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服务新国标何时全面落实
2012-5-18 11:0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据快递服务新国标要求,客户寄件时要出示身份证,快递员要开包检查、核实,客户拒绝查验的可不予收寄。5月4日,中国商报记者以用户身份先后打电话给三家快递企业,要求上门取件服务,但新国标中规定的这些要求没有一个得到执行。
据了解,自5月1日起,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记者了解到,该国标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基本术语,组织要求,服务环节。关于基本术语与组织要求,新国标在原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其做出了更加全面、细致的规范与要求,除此之外,最为值得一提的就是服务环节。该环节对于人们普遍关注的上门取件、快件签收等问题进行了规定与介绍,这部分的内容显然也是本次新国标的一个亮点。
“服务环节部分的制定,无疑将对提高快递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研究员曾毅在接受网民在线访谈时也道出了服务环节备受关注的缘由。
毋庸置疑,快递服务新国标对快递行业的规范发展意义重大。当然,这种意义最终需要在社会实际操作中体现。如今,新国标已经开始实施,而新国标中包括服务环节的实名制、收寄验视、先签后验等部分。但国家邮政局却表示实名制并未正式实施,那收寄验视、先签后验等要求又是否正式开始实施?该标准从行业标准提升为国家标准,是否能够起到更加严格的规范作用?对这些新规快递企业与消费者是否“买账”?
结果恐难尽如人意。
快递安全问题催生新国标
众所周知,快递服务作为行业标准自2008年开始一直规范、指导着快递行业的发展,而4年后,国家邮政局却将该标准提升为国家标准,并将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纳入标准。这是为何呢?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靳兵表示,快递服务国家标准的制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邮政体制改革五年来,快递市场发展迅猛,但与市场高速发展相适应的快递服务质量备受社会关注。据中消协公布的数据表明,201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邮政和快递服务投诉6920件,同比增长31%。延时送达、快件损毁、价格不透明、索赔难等问题成为投诉的主要内容。在这种形势下,首部快递服务国家标准应运而生。
对此,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华东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磊也认为,目前快递行业的问题很多,行业发展继续法律法规的规范,而快递服务作为行业标准,对企业的规范力度有限,执行力明显较低。快递服务从行业标准提升为国家标准已是大势所趋。
除了标准的提升,这次新国标中更是要求客户寄件时出示身份证,要求快递员收寄验视,并对“先验后签”做出明确规定。据记者了解,2008年起实施的快递服务行业标准中也对这些内容进行了介绍,而今,新国标中又再次进行强调。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这些细则主要是应对当下的快递安全问题的。”王磊告诉记者。随着快递行业的发展,一些行业乱象也开始恣意,消费者包裹被掉包(调包)、物品被损坏,甚至出现包裹爆炸等危险问题,安全已经成为消费者对快递的基本要求。
北京快递一切照旧
为了杜绝快递安全问题及规范快递行业的发展,国家相关部门重新制定了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但是这些要求与标准只有进行落实才会有意义。
令人疑惑的是,近日,国家邮政局更是针对新国标中的“实名制”问题做出回应称,快递实名制已正式实施属误读。他同时强调,快递实名制只是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并未在北京实行,暂时也没有进行全国推广的计划。
事实也的确如此。记者近日在北京地区选择了圆通、天天快递与EMS三家快递企业进行服务体验。5月4日,记者以用户身份先后打电话给三家快递企业,要求上门取件服务。事先,记者选择了三件物品分别装入三个小纸箱,并用胶带进行了严密的打包。三家企业的快递员先后到来,看到记者
的包裹后,圆通与天天快递的快递员都只是简单询问了包裹中的物品,并没有打开验视就直接取走,更是没有提及查看身份证一事。EMS的快递员拿到包裹后摇晃了几下,告诉记者,“公司现在要求很严格,包裹中不能出现禁运产品,你这里边没有吧?如果发现禁运物品还要把包裹退回来,很麻烦的。”记者保证只是一件衣服,该快递员就并未打开包裹,直接让记者填写快递单,也未要求查看身份证。
据快递服务新国标要求,客户寄件时要出示身份证,快递员要开包检查、核实,客户拒绝查验的可不予收寄。在记者的体验中,这些要求没有一个得到执行。
寄件的情况如此,那收件的情况又是如何呢?第二天,记者的朋友分别收到了圆通、天天快递包裹。圆通与天天快递的快递员到达时,记者的朋友正好在家,本人签收了包裹,但是是“先签后验”。记者的朋友记录下了与圆通快递员的一段对话,“您必须先签字才能验收。”圆通快递员告诉记者的朋友。“那如果包裹中的物品有问题呢?我找谁赔偿?”记者的朋友反问。“那就联系商家。”该快递员态度很强硬。
收完圆通与天天快递的包裹后,记者的朋友有事外出,回到家后却从邻居那里收到了代收的包裹。记者的朋友很是奇怪,她并没有接到快递员的电话,为何就直接让邻居代签了呢?并且她的邻居表示,快递员并没有让她出示任何证件。
EMS的投递行为很难让记者理解,然而令记者更惊讶的就是顺丰的快递员。就在记者体验快递服务前一天,记者收到了顺丰快递员的一个包裹,该包裹的投寄地址是记者家的地址,但收件人姓名与电话记者并不认识,但考虑到可能是家人匿名购物,因此就签收了。但后来发现,家里人也并未购物。于是,记者按照快递单上的收件人电话打过去,才发现是同一小区的用户,只是写错了地址。该收件人购买的是一部手机。为何快递员不先联系收件人?为何不问明白代收人的身份让其代收?
利益纠葛阻碍新国标实施
从记者的体验情况不难看出,快递服务新国标的操作力与执行力都备受考验。而制约该标准执行的困难在哪里呢?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靳兵在解读快递服务新国标时表示,该标准力求公平公正,兼顾各方利益。而事实上,该标准执行的难点也就是出在“利益”矛盾上。
一位快递行业的从业者也对记者坦陈,新国标中的一系列要求都触及快递企业与快递员的切身利益。比如收寄验视、先验后签等要求,要求快递员在投递快件时要付出更多的时间,而快递员多数都是按量计酬,一天派送的快件数量越多,收入就越高,因此快递员都是在争分夺秒地工作,时间对他们而言就是金钱。而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的收寄验视及先验后签都会影响快递员的切身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快递员肯定会投机取巧。
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我国快递行业仍然处于同质化和低价竞争阶段,企业的优势就在于跑量的多少。在这种情况下,服务跟不上几乎成为必然。
而目前消费者对快递行业的规范认识有限,对新国标的认识更是少之又少。很少有消费者主动要求快递企业来执行这些要求,更没有监督快递员服务质量的主动意识。比如,快递行业服务标准规定,对用户交寄的信件,必要时快递员可要求用户开拆,进行验视,但不应检查信件内容。有消费者认为,收件验视不仅浪费时间,也担心泄露隐私,因此也不会积极配合。
“没有消费者的反馈,企业与监管单位怎会知道标准的执行情况。快递员的货单都有签字,到底消费者有没有先验后签,有没有收件验视,企业与监管部门目前并没有详细的追踪、监管策略。目前全靠企业与快递员的自我监督,而这对于处于初级阶段的国内快递行业来说,此种方式还很难发挥作用。”上述快递行业的从业者对记者指出了阻碍新国标执行的问题。
事实上,早在快递服务新国标实施
前,随着快递安全问题的不断曝光,快递实名制与收件验视行为就已经在业内展开。为了贯彻这些要求,北京邮政局3月份还发布了《关于实行验视盖章制度的通知》要求,要求快递员在当面验视后加盖验视章,而广州市也早就在2008年推出收件人开箱检验加盖印章的做法。记者在这次的快递服务体验中并没有见到“盖章”验视的行为。
“这些标准的贯彻实施就是缺乏详细的实施细则,并且目前也没有有序的监管、处罚机制。”徐勇对记者表示,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制定详细的、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并尽快完善监管机制,督促快递企业及用户遵循国家标准。不然,快递服务新国标将会如同先前的行业标准那样,有名无实,成为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