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海运资讯

航运企业:亟待强化绿色物流

2012-4-6 13:4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田珍祥
    欧盟继航空碳税之后,最近又发布将征收“航海碳税”,这让本就在低谷挣扎的航运企业又感受到来自节能减排的压力。从未来发展看,有关绿色航运、低碳运输最终会确立一个规则。但从当前看,我国航运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形势已经十分紧迫。那么,我国航运企业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存在哪些瓶颈?如何强化低碳运输?
    欧盟委员会拟在今年6月份开征“航海碳税”,届时,抵达欧洲港口的船舶,超出一定的排放标准,将要被征收税费。业内人士就此表示,“航海碳税”的征收,对于目前深陷亏损泥沼的航运业来说将是“雪上加霜”。
    数据显示,航运业既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碳排放的大户。目前国际航运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总量的27%,并有上升趋势,海运减排已成为当前行业发展的重点问题。有关专家指出,我国航运企业构建绿色物流体系已是迫在眉睫。大势所趋
    在当前航运业处于发展低谷的情况下,此次欧盟提出的“航海碳税”对我国航运企业会有哪些影响?大连海事大学港口与航运研究所所长孙光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欧盟提出征收航空碳税之后,又拟征收“航海碳税”,对于航运业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从今年整个航运界的情况来看,目前运价已经相当低迷,如果征收航海碳税,必然会增加航运企业的成本。这样的成本要不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要不就是企业内部增大成本,这都会对航运业造成冲击。可以说,“航海碳税”为我国航运业的节能减排敲响了警钟。这表明,发展低碳航运形势十分紧迫,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及航企要引起高度重视。
    其实,绿色航运、低碳运输对我国航运企业来说并不陌生,但还远未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指标。欧盟此次将征收“航海碳税”的做法虽然受到了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的反对,但也让国内航企更加关注自身的低碳运输发展。
    据了解,在国内很多航运公司的业务构成中,欧盟业务都占了很大比例。以中海集运为例,运价波动大的欧洲航线一直是公司发展业务的重点区域,而其去年前3个季度,亏损达15.8亿元。“航海碳税的出台,一方面让航运企业感受到竞争压力,一方面也看到了发展绿色低碳物流的必要性。”中海洋旗下的物流公司工作人员这样表示。
    中国远洋的集装箱业务主要集中在太平洋、美西、美东及欧洲航线。据该公司2011年第三季报显示,亚欧航线的集装箱量占集装箱总箱量的22%。中国远洋集团相关工作人员透露,成本的增加肯定对整个集团的运营有影响。“运输将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基于碳税支出,势必会为航运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压力,但是由于目前航海碳税的具体征收措施并未出台,还无法测算此事对集团的具体影响。”
    中国港口协会副秘书长杜麒栋对本报记者说:“欧盟拟征收航海碳税,对我们国内航运企业所面临的境遇来说,将会更加艰难,我们国家的航运业在管理、观念、技术上都与国际差距很大,与国际企业没有区别地放在同一碳税征收标准下,无疑会给国内航运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但是我们也要有长远发展的思考。”
    孙光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绿色航运是全球航运业发展的大方向。绿色航运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涉及到航运领域、企业的效益、环境保护和谐共生的一种态势。”发展绿色航运、低碳运输从方向上来看是正确的,如果不注意节能减排、不注意环境的保护,这方面产生的负面因素,同样会损失全球GDP的5%~20%。所以,我们发展绿色航运要寻找效益和环境保护的一个契合点,能够做到既绿色又有效益,但是绝对不能因为追求效益,而不考虑环境保护、生态和谐的问题。另外,从航运企业自身出发,实施物流绿色化、加强低碳运输力度,逐步向绿色航运这个方向发展,将会提高企业竞争力,在未来会获得更好的效益。因此,航运企业应该将发展绿色低碳航运放在一个重要的核心位置。
    财经评论员杨国英对记者称,我国航运业的优势主要集中在成本上,而拟征收的“航海碳税”直接增加的成本是税收成本,间接增加的成本是设备更新等。但是之于未来,节能减排是必然的趋势,航运业有必要先行在低碳减排技术、低碳减排材料、低碳减排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前为未来“航海碳税”的普遍施行做好准备,从而增强我国航运业未来的综合竞争力。诸多瓶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欧美对航运企业的排放和环保要求已经越来越严格,比如船舶到美国的港口就被要求关掉柴油机改用电力驱动,这就要求企业对船舶进行改装。而欧洲各国的运输与物流业组织都很重视绿色物流的推进和发展,对运输、装卸、管理过程都制定了相应的绿色标准,加强了政府对绿色物流的引导和规划,鼓励企业运用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来经营物流活动。
    但是,与国外的绿色物流发展状况相比,我国还有一定差距。孙光圻向记者表示,国内航运业绿色物流的发展正处在发展初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绿色航运的观念比较薄弱。近年来,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不断升级的航运事业也对航运业碳排放标准提升了要求。但由于我国低碳物流的理念还没有完全形成,许多企业还没有完全建立发展低碳物流的概念。另一方面,一些地区政府、企业对绿色运输、低碳理念仍非常淡薄,低碳物流思想几乎为零。孙光圻表示:“现在一些航运企业效益谈的比较多,对绿色、低碳的关注重视程度不够,绿色观念相对薄弱,这成为制约航运企业低碳运输的重要障碍。”
    二是节能减排技术落后。从技术角度来看,国外的技术状态整体比较先进。国内大的航运企业、大型的集团相对来说船舶节能性能比较先进,但中小企业、地方航运企业还有一定差距。老旧船等问题严重,船舶过滤、节能减排能力不足,影响了航运业的整体功效。
    三是人才培训需要完善。虽然我国多所院校已增设了物流专业,但相对应的绿色、低碳运输教育薄弱,缺乏相应教材和培训。增大物流行业人才管理,积极开展相关绿色物流教育、培训等,大学课程设置关于绿色、低碳等课程,相关航运企事业单位加强人才培训等。
    四是法规建设和管理需要加强。我国航运业的低碳法规建设是比较滞后的,缺少完整的关于低碳运输的相关法规。这就造成了监管困难,出现航运碳排放监管力度弱、标准不统一等一系列问题。
多措并举“建议对绿色物流企业实行减退税政策,对使用清洁循环燃料的企业给予减退税的政策倾斜,对绿色物流企业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全国人大代表、营口港务集团总裁高宝玉今年“两会”上带来的《关于加大对物流产业支持与扶持力度的建议》,希望国家对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给予扶持。
    对此,业界专家普遍表示,绿色物流发展是一个大的系统问题。要强化绿色物流,还要多管齐下,齐头并进。
    一是增强航运企业绿色、低碳的概念和意识。从企业角度来说,要加大低碳的理念宣传,重视绿色物流。从政府角度,应强化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意识,鼓励航运物流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二是技术创新和改造。建设低碳的新型船舶,逐渐加大研发低碳技术、新兴航材、绿色能源技术等方面的投入,淘汰落后船舶等。杜麒栋表示,国家在技术更新上应予以扶持,以提高造船在技术方面的节能、高效方面的要求,逐渐与欧盟的相应标准接近,在源头上提升我国造船业的竞争优势。
    三是调整航运产业结构,加强管理。孙光圻说,航运企业机构需要调整,包括船舶机构调整、基层状态的调整、航运产业链的调整等。不仅是航运本身,从造船、设备的配置、技术的研发都要考虑。比如从源头,造船就从绿色、低碳、环保考虑,强调绿色概念,造一些绿色的船舶。另外,行业本身也需要加强管理。
    四是建立相应的航海碳排放标准,制定相关管理法规。杜麒栋认为,针对欧盟出台的“航海碳税”措施,虽然从近期来看,我们国家还不会出台应对措施,但从长远来看,应该建立一个航运业碳排放标准和监管制度。
    五是要加强绿色航运人才的培养。从企业角度,加强绿色、低碳物流意识,培养和锻炼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从政府角度,应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相关绿色物流课程,提高绿色物流教育质量。
    航运企业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耐心。孙光圻表示:“节能减排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机构的配置、人力资源的管理也都是成本,但是一旦航运企业做好了绿色物流,同样也能得到很大的回报。”绿色物流的形势很紧迫,企业应该从自身出发,找到一个平衡点,包括对一些现有的船舶进行技术改造,或者购买节能减排的新船舶,从短期来看,肯定会增大航运企业成本,但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后,就会在经济效益上收到回报,企业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思考和策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