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保区给山西带来了什么
2013-11-30 10:51:00 来源:太原新闻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武宿综合保税区,结束了我省没有综合保税区的历史,使得山西与国际市场实现了直接对接。
目前,武宿综保区已引进一批新兴产业项目,不少企业的负责人也在雄心勃勃地谋划着利用综保区的政策,放开手脚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可以想见,借助武宿综保区这一平台,未来我省企业将大大提高在全球经济中的参与度,提高“山西制造”的辨识度,发力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山西产品。
与此同时,传统的煤炭大省也将以新崛起的一批新兴高端产业为龙头,带动全省经济实现转型。参与国际分工更便利在上海自贸区出现之前,综合保税区是我国贸易政策最优惠的区域。
要理解综合保税区的功能,首先需要理解“保税”,这个词儿的意思是,海关对进入保税区的货物暂时不收税,但保留征税的权利;根据保税区的货物是要出口还是转销国内市场,海关再决定免税还是征税。
对于我省的进出口企业来说,“保税”一词的意义非比寻常。富士康是我市的一家代加工企业,它的生产销售流程是:从国外进口手机的生产设备和元器件,在我市生产组装好后,再把产品出口到国外。在业内,像这样进口原料、国内生产、成品出口的企业被称之为“两头在外的企业”,保税对于此类企业最为适用。
武宿综保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张昊举例说,没有设立武宿综保区时,富士康要想在我市代加工某个项目,进口原材料到了天津港后,需要向属地海关交纳一笔保证金,货物才能通关。保证金由关税和增值税组成,其中增值税就有17%,进口货物如果多的话,企业有时候要交的保证金会高达上亿元。而且,只有产品生产好、出口到境外以后,企业才可以办理退税手续,拿到保证金。如果产品生产周期比较长,企业迟迟难以拿到保证金,就会直接影响资金使用效率。除交纳保证金以外,企业还要接受海关对进口原材消耗的监管,完成“核销”等手续。这些程序也直接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而入驻了武宿综保区后,富士康就会省掉这样的麻烦。
根据优惠政策,国外货物入区保税,如果货物不进入中国市场销售,就相当于还在“关外”,可不征收包括关税和增值税在内的保证金。富士康产品在保税区生产好以后,可以直接运到国外,相当于没有进入国内一样。保税,为“两头在外”的加工企业创造了便利,使得我省企业能够放开手脚参与国际分工。
太重煤机规划部部长刘运恒说,企业入驻综保区的项目将建设加工装配车间和8条光伏逆变器装配线,生产光伏逆变器,产品主要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该项目的原料70%来自进口,产品则有50%以上出口到日本等国际市场。“这个项目国际化程度高,从原材料进口到产品出口,非常适合在综合保税区进行。如果没有综保区的话,企业就相对难办了。”提高山西产品竞争力保税,对于从国外进口原料、产品转销国内市场的加工企业而言,也非常适用。从国外采购原料,一次采购原料越多,采购价也会降低。没有综保区,本省企业进口的货物在办理通关手续时,需要一次性交纳货物的关税和增值税。
比如,太钢等一些企业会一次进口上千吨原材料,这批货物抵达天津港口,再运回太原的时候,企业要向海关一次性交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税。企业预留了纳税的资金后,用来进货的资金相应变少,一次性进口的货物也少了,自然就会导致原材料的采购价变高。太钢如果把进口原料放到综保区的仓库里,这批原材料就还相当于在境外。企业今天使用1吨原料,就交1吨的税,明天使用10吨时,再交10吨的税,如果不使用的话,这批原料还处于保留征税的状态,企业交纳的只是一些仓储费用。
“利用综保区,非出口企业虽然还是要把关税和增值税都交了,但对于一次进口原材料多、生产周期长的加工企业来说,企业小量多次交税,可以盘活流转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比一次足额交税更划算!”太原海关现场业务处副处长文高升说。过去,为享受其他省市综保区的“保税”功能,山西企业只好把进口货物堆放到天津、青岛等综保区,使用一批货物就得去一趟外地的保税区。频繁地远距离取货,使得山西企业增加了物流费用,如果遇到紧急生产的情况,更显得不方便。武宿综保区的出现,无疑为本省企业解决了这一难题。山西企业把进口的原料放在武宿综保区储备后,在急需要原料时,只要去小店区就可以把货物运回来,与去外地相比,省时省力。
“在综保区的保驾护航下,企业降低了进口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节约了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再加上‘区内企业之间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区内企业之间货物可以自由流转‘等优惠政策,企业生产成本相应降低,产品价格也会降下来,与在区外加工的产品比较,更有竞争力。”中外运保税仓储物流项目总经理闫俊琴说,说到底,武宿综保区的好处是帮助本省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企业的竞争力更强了。“山西制造”叫响世界作为海关的特殊监管区域,武宿综保区优惠政策众多。利用这一平台,我省打开了一扇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
在山西企业界眼中,这将是“山西制造”走向世界舞台的机会。“没有综保区,会非常限制一个地区的制造业。”中外运保税仓储物流项目总经理闫俊琴,从1988年从事物流业至今。经常往返港口、综保区的她深有体会地说,山西过去没有综保区,经济环境开放程度不高,山西企业申请自营出口权的较少。大家一般都是埋头生产产品,最后将产品交给沿海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经过代理商包装后,再出口到国外。在外商眼中,本来产自山西的产品,是从青岛、上海、天津、广州等沿海地区来的,对“山西制造”的认知度比较低。提起山西来,外界知道的似乎也只是煤炭、焦炭等。因此长期以来,众多山西生产企业只能成为外地代理商的“代加工厂”。今后,这一历史将被改写。
山西祺比鸥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宗祺告诉记者,企业长期生产椰纤维床垫内芯,原料采用纯天然椰棕丝,属环保型绿色产业,产品远销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尽管销路很好,但过去企业要想出口还得找口岸代理商。经过代理商包装后,产品才能出口到国外。进驻综保区以后,企业在国际交流、贸易的环境下,可以直接与国外客商联系,省掉了口岸代理商这一环节。届时,国外企业最直观的印象是:这些纤维床垫来自山西,是山西制造的。“武宿综保区将会促进’山西制造‘被国际市场认可。”太原海关现场业务处副处长文高升说,武宿综合保税区众多优惠政策,会让这里成为国际交流、贸易的一个平台,给山西企业带来巨大的销售机会。“山西企业家以后会更多地考虑如何从代加工厂的角色向品牌经营转变。”借助综保区,山西也在做一篇“产业提质升级,经济转型跨越”的大文章。我省将通过“优选”“优育”,努力把武宿综保区建成高端外向型产业基地。
据综保区建设指挥部负责招商的刘志介绍,目前我省已有200多家企业报名,申请入驻综保区。经过筛选,已确定首批入区项目8个,总投资约9。45亿美元,用地面积约67。97公顷,用工约2。25万人。其中,保税加工型项目5个,保税仓储物流型项目2个,保税服务型项目1个。可以想见,武宿综保区将如一艘经济航母,承载着山西企业的梦想,承载着这片黄土地的梦想,驶向海洋,驶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