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交通资讯

一隧贯通南北 秦岭天堑变通途一隧贯通南北 秦岭天堑变通途

2012-8-17 19:1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2年1月7日13时16分,随着轰隆一声炮响,西商高速公路一线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全线控制性工程秦岭灞塬隧道左线顺利贯通,使全线再无险阻,也为西商高速公路如期建成通车扫清了障碍。本次贯通,隧道中线误差仅为18毫米,高程误差仅为5毫米,实现了精确贯通。 
  迎难奋进拼搏前行天堑通衢西商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秦岭灞塬隧道左线长5445米,右线长5450米,单洞总长10895米,左线最大埋深约511米,右线最大埋深约512米,双向6车道设计标准,设计时速80km/h,净宽14.25m,左右洞间距18-25米。隧址起于蓝田县灞塬乡磨岔口村,终止于商洛市商州区大荆镇兴龙村,隧道穿越秦岭构造剥蚀中山区,围岩以变质岩片理产状断裂构造、褶皱、破碎带为主。特别是出口段地质多变,围岩以片岩、泥质胶结石英砂岩、强风化白云岩为主,大多数围岩为V级,且变化频繁,支护参数类型复杂,多次出现涌水、涌泥、塌方现象,施工难度特别大。 
  自2009年7月进场以来,承建秦岭灞塬隧道施工的西商高速第14、15合同段严格按照“高投入、高标准、细管理”的理念,分别投入上千万资金购置挖、装、运和混凝土拌和设备,从优化施组方案、合理配置资源要素入手,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积极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实行24小时无间隙作业,不断掀起劳动竞赛高潮,实现了工程建设良好开端。 
  但由于隧道围岩极差,前后发生较大涌水、涌泥20余次,隧道洞内水流成渠、泥泞不堪,2010年6月后,隧道掘进进展缓慢。面对秦岭灞塬隧道工程建设进度艰难严峻形势,省交通运输厅冯西宁厅长、冯明怀副厅长,交通集团杨育生董事长、韩定海总经理、党延兵副总经理等领导高度关注秦岭灞塬隧道工程建设,先后多次专程赶赴现场检查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力促加快建设。 
  各级领导的关注、关心和帮助,极大地鼓舞鞭策了参建人员信心,为秦岭灞塬隧道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注入了极大的动力。 
  2011年,在全省交通系统迎难奋进,拼搏前行的时刻,面对建设资金短缺、施工条件异常艰难的局面,西商管理处提出了“决战大秦岭”的工作方针,先后10余次约请施工单位上级法人单位主要领导,并多次召开秦岭隧道加快建设会议,要求参建单位继续发扬敢打敢拼的作风,共克时难,竭尽全力确保秦岭灞塬隧道工程建设。在省交通运输厅和交通集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西商管理处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工程建设管理:3月26日组建了秦岭灞塬隧道加快建设领导小组进驻施工现场24小时轮换跟班作业,积极督促落实加快;制定了《秦岭灞塬隧道专项考核办法》,对秦岭灞塬隧道实行每周专项考核,缩短了考核周期;考核时施工、监理单位、管理处共同参与签认,做到严格、透明考核,并且及时兑现现金,监督发放到一线工人,极大的提高了参建人员的积极性;加强资金支持,拨付秦岭灞塬隧道建设专项资金,保证资金投入;要求施工单位加大施工投入,施工难度最大的第15合同段派驻法人单位主要领导轮流常驻工地加强管理,从其他项目抽调得力干将担任掌子面突击队长;成立了专业注浆队伍和后勤保障队,新增挖掘机、注浆机、喷锚机、运输车、高压注浆泵及其他设备,小型机械设备达到正常使用数量的1.5倍,大型机械设备达到正常使用数量的1.2倍,劳务完全满足24小时轮班作业数量。根据工程实际,管理处确立两个施工单位“不见不散”的原则,鼓励越界施工,第14合同段完成自身合同施工任务后,全力加快越界施工进度。截至贯通,第14合同段左线共越界施工640米,为全线顺利贯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科学生产确保安全铸就精品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在秦岭灞塬隧道工程建设中,西商管理处始终坚持科学管理,全面落实精细化施工管理,积极推行“创精品、创国优”活动,严格工序控制。施工单位以“精心求精致、精细筑精品”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开挖工序奖罚制、初期支护质量奖罚制、二次衬砌施工质量奖罚制;建立隧道掌子面责任制,推行“129”管理模式,即构建一个岗位责任体系(隧道掌子面岗位责任体系)、推行两个图表管理法(隧道施工综合管理表、隧道掌子面施工管理流程图)、抓好9个控制点(循环进程、超欠挖控制、钢架标准化、锚杆有效性、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炸药单位体积消耗量、混凝土配合比、监控量测、工序平衡)。每个分项工程都开展QC小组活动,技术干部24小时跟班作业,直接管理到工班组,将管理触角延伸到工程质量终端;施工单位自行研制了混凝土喷锚车操作平台、波纹管顶部压槽施工,定期组织岗位技能培训等,确保了工程优质。 
  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按照“快支护、短开挖、快喷锚、勤量测、早衬砌”的施工要求,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针对隧道断面大、围岩破碎的特点,采用三台阶七步流水、单侧壁、双侧壁施工法;采用超前钻孔并辅以TSP203、地质雷达、水平钻孔探等手段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提前探明地下水的含量、压力、分布等,提前发现涌水、涌泥、塌方的可能及征兆,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加强围岩监控量测,根据监测数字及时调整和加强初期支护,严控爆破炸药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利用隧道施工信息管理系统,在隧道洞口安装进出洞人员信息电子显示屏,24小时不间断将洞内外施工人员信息、洞内掌子面工序等实时显示在洞外显示屏上,并在隧道洞口、二衬台车前后分别安设监控摄像头,随时监控施工过程,保证了安全生产。 
  经过全体参建人员的顽强拼搏,无私奉献,战胜围岩多变、渗水严重、支护参数变化频繁等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历经30个月的激情鏖战,2012年1月7日13时16分,秦岭灞塬隧道左洞安全顺利贯通,实现了隧道快速掘进,工程进度、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秦岭灞塬隧道左线的贯通,标志着该隧道施工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