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快递资讯

快递仍卡在“最后100米”

2012-5-23 13:0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日,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送快递的快递员发现,学校保安开始拒绝他们进入校园,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十几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在学校西门外摆起了摊位等待师生前来取件。记者走访多所高校发现,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在很多学校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快递摊”,在北京的一些写字楼附近也同样形成了快递取件集散地。快递公司无力将“触角”延伸至大门之内,高校、写字楼出于种种原因拒绝快递员进入,快递公司要想跨过“最后100米”的门槛依然很难。 
  学校保安不让进门 
  快递公司路边摆摊 
  昨天中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西门外,十几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一字排开,站在人行道上。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大堆快递包裹,占据了几乎整条人行道,如同小摊贩摆出货物等待选购一般。这些包裹都是寄到校内的,只不过,校门口的保安不允许快递员进校。 
  从上午11点半开始,陆续有校内的学生、老师走出校门,签领快递。直到下午1点左右,几乎所有的包裹都被领走。 
  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大约十天,那之前,快递员们几乎都把包裹运到校内一个花园边上。也是在中午,等待学生和老师来领取。从两周前开始,学校保卫处向各个校门口的保安下令,禁止快递员进校,多位保安员证实此事。他们说,学校出于安全、整洁之类的考虑,决定阻拦快递进校。 
  多高校“拒绝”快递 
  “集散地”已经形成 
  不仅是北外不让快递进校,记者到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探访,发现这些学校同样不让快递进校。民大的西门、理工的小南门、北师大的西门、北邮的东门,每天中午也都聚集着很多等待签领的快递员。 
  小陈是北外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专业是同声传译。他在一家知名购书网站订了书。昨天中午,快递员给他发短信约了时间,下午1点,小陈跑着到学校东门外取了书。小陈说,以前快递员都会把包裹送到校内花园一个地方集中,大家去领。禁止入校之后,只能到校门外取,“的确麻烦一些。” 
  北外东门的保安也很无奈,他说前几天曾有快递员硬闯进校门,他还因此被保卫处领导批评。每天中午校门外集中的快递员们保安员并不管,“只要不挡着门口就行。” 
  写字楼手续“繁琐” 
  大楼之外同样摆摊 
  快递员们被阻拦不仅发生在高校,在写字楼内情况更严重。北三环路的北京环球贸易中心是一座知名写字楼,众多公司在楼内办公。以前,快递员都会把包裹送到各公司的前台。但从去年6月开始,快递员如果要进入工作区域内送快递,要提前和大楼物业联系。快递公司要出示营业执照复印件以及快递人员信息,并交50元押金办理出入证才能上楼。 
  很多规模不大的快递公司,因为在楼内的客户不多,又觉得办证麻烦、押金不合理,就没有办理出入证。他们就只能把包裹堆在楼外人行道上,还要在一定距离之外,防止保安驱赶。在写字楼内工作的很多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快递货到后,他们还得下楼、出楼才能领到,让他们感觉很不方便。在记者的调查中,像北京环球贸易中心这样拒绝快递员入内的写字楼同样很多。 
  记者观察 
  共同配送点被快递公司“抛弃” 
  去年12月20日,北京市启动了城市物流“共同配送”试点工程,力求突破物流“最后100米”难题。据媒体报道,首批15个物流“共同配送”站点覆盖100个社区,服务13.2万余户居民,其中共同配送的首个业务就是快递服务。一家名叫“城市100”的公司也在这个大背景下成立。这家公司的网点,设在高校、社区内。公司成立之初,希望解决快递过程中“最后100米”的问题。 
  按照最初的设想,“城市100”会和各家快递公司合作。快递公司把包裹送到“城市100”的网点,由这里的员工“二次投递”。在高校和社区,很多时候快递员送件时收件人都不在宿舍或者家中。反复送件,会耗费各家快递公司人力、财力成本。“城市100”正是打算填补这段空白。 
  昨天下午,北京师范大学西门内的“城市100”北师大店内,排队签领包裹的同学一直排着队。记者注意到,从下午2点到3点的一个小时里,窗口外始终有人排队。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两个月前这里刚刚成立,成立以来天天如此忙碌。记者在店内看到,货架上贴着多家快递公司的标签,包裹按照不同公司放在不同货架上。此外,这里还是一家购书网站的自提点。 
  “城市100”曾经承诺,对于收件客户采取零付费,费用由快递公司承担。成立以来,虽然网点还很少,但已经有一些快递公司选择与其合作。然而,在“城市100”北师大店一墙之隔的校外,顺丰等几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正在人行道上“摆摊”,等待收件人签领,与没有“城市100”的北外西门外如出一辙。 
  为什么专为解决“最后100米”而成立的公司,却没能解决“最后100米”呢?北师大西门外的顺丰快递员告诉记者,“城市100”刚成立的时候,免费帮忙送件,后来涨到了每件1元、每件2元。现在,已经是每个包裹3元。这些费用,都要由快递公司承担。一些不愿意与之分利的快递公司,自然依旧选择在校门外“摆摊”。 
  一位知名民营快递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快递公司也想替客户解决“最后100米”的问题,但这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他们无力要求高校、写字楼和一些较真的社区、机关单位对快递员开放。同时,他们也想直接把快件送到客户手上,不让客户多走一步。 
  高校和写字楼的禁入规定可以理解,“共同配送”点要另收费也可以理解,快递员的触角无法延伸到大门之内可以理解,收件人想足不出户收件更可以理解。于是,这最后100米的距离,就还在那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