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盈利现“剪刀差”
2012-4-16 14:1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3月份PPI同比增长-0.3%,而企业购进价格则是正增长0.1%,这意味着我国出现了自金融海啸以来的“剪刀差”,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堪忧。
吴欣
近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布2012年一季度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第一季度该指数为127.3,与2011年第四季度相比下降0.5点。而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3%,这是PPI自2009年11月之后再次出现负增长,创下28个月来的历史新低。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介绍说,去年一至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40.3、137.9、135.6和127.8,下滑态势比较明显。
从工业内部看,景气度较高的行业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烟草、医药、食品、农副食品加工、饮料制造业等轻工业,景气指数在130以上;景气度较低的行业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钢铁、化纤、非金属矿物制品、纺织、石油加工、化工、有色金属等制造业,景气度在110以下,其中前4个行业处于不景气区间(景气指数小于100)。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牛犁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周期性减速的阶段,金融危机后工业一直在转型升级,但还没有找到适合快速扩张的增长点,这就导致重工业产品需求放缓,而库存高企,给相关企业造成很大压力。“目前来看,房地产调控仍将继续,未来钢铁、建材、化工产品的价格和需求可能会受投资放缓影响而走弱。”牛犁表示。
企业盈利遭遇“剪刀差”
需求不足首先带来的便是工业品价格下降,生产企业议价能力低。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PPI中的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3.7%,原料工业价格上涨0.8%,而加工工业价格下降2.0%。3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1%。
从行业上看,处于垄断地位的上游采掘业仍然比较稳定,而中游行业面临成本上升和市场收缩的两头挤压,利润增速降幅明显。“重工业、加工工业受挤压最为明显,这是因为重工业、加工工业受有色金属、钢材、化工等价格的影响。此外,行业不景气也给这些行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压力。”中投顾问宏观分析师白朋鸣说。
国家统计局济宁调查队价格调查科王磊说,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涨幅长期形成“剪刀差”,造成企业利润受到压缩。
尽管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和PPI在3月份呈现“一升一降”的相反走势,但观察数据可以发现,前者今年月度同比增幅也一直在下降,从1月份的2%、2月份的1%跌至3月份的0.1%。白朋鸣认为,这说明下游需求正反映到原材料上。
经济增速回落不可避免
引人关注的是,3月份PPI同比增长-0.3%,而企业购进价格则是正增长0.1%,这意味着我国出现了自金融海啸以来的“剪刀差”,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堪忧。
白朋鸣告诉记者,工业品卖不出去还有可能是因为受到了CPI及PPI价格传导机制的影响,由于今年以来CPI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也导致下游市场需求不旺。
如果单纯从PPI来看,生活资料企业明显好于生产资料企业,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4%,衣着价格上涨2.6%,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1.2%,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7%。对此,财经评论员钮文新分析说,这是因为生活资料的市场需求具有刚性,而生产资料在下游企业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很难涨价。
PPI持续下降,主要原因还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不佳,生产性投资需求严重不足。如果生产经营情况很好、生产性投资需求很旺,投资力度很大,PPI就不可能一直处于下行通道,更不可能出现负数。只要PPI一直处于下降通道,那么,经济增速回落的局面就不可能改变,稳定经济增长的任务将越来越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