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港口资讯

“小三峡”黄金水道效益日显

2013-10-14 10:41:00 来源:中国水运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去年10月10日,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蓄水通航。在运营了整整一年之后,湘江综合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透露,一年来,湘江枢纽过闸载货量近3000万吨,基本与三峡船闸试通航首年相当,湘江“小三峡”的“黄金水道”效益日渐显现。 
  告别取水难,水位保持在28米以上
  10年来,湘江长沙段最低水位屡创新纪录,几乎年年直逼取水警戒线。为此,长沙不得不一次次调水驰援,甚至在江中筑坝,以供水厂应急取水。
  变化在去年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蓄水通航后显现——湘江长株潭段水位保持在28米以上,已远远高于22.72米的供水警戒水位,长株潭三市枯水期供水问题得以彻底解决。今年夏天,由于持续高温少雨,湘江流域出现了特大旱情,长沙枢纽库区水位比往年同期低2.5米至3米,且入库流量明显偏少。枢纽通过调度,确保了湘江长株潭段水位维持在29米以上,确保湘江沿线两岸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也为上游农业灌溉提供了足量水源,在今年的抗旱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告别行船难,每年为企业节省成本12亿
  丰盈的江水不但保证了湘江沿线用水,并使千吨级船舶畅行长株潭。
  历年9月底至次年3月底是湘江枯水期,并且随着枯水期时间逐年增长,水位走低致使大量船舶无法行驶,从而导致中上游航运成本增加明显。受水位制约,500吨级船舶无法进出株洲、湘潭港。超千吨级货轮大多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用小型船舶中转进行运输,水运成本要增加四分之一左右。
  枢纽蓄水通航后,湘江长株潭段水位基本保持在28米以上,千吨级船舶可全年在湘江畅通无阻。目前,枢纽船闸已安全运行365天,累计过闸9458次,通航船舶57336艘次,过闸载货量共计2980万吨。而来自三峡船闸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6月18日通航至2004年6月17日,三峡船闸共运行8381闸次,通过船舶6.86万艘,过闸货运量3013万吨。“数据显示,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的运量基本与三峡船闸相当。”长沙市湘江综合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潘胜强表示,通过水路运输,每吨可比其他运输方式节省40元。如果按近三千万吨的货物运输量推算,可为企业节省运费12亿元。
  明年底全面蓄水首台机组发电
  枢纽工程建设一直按计划进度有序推进,从2009年底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超过总投资的三分之二。
  三期工程主要包括左汊14.5孔泄水闸、发电厂房、鱼道、坝后公路桥等,预计今年底将完成70%的工程量,明年底实现全面蓄水。记者在现场看到,十几个巍峨的闸墩、桥墩将陆续到顶,电站厂房在进行尾水管安装,正全力争取10月安装第一孔泄水闸弧门,首台机组将于明年发电。而最受关注的鱼道也在同步建设中,建成后,以“四大家鱼”为主的洄游鱼类可通过这条“生命通道”赴上游繁衍生息。据介绍,鱼道类似人工渠道,净宽3米,设计水深2.5米至4米。570米长的鱼道盘旋而上,营造一个缓坡,使鱼类逆流而上时不会很累。
  待2015年工程全面竣工,湘江长株潭河段实现渠化,将形成长达133公里的库区,把长株潭三市沿江两岸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带状的滨水区域,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库区城市群。届时,湘江两岸滨水景观将明显改善,城市品位将明显提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