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缝隙中找出路 民营航企渡过“危险期”
2012-8-30 9:19:00 来源:民航资源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在过去几年经历停航、被收编以及破产等巨变之后,中国第一批民营航空试水者已所剩无几,但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调整后,幸存的民营航企似乎已经走出了迷茫,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昨(27)日,奥凯航空有限公司(OkayAirwaysCompanyLimited,简称“奥凯航空”)宣布,其已接收了第7架新舟60国产飞机,并成为国内最大国产飞机运营商。除了奥凯外,定位廉价航空的春秋以及走中高端服务路线的吉祥均发展状况良好。不过,由于与国企实力相差悬殊,夹缝求生依旧是民营航空未来的生存之道。
据悉,奥凯航空是国内第一家引进国产飞机并投入商业运营的航空企业。2008年10月奥凯第一架新舟60国产飞机成功首航,至今该公司已拥有7架该型飞机。而在对于国产飞机如此热衷的背后,是奥凯豪赌支线航空的野心。有研究显示,目前,干线航线网络仅能覆盖中国50%的市场,这为支线航空留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不仅奥凯已经逐渐走出阴霾,上海吉祥航空有限公司(ShanghaiJuneyaoAirlinesCo.,Ltd.,简称“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有限公司(SpringAirlinesCompanyLimited,简称“春秋航空”)也因坚持“走差异化的道路”,即使在航空业整体低迷之时也能独善其身。尤其是春秋航空,由于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不振,航空旅客对票价格外敏感,让该公司抓住了廉价航企逆市扩张的机会。
看到民营航企逐渐恢复元气,不少业内人士颇为感慨。因为在市场大浪淘沙中,东星狂人兰世立已成为阶下囚,鹰联放弃民营身份投奔了川航,还有多家民营航企胎死腹中。但现在羸弱的国内民营航企是否真的已经渡过了“危险期”?对此,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谢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更愿意形容,民营航空原本是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他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至于能否说过了危险期还言之尚早。”
谢立分析,一直以来,国有航企占据干线市场,且实力很强,迫使民营航企只能另辟蹊径。但另一方面,干线市场客源充足,且价格较高,赚钱更容易,所以民营航企一直都想进入这一市场与国有大型航企虎口夺食,可结果往往损失惨重。
经过了几次交锋后,民营航企开始学会在市场缝隙中找出路。以奥凯为例,该公司在多条支线上盈利状况良好,主要是找对了机型和航线,其用新舟60飞短程具有节油、降低运营成本等优势。大型航企则原本机型众多,如果再引入新舟等新的机型,在维修、飞行员等方面就要投入大笔资金,非常不划算,而以现有较大机型飞支线则更加不经济。这就给了民营航企机遇。春秋航空也是凭借精简的机构以及极其严格的成本管理,才能维系廉价。
“接下来,低成本和支线还将成为民营航企的主要发展方向。其他民营航企也应找准定位,如果仍旧坚持与大公司竞争,那经营状况仍旧不太乐观。”谢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