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港口资讯

西港区向亿吨大港挺进烟台临港产业蓄势待发

2012-5-14 9:2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站在烟台港西港区临时办公大楼向北望去,目力所及之处一片繁忙景象,一辆辆重型挖土车穿梭而过、鏖战正酣;在龙口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33万平方米的厂区内,机器轰鸣、人头攒动,上百名工人正对一座自 
升式钻井平台进行焊接;在蓬莱中柏京鲁船业,轮台飞转、火花四溅,两艘75200吨的巴拿马散货船正在同时进行合拢作业……
城因港立,港以城兴,放眼烟台北部,依港而生的“蓝军”正在加快崛起。
港口建设
打造现代化国际深水大港
如果将港口比作散落在港城的璀璨明珠,蓄势待发的西港区则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
站在西港区临时办公大楼向北望去,目力所及之处一片繁忙景象:大型深水矿石码头工地上,一辆辆重型运土车穿梭而过,一部部挖土车在平整场地;通用散杂作业区,码头岸线旁用于装卸货物用的“钢铁手臂”正在进行紧张的卸煤作业。
“目前,西港区已经转入边建设边生产阶段,自2010年8月投产至今,西港区已完成货物吞吐量超过100万吨,对腹地集货能力持续增强,为我市蓝色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烟台港西港区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介绍说。
其实对于西港区,烟台人应该不陌生。
原名八角港区的西港区是烟台港规划中的核心港区,这块地处开发区大季家东北海域的“宝地”,离芝罘湾港区陆上距离30公里,海上距离35公里,规划形成码头岸线总长19公里,建设泊位65个,最大水深达负28米。作为烟台港未来的核心港区,西港区自然条件优越,水深域阔,是目前我国沿海为数不多、尚未开发的深水岸线之一。港口后方地域开阔,临港工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使西港区具有成为综合性深水大港的先天优势。
“如果说具有深水海域是西港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那么,便利的交通条件则是其成为现代化国际深水大港的另一优势。”开发区发改经信局副局长于鹏业介绍,西港区距离潮水机场仅有5公里的路程,德龙烟铁路将贯通并接轨西港区进港铁路,加上三条疏港公路和通往淄博的输油管道,西港区集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管道等五种常用交通方式于一体。
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建设的大型深水矿石码头,不仅可停靠30万吨级船舶,而且配备大型卸船机、皮带机和堆取料机,2013年6月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能力等级最高、自动化水平最高的专业矿石码头。西港区配套设施建设也在加紧进行:36万立方米的液化罐区一期工程已经投入使用;西港区至淄博重质液体化工原料输送管道工程30万立方米罐区首站已经建成,管道干线施工正在进行。
与此同时,烟台北部其它县市区的临港建设正如火如荼———
龙口港要建设4万立方粮食储罐,开展粮食仓储物流业务,建设3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公用锚地、航运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屺 岛港区10-15万吨级深水泊位,年内,力争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7000万吨,到2016年达到1亿吨以上。
依托龙口湾的临港优势,招远滨海科技产业园区,一个现代化新兴产业区正在崛起。
蓬莱港计划到2015年,建成5万级通用泊位1个,万吨级客滚泊位2个,防波堤和新客运区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综合物流园区和原木物流园区。到2015年将实现港口吞吐量2500万吨,实现货物吞吐量700万吨,建成江北最大的原木进口基地港,山东省最大的钢材和有色金属集散地。
北部港口建设风生水起,西港区,一个现代化国际深水大港正蓄势待发。
船舶制造
自升式钻井平台再度折桂
初夏的龙口晴空万里,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33万平方米的厂区内火花四溅,上百名工人正对一座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各个部位进行焊接。
“往左,再往左一点!”在施工现场,工人们通过对讲机与操作人员保持沟通,60米高的龙门吊正在将分段建造的钻井平台进行合拢,行政管理部经理于文俊用“拼积木”来形容这个过程。不远处的海里,一座钻井平台初步成形。去年5月,在这里建造的第一座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已顺利下水,这让龙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自升式钻井平台专业建造基地。
火红的作业现场在蓝天碧海的映衬下,成为一幅让人震撼的美景,烟台其它县市区的临港制造业也逆势飘红。
在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船坞内,两艘75200吨的巴拿马散货船正在同时进行合拢,仅这一款大型船舶,京鲁船业就要制造28艘。目前,京鲁船业手持订单13艘,其中11艘船舶在建。京鲁船业能有如此大“胃口”,离开不长369米、宽120米,深13米的“巨无霸”船坞,像长达200米的大型巴拿马散货船,这个“巨无霸”可同时建造4艘半。在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造价7个亿的导管架正在进行安装作业,建成后将被运往南海区域,为海上钻井平台配套。
大宇造船、巨涛海洋工程重工、中柏京鲁船业、中集来福士……近年来,国内外一流造船企业纷纷落户烟台,临港制造业正成为烟台临港产业新的增长点。到2015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能力达到45万吨、船舶制造能力达到550万载重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洋工程装备和特种船舶制造基地。
临港物流数字化配煤助力煤炭储备
行走在龙口煤炭储备配送基地内,一座座堆成小山的煤堆随处可见。
“龙口基地是我省建设的第一个煤炭储备配送基地,根据全省煤炭储备保障体系职能分工,龙口基地提供的煤炭应急保障的区域为整个胶东半岛。”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向阳介绍说,龙口煤炭储备配送基地从我国的西北、东北地区以及远至朝鲜、俄罗斯、印尼、蒙古等国购进煤炭,在龙口港进行调配、储备,保障着山东省内的煤炭供应和安全。
目前,基地应急储备煤炭数量为60万吨,采用了一种叫做SOSO储备战略的储备模式。所谓SOSO就是“卖一补一”。“我们的煤现在一部分在运输的途中,不一定全部会运往龙口的堆煤场,可能在路上就被直接调配至需要的地方”,王向阳介绍,“这样既减少了场地的占用,又能充分地保障应急需求,实现了动态和储备的有机结合。”
龙口煤炭储备配送基地还有一项“绝活”,那就是数字化配煤,所谓配煤,就是指在储煤场内或在输煤的过程中,将不同煤质的煤按锅炉所需煤质特性的要求进行调配,调配后不仅能保证煤质,还能更合理地利用煤炭资源。
“以往进行配煤,那可太麻烦了”,龙口煤炭储备配送基地总经理薛曙光告诉记者,如今,一种叫做CQM煤质在线分析仪的引进,将配煤变成了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几个小型机器手选取样本,每分钟就能生成一份对样本中各种元素成分的列表。如果有客户要求某种型号的煤,可通过堆取料机再将不同品质的煤按比例混合,既快速、准确,又均匀,而且全程使用自动化。
自升式钻井平台
“人们对海上钻井平台并不陌生,前不久,中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在南海开钻,烟台中集来福士也曾建造出我国第一个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而令龙口创造第一的是自升式钻井平台。”于文俊介绍,自升式钻井平台带有能够自由升降的桩腿,作业时桩腿下伸到海底,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钻井平台。龙口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计划投资总额15.1亿元,2015年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成为世界第一、国内最大的自升式钻井平台专业制造基地,项目达产后,将具备年产6艘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能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