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带来集约型经济发展
2013-1-12 10:3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朱华斌
物流集聚区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2006年江苏省提出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出台了认定和管理办法,极大地促进了扬州市物流集聚区发展。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形成的扬州长江石化物流集聚区、沿江物流集聚区、多式联运物流集聚区等多个物流集聚区,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极大促进了当地现代服务业向集约化、节约型方式发展。
现代物流集聚区是以物流服务产业为主体,相关服务产业相配套,产业特色鲜明,空间相对集中,具有资源集合、产业集群、服务集成,集聚度达到一定水平的区域。物流集聚区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整治,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约化、节约型发展。
集聚区概念最先是由上海提出的。2006年江苏省提出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出台了认定和管理办法。江苏省评定了100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中物流集聚区32家。扬州市拥有省级服务业集聚区7家,其中省级现代物流集聚区有2家(扬州长江石化物流中心、扬州港口综合物流园)。2012年9月,市发改委对扬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新组织申报和评审,各县(市、区)提出申报项目29项,其中10项为市级物流集聚区。通过评审和现场查看,我们对扬州物流集聚区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扬州长江石化物流集聚区
扬州长江石化物流中心(集聚区)位于扬州化学工业园区内,东接胥浦河,南临长江,西至园区中央大道,北接沿江高等级公路,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2006年9月,园区编制完成了扬州石化物流中心控制性规划,是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和省重点物流基地。2010年8月园区委托南京大学编制了《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石化物流发展规划》获扬州市发改委批准,明确扬州长江石化物流中心(集聚区)是扬州化工园区石化物流发展的主要载体,兼顾为周边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提供石化物流服务。随着物流集聚的发展需要,中心建设了港口码头区、石化仓储区、市场交易区、散化品库区、公用设施区、综合服务区。经过6年多的建设和发展,扬州长江石化物流中心(集聚区)除大连化工、瑞祥化工、亚东石化、实有化工、奥克化学、优士化学等化工生产企业外,已聚集了南京港口股份公司、中化扬州、恒基达鑫、国华仓储、方顺粮油、益江粮油等一批石化产品仓储和粮油仓储企业。港口码头区拥有生产性泊位17个,年通过能力2560万吨,其中液体化工品泊位9个,年通过能力1260万吨,公共液体码头2座5万吨级泊位及15万立方米配套仓储工程已正式开始开工建设;石化仓储区已建成经营性储罐142.63万立方米,保税储罐34.28万立方米,石化交易市场一期2008年4月建成投运,二期工程已部分完工,共吸纳了40多户贸易商入驻经营。截止到2011年,扬州长江石化物流园中心累计完成投资30多亿元,实现主营收入60多亿元,上缴税收5000多万元。
沿江物流集聚区
扬州港口综合物流园
扬州港口综合物流园地处长江中下游,位于扬州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港口物流园总规划面积6.33平方公里,主要依托扬州港和出口加工区,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保税物流业和第三方物流,目前已形成长江中上游货物中转基地和江河货物的转运枢纽,集口岸、中转、仓储、配送、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枢纽型综合物流园区。2011年,港口物流园已进驻企业上百家,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
扬州港属于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岸线12.3公里,拥有7个万吨级泊位,到2013年将新增3个万吨级泊位。主要货种为木材、钢材、煤炭、集装箱等大类,2011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004万吨,集装箱40万标箱,园区集聚了扬州远扬国际码头、扬州港务集团、中外运、中集润扬物流、华通行物流、天成物流、远安物流、海韵物流、开港物流等一批港口物流重点企业。扬州出口加工区于200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园区已形成以中外运物流为主体的保税物流业,从2009~2011年,实现保税物流总值12亿美元。
园区物流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总投资50亿元的普洛斯—传化第三方物流;总投资30亿元的渤海粮油物流加工交易中心和总投资1.2亿美元的香港招商局物流平台项目陆续落户园区。
江都沿江物流集聚区
江都沿江物流集聚区是由江都沿江开发有限公司组建成立的,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集聚区有10家企业进驻,已投产企业5家,有在建项目企业5家。集聚区已引进中国远洋、中国海运、中信太富、香港昌兴、安徽海螺、中远物流、江苏三江等多家知名企业,2011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000万吨。2011年实现主营收入58957万元,利润13958万元。江都沿江物流集聚区拥有自然岸线总长20.1公里,其中主江15.2公里,夹江4.9公里,均为深水岸线,规划港口岸线约17.7公里。截止到2011年底,已开发利用岸线约7.5公里,占规划岸线总长的42.4%,共建成生产性泊位8个,液化气货主泊位1个。
多式联运物流集聚区
公铁水联运物流集聚区
扬州市公铁水联运物流集聚区位于扬州市正北部,邗江区城北乡境内,以打造“集现代物流、商务服务、居住生活配套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为总体定位,以商贸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等现代高端物流为重点。集聚区一期规划面积3.88平方公里,二期规划扩至7.68平方公里。东依京杭大运河,南至北城路、古运河一线,西至友谊路,北侧为国家Ⅰ级干线——宁启铁路的扬州货运站。集聚区建有扬州段最大的内河港口,码头岸线总长1650米,设置千吨级泊位10个,集装箱专用码头2个,港口主要以钢材、石料等大宗生产资料为主。宁启铁路货运站拥有始发至北京、成都、西安、青岛等四条黄金线路,货运量以30%的增幅逐年上升,目前正在实施的复线电气化改造,将与沪通铁路相连接,成为长三角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06年8月集聚区启动以来,各级政府共投资7亿多元重点打造外部优质环境,先后建成了公铁水联运码头、运河北路、物港路、江平东路、黄金坝路延伸段、太平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公交停车场、公交首末站、加油站等配套设施相继投入使用。以聚龙建材、新凯建材、凯通钢板超市等为核心的钢材物流初具规模。大型专业市场、专业第三方物流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国药控股医药物流项目建成运营,亚邦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签约进园,月星家居(高扬)国际广场、江苏中亚糖酒物流配送中心、江苏联能陶瓷电子研发中心项目开工建设,赛格苏中电子城、伟利家居国际广场、新盟码头等项目已进入规划审批阶段。截止到2011年,集聚区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实现主营收入27亿元,上缴税收2270万元。
集聚区即将启动铁路以北至槐泗河以南4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加快与槐泗粮食物流园整合、互动,推进铁路线南北区域对接。集聚区距扬州泰州机场仅20分钟车程,多式联运、无缝对接的公、铁、水、空“立体式”大交通格局已经形成。
商贸物流园(集聚区)
扬州市商贸物流园地处扬州中心城区东南部,东依京杭运河黄金水道,西连主城区商业中心,北接宁启铁路扬州站,南临宁通高速公路。园区产业定位为:以生活资料为主、生产资料为辅,集商品批发交易、仓储配送、信息服务为一体,由港口作业、仓储配送、综合商品交易、生产资料仓储交易、盐业及农副产品仓储交易、公共配套综合服务等六大功能区块构成。
自2007年4月总体规划获市政府正式批准至今,园区先后在规划编制、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争取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一批规模大、质态佳、前景广的项目纷纷落户园区,基础配套逐步完善,“水陆联运”的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发展,并分别批准为“江苏省重点物流基地”、“扬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