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汽车将产业化未来五年产销有望破百万
2012-7-28 14:0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本报记者 李卫卫
近期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以下简称为《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规划》将纯电动确定为我国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方向,但此前被排除在外的混合动力此番也得到了政策的认可。而政策层面释放出的明确信号,打消了车企对于推进和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种种顾虑,无疑将为我国未来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扫清障碍,能大大促进其在国内市场的普及。
将迎普及良机
“此次《规划》之所以重提混合动力这一技术路线,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现实考虑。这也反映出相关部门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态度更加务实。”一位汽车分析师坦言,由于技术瓶颈难突破、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电动车的普及还为时尚早。而相比之下,混合动力早在数年前就被投入和应用,并且经过市场的检验已经被证明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因此得以在纯电动汽车产业化突破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成为一种更加现实的、有效的节能途径。
此外,混合动力是在传统内燃机汽车上增设一套小的电动传动系统,尽管相比传统汽车其制造成本增加,但与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相比,成本却要低许多。加之其具备较长的续航里程,相对安全与稳定,且不受配套设施的制约,因而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可以说,正是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具有上述种种优势,这才使政府作出了鼓励其发展的决定。”该分析师告诉记者,“而政策的推动将为混合动力车型的开发和市场推广提供市场机遇。”
在他看来,随着政策的明确和逐步落实,已经具备推广和普及条件的混合动力汽车将有望迅速打开局面。受益于此,我国的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也将逐渐步入加速产业化的新阶段。今年更有望成为我国的“混合动力发展元年”。
据预测,未来3年内,中国将进入混合动力的全面暴发期;5年内国内的产销辆将达到百万辆之巨,从而迎来第一轮的混合动力产业化浪潮。而罗兰贝格咨询公司汽车行业专家周洁崎则认为,到2020年,国内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份额将会达到15%左右。届时,中国的汽车产业将进入到混合动力时代。
企业着力推广
虽然市场前景喜人,但目前来看,由于较高的购买与使用、维修成本,以及可供选择的车型偏少等因素,国内混合动力汽车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政府的鼓励政策虽然能为混合动力的普及提供助力,但成本的降低、车型的丰富等发展障碍,最终还有赖于车企不断加大对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的投入力度。
在周洁崎看来,当前车企对混合动力汽车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已经意识到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将不可逆转;另一方面也在于这些企业希望借此进一步抢占市场先机,以继续巩固自身的优势地位。因此,即将到来的混合动力汽车时代,对于车企来说将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
可喜的是,今年以来,不少车企都开始着力推广混合动力汽车。除了积极进行技术储备之外,一些新车型也纷纷面市。目前,包括一汽、上汽、长安、江淮等在内的国内车企都发布了自己的混合动力车型。而以丰田为代表的国际厂商,也都在中国市场上推出了多款车型,并且制定了更贴近消费者预期的价格。
对此,相关人士认为,随着丰田普锐斯等车型国产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跨国汽车巨头推向中国市场的混合动力汽车的价格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同时,一些国内企业也开始借助规模效应以及更好的技术手段,来不断降低自身混合动力车型的价格。相信随着鼓励政策的明确,加上汽车企业的市场推广,将会逐渐拉近混合动力汽车同消费者的距离,从而促使其更好的进入家庭,步入产业化的发展轨道。而针对不少车企关心的政策问题,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也提醒说,跨国车企要适度支持自主品牌发展混合动力。他认为,如果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只被少数公司掌握,国家出台扶持措施的难度就比较大。“国家扶持政策作为一种公共政策,不能仅让极少数企业受益。因此,只有自主品牌车企在混合动力技术上有所突破,出台专门针对混合动力的扶持政策才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