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转型面临考验
2012-3-8 15:0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星晨急便在资金、技术、人才等不具备的条件下,进行了盲目扩张,特别是资金链断裂,直接导致其倒闭。
3月7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致电星晨急便总部及各地分公司的客服电话均无人接听,星晨急便官网也无法打开。
3月4日晚,一条据称是星晨急便CEO陈平的手机短信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公司解散了,阿里7000万元,我的5000万元全部赔光了。现在客户的2000多万元货款加盟商非法侵占,也不能返还。1400多名员工两个多月没有工资,我已经倾家荡产。做生意有赔有赚,现在公司赔本了,恳请大家一起承担,在此,真诚地向大家说一声:对不起了。”
曾获得阿里巴巴投资的民营快递公司——北京星晨急便速递有限公司(下称“星晨急便”)陷入倒闭的漩涡。
扩张过速
“星晨急便倒闭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其本身的服务质量与扩张速度不匹配。”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他说,由于星晨急便急于扩张,快速增加加盟商的数量,同时急于转型寻求各方投资,以求达到规模化“云物流”的商业模式,导致其负债较高。另外,由于忽视了加盟商品质的管理,使其50%以上的加盟商出现同时加盟两家快递品牌的情况,致使无法有效保障服务质量,数十次发生网点携款逃逸、扣件索赔和内部盗窃等事件。
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向记者表示,星晨急便的倒闭与管理经验的不足也有很大关系。
“陈平从宅急送退出后,没有及时总结向小件快递过快转型所造成宅急送亏损的原因,在没有充分准备和论证的情况下就急匆匆再次创业。”徐勇说,星晨急便还存在管理人员结构单一。由于主要管理人员大多来自宅急送,对管理特许加盟模式缺乏经验和了解,在管理上也基本套用宅急送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没有打造出其盈利模式,最终导致亏损。
2009年3月,陈平在北京创立星晨急便公司,其目标是打造中国最大最开放的“云快递”平台,成为中国专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商。2010年,获得了阿里巴巴注资7000万元,2011年,与深圳鑫飞鸿有限公司合并,更名为“星晨急便·鑫飞鸿”,成为国内第一家专业定位于电子商务B2C、B2B服务的全国性快递公司。
“星晨急便的根基太浅,而发展太快。”业内人士认为,陈平提出的“云物流”品牌,以管理带动服务,其理念确实较为先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陈平没有探索出很好的盈利模式和经营模式。
“为了迅速形成星晨急便网络体系及融资的需要,陈平选择并购鑫飞鸿,结果未达到再次融资的目的。由于资金链断裂,反而加速了两家合并后新公司‘倒闭’的进程。”徐勇说。
“目前行业竞争很激烈,网络规模的要求也令投资门槛越来越高,新进入快递业的公司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准备,很难在这一行业立足。”一位投资界人士表示。
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星晨急便出现巨额款项拖欠的情况,并且管理层已经放弃对企业最后挽救措施,后续星晨急便或面临破产的结局,不过若有企业愿意为其买单,对该企业进行收购,星晨急便也可能获得重生的机会。
对快递业影响有限
“星晨急便尽管倒闭了,但由于其占据的市场分额较小,对整个快递业没有太大的影响。”徐勇告诉记者,但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可能很大,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心理影响要大于实际影响。
目前,星晨急便的突然倒闭给快递业敲响了警钟。有业内人士分析,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法则,快递企业的倒闭与兼并重组是快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快递市场不可能永远处于“大而散”的状态。
徐勇认为,星晨急便最大的问题是,在资金、技术、人才等不具备的条件下,进行了盲目扩张,特别是资金链断裂,直接导致其倒闭。
一位快递业人士告诉记者,星晨急便只注重了扩张,忽略了企业真正的良性增长速度。对创立不久的民营快递企业来说,除了扩张市场规模外,更应注重提高市场的知名度,为下一步转型奠定基础。
该分析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星晨急便倒闭主要原因是由于其过急的发展步伐、资金链问题以及经营不当,但这并不意味着快递业洗牌的来临。
去年,邮政业“十二五”规划出台,转型升级成为快递业规划的关键词。
“快递业转型不仅需要具有成长性的经营模式,而且需要一定的资金、项目、人力等资源的支持,倘若准备不足而进行过快的转型,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经营风险。”该分析人士表示。
徐勇说,“快递是一个公共服务业,其经营行为涉及范围广、影响较大,快递业需要健全体制、机制,将快递企业倒闭与兼并重组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