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重塑“黄金岸线”
2012-8-21 10:01:00 来源:中国水运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九江,襟江带湖,江环九派,位临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坐拥152公里长江黄金岸线。“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大力推进沿江开放开发。”去年底,江西省委、省政府适应新形势,适时作出全力推进新一轮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的宏伟战略,由此吹响了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的号角。
近日,江西省政协副主席、九江市委书记钟利贵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说,“西起瑞昌市码头镇,东至彭泽县马当镇,九江境内长江岸线长达152公里,这是九江最宝贵的发展资源、最大的竞争优势,目前九江港货物航线通达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港口,为江西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力争用5到10年时间,把九江沿江地区打造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新引擎、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游航运枢纽和国际化门户、全省区域合作创新示范区。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指出,要把九江的长江岸线建成整体的开发园区,成为江西省最具开发潜力的工业园区,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黄金带。
九江,这座长江畔的千年古城正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
一港带全赣
打开江西地图,九江得天独厚的长江岸线资源一目了然。九江处于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经济圈和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经济圈的结合部。“九江是江西省唯一通江达海的对外开放国家一类水路口岸,作为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对于江西开放的意义不言而喻。”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麻智辉介绍道,九江港服务范围辐射江西全省及毗邻鄂、皖、湘部分地区,成为众多企业原料进口和产成品的战略通道,在长江流域和江西外向型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九江港是长江五大主枢纽港之一,常年水深6米,年客、货运量分别居长江各港口第二位和第四位。198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对外贸易口岸,2006年列入国家扩大开放口岸,2008年被列为海峡两岸“大三通”相互开放港口之一。据统计,江西省每年近50%的铁矿石、41%的原油、60%的原煤从九江口岸进口,94%以上的集装箱经九江水路中转到上海港运往世界各地。
近年来,九江沿江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港口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94亿元,新建及续建码头泊位19个,新增货物通过能力1280万吨,新增集装箱通过能力30万标箱,港口专业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高。目前,九江沿江拥有各类码头泊位245个,其中3000吨级以上泊位52个,最大单件起重能力达800吨。港口的功能由最初的货物装卸和集散作用迅速扩大为商贸、物流、信息等综合功能,也由交通运输枢纽跃升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由此产生的产业聚变效应在长江入赣第一镇——瑞昌市码头镇——得到了集中体现。瑞昌市委书记古小平介绍,因为看中这里的区位优势,这个小镇已经获得了总投资超过200亿元适合沿江发展的大型项目。
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战场在九江,行动在全省。目前,江西省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的财税、产业、土地、金融、环境、人才和科技等七方面支持政策。
用好每寸岸线
“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源。”曾任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十多年的江西省省长鹿心社对此深有体会,“长江九江段152公里的长江岸线是江西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有效利用长江岸线资源,有序推进沿江产业带发展,对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高标准利用好每一寸黄金岸线。”
九江沿江规划控制范围涉及浔阳区、庐山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瑞昌市、九江县、湖口县和彭泽县,面积5143平方公里,占九江市总面积的27.3%。九江市在沿江开放开发中,无论是码头建设,还是工业项目建设,始终严格把关集约用地,最大程度地节约用地,切实提高沿江土地的利用率。
严把准入关。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九江市将土地产出比作为沿江选择项目的第一准则,着力引进占地少、用水少、能耗低、污染低、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为了切实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我们县里将沿江土地投资强度由原来的每亩10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每亩300万元。”彭泽县县长宁小球说。
严把计划管理关。秉持“指标跟着项目走”的原则,九江市加强沿江开发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合理安排年度计划指标,在下达全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对沿江开发地区予以重点支持,优先安排;对沿江开发项目列入市重点调度,优先申请使用市里掌握的用地计划指标。
严把批后监管关。对未按规定时限建设的项目,九江市加强对沿江入园项目用地的跟踪管理,及时进行清理,腾笼换鸟,安排其他项目;对于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按规定期限内开发建设造成土地闲置的,依法征收土地闲置费,坚决杜绝沿江土地资源的浪费,充分利用好沿江每一寸土地。
“落户沿江的项目不管投资多大,洽谈时环保都要跟进,严把项目准入关。凡是环保不合格、措施不到位的项目,坚决不引进。”为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在沿江开放开发过程中,九江市实行环境保护与项目建设同步,凡是落户沿江的项目,一律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据了解,此前,一个投资超过20亿元的化工项目,一个投资超10亿元的皮革项目,想在沿江县区落户,由于环评不过关,均被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