公伯峡、骆驼泉等旅游景点道路的有效改善和全县路网结构的不断优化,为我县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大批旅游景点得到了有效开发和利用,与旅游相关的宾馆、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农家乐”、旅游纪念品开发等产业悄然兴起,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有力地推动了“旅游活县”战略。到2010年底,全县旅游游客人数突破70.08万人(次),旅游直接和间接收入达到1.66亿元。 (韩生英)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