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空运资讯

航运公司“连番”涨价自救 控制运力是关键

2012-3-8 13:0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接到船公司涨价的消息后,在天津做货代的小王就开始忙着告知他们公司的客户。但是,“即便有各项费用的发票单,一些客户还是有抱怨。”小王告诉记者,为了不让客户流失,在船公司或者拖车队涨价幅度不大的情况下,货代公司会先将费用承担下来。但是,此次在马士基运价上涨幅度接近翻番的情况下,货代公司便无能为力了。 
  3月1日,在最繁忙的亚欧航线上,马士基正式调高集装箱运费775美元/TEU(标箱),启动2012“运费恢复计划”。而在4月1日,马士基还将再次上调运价每标箱400美元。此外,从3月15日起,马士基将在远东到美国、加拿大航线执行最新的集装箱运价,上调幅度分别为每标箱240美元和每标箱320美元。 
  此次运价的上调被多家媒体形容为“连番”上涨,同时,多家航运公司也紧随马士基的步伐,调高海运费。面对如此紧迫又大面积的涨价,可以确定的是,在航运业萧条的背景下,船公司想要通过涨价自救,但是这一愿望能否顺利实现,仍待检验。 
  船公司提价的背后 
  “海运价格过低,无法支撑市场健康发展,是此次船公司涨价的最主要原因。”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市场分析部副主任张永锋称。目前,从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SCFI)来看,截至2012年2月17日,SCFI综合指数为949.33美元/TEU,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10.48%,其中,欧洲航线和地中海航线运价对比去年同期跌幅较为严重,分别达到42.94%、37.02%。欧洲航线运价水平仅为700多美元/TEU,但是,船公司的保本点约在1500美元/TEU。 
  在这种情况下,“再不涨就全死光了。”国内一家大型集装箱运输企业负责欧洲市场的一位负责人一语道出了全球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的尴尬与无奈。 
  据媒体报道称,除了马士基以外,东方海外、长荣、中远集运、中海集运等中外航运公司也更新了亚欧线运价,2月至4月,每标准箱的运费上调200美元至750美元。据了解,中海集运还于3月1日开始上调远东至欧洲、地中海航线每标箱运价750美元,远东至中东航线则每标箱上涨150美元。业内人士分析称,纵观2011年,在以马士基为代表的班轮巨头推出一系列抢占市场份额的措施后,其他班轮企业之间也积极进行合作,形成了新的联盟——地中海与达飞合作,伟大联盟与新世纪形成G6联盟,长荣参与CKYH联盟。新的联盟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市场恢复理性竞争,适当推高了运价。 
  而除了上述因素以外,“现在,船公司还面临亏损或现金流短缺,此次上调海运费也在于补亏。”张永锋称,“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海运市场基本进入了一个较长时间的低位调整期,运费收入大幅减少。同时,受国际油价不断上涨、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海运公司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 
  据了解,2011年,船公司多数亏损,甚至连行业老大马士基也未能幸免。在马士基公布的2011年市场年报中,公司营收602亿美元,净利润34亿美元,虽然相比2010年的561亿美元有7%的增长,但同比净利润却直线下降32%,核心业务集装箱运输,更是由2010年的盈利26亿美元,变为2011年亏损6亿美元。这也使马士基在2011年第四季度的现金流变为负数。而通过此次上调运价,马士基旗下马士基航运北亚区首席执行官施敏夫称,可有助于改善马士基的现金流状况。 
  涨价效果能否持续? 
  面对惨淡的行情以及公司业绩,船公司齐心协力要将运价提上去。但是,业界却对运价上涨计划能否有效执行表示怀疑。“目前的货量并不是特别旺,很多船的载运率并不高。”小王表示,去年在集装箱运输旺季时,各大船公司谋求涨价,但由于受国际贸易形势以及过剩运力的影响,并未达到良好效果。由此来看,目前,舱位利用率不足将影响上调运价的持续效果。 
  可以看到,对于要摆脱亏损业绩的船公司来说,运价提升的影响短暂并且不好预估效果,但是,削减运力却是必要并且可行的计划。海通证券分析师钮宇鸣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表示,行业一致自救行动只能影响企业短期的利润,而且只在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适用,长期趋势仍然取决于供求关系,而未来两年内,航运业的供求关系都不乐观,行业集体涨价行动可能失败。 
  张永锋也向记者表示:“由于2011年各大班轮公司不断投放大型船舶、开展价格战,以期通过低成本策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使得国际集装箱海运费已经远远低于班轮企业的盈亏平衡点,班轮企业几乎是全部亏损。”。而2012年,两大咨询机构德鲁里和克拉克森均预测,今年集装箱的运力增长将超过运量增长,这意味着运力过剩不会得到缓解。由此,如何控制运力投放,改善目前的供需关系才是支持运价不断改善的关键因素。 
  在此次涨价之前,马士基做了铺垫,宣布在亚欧线上削减9%的运力,并放弃了10 艘大船订单的选择权,以应对当前低迷的市场环境。此外,马士基还与达飞合作削减部分在亚欧航线的运力,张永锋称这也许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是,据他预测,集装箱海运费真正出现改观或许还要等到传统旺季到来之时。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