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上半年盈利10.62亿元 同比下滑73.87%
2012-8-29 10:20:00 来源:中国民航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报道:油价上涨、汇兑收益和投资收益减少的共同作用,让去年上半年盈利超过40亿元的国航,在今年1-6月只收获10.62亿元的盈利。国航8月28日发布了半年报,披露了其上半年经营情况。
上半年,国航投入运力109.99亿可用吨公里,同比增长3.08%;实现总周转量78.25亿收入吨公里,同比增长1.47%;综合载运率71.14%,同比下降1.13个百分点。其中,客运业务增长平稳。2012年上半年,共投入可用座公里778.82亿,同比增长5.72%;实现收入客公里623.36亿,同比增长4.80%;运送旅客3474.72万人次,同比增长3.26%;客座率为80.04%,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客公里收益为0.69元,同比增长2.99%。
国航半年报称,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燃油价格持续高企,航空运输业面临市场需求疲弱、经营成本上升、行业竞争加剧的多重压力下,其仍然在经营效益、产品服务、战略协同等方面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实现营业收入475.60亿元,同比增长5.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2亿元,同比下降73.87%。
半年报披露,国航上半年营业成本同比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营业成本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5.81亿元,其中航油成本就增加了20.22亿元,12.80%的同比增幅也超过营业成本的10%和营业收入的5.38%的同比增幅。给国航上半年业绩“拖后腿”的还有汇兑收益和投资收益,受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影响,国航今年上半年出现3.41亿元的汇兑净损失,而去年同期为汇兑收益14.80亿元;而国航去年上半年从投资国泰航空中获得的4.83亿元投资收益,在今年也变为1.77亿元投资损失。
但国航今年上半年在运力结构调整、枢纽网络建设和服务品质提升上做得工作或对其未来长期收益打好了基础。国航称,其在上半年调减了欧洲、日本和亚太等区域部分航线的投入增幅,释放了部分国内航线的运力资源,把运力转投到优势市场,包括盈利国际航线的投入,以及北京、成都等主基地市场的投入规模。国航上半年引进23架飞机,包括5架宽体机和18架窄体机,退出了14架老旧飞机,同时优化部分国际远程航线的机型投入,将波音777-300ER飞机投入到欧美航线,将空客A340飞机主要投放于上海始发的国际航线。
国航北京枢纽每周航班时刻较此前增加了198个,新开北京至盖特威克、冲绳、赣州、扬州等航线,加密北京至武汉、杭州、重庆等基地间航班,经北京国际转国内通程登机行李直挂业务也开始在法兰克福、米兰和斯德哥尔摩三地试运行;成都区域枢纽每周新增航班时刻44个,开通了成都至尼泊尔加德满都、印度孟买的航线;上海门户则调整了始发国际航线结构,增投了相关盈利航线运力。
国航上半年在服务硬件上推出了多项新举措,包括推进波音777-200和窄体机的公务舱改造。进一步优化机上娱乐系统和节目。推出短信购票、订座等一系列互动服务。升级版国航知音网站,则上线了13项新功能,包括实现自动补登功能、密码管理、邮件服务等贵宾会员自动化服务功能。国航还针对高端旅客服务,启动了“全球飞行管家计划”,推出首都机场T3候机楼自驾车服务区、快速通关、登机口候补升舱、中转增值服务等一系列服务产品。
国航称,下半年将在抓好安全和提升运行效率的前提下,打好效益攻坚战,包括在全力确保旺季增收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淡季营销组织工作;集中精力推进枢纽商业价值提升和与之配套的管理创新;大力开展降本增效工作,提高成本效率等。国航还提出从全局上提升战略协同能力的工作目标,即推进国航与其各投资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联动,加强在市场、成本方面的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