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园 缩短物流半径的新模式
2013-11-4 12:0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韦小贝
走在城市的大街上,当身形庞大的物流车不断的在您身边呼啸而过,您的心情会如何?相信,谁都希望他们离自己越远越好。
事实上,各大城市都对物流车进行限制,比如出行时间、行驶路段等方面。但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张,部分居民仍然不可避免地与物流车相遇。
一方面是城市交通安全,一方面是物流行业的正常运转,如何平衡?谈到汽车物流,人们首先会想到把汽车从甲地运到乙地,其实这只完成了三分之一,随后还有仓储和市内配送两个重要环节。
解决方法在后两项,如果将仓储基地与销售终端放在一起,物流环节就会节约一大部分,物流车也就不必非要进市区。
于是,汽业产业园这种模式应运而生,即把相关产业都聚集在一起,从而减少市内物流,优化配送流程。
同时,产业园区除了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外,还有依托物流服务的经济开发功能,更成为各地方政府的宠儿,一时间在全国遍地开花。
现状:汽车产业园遍及全国
目前的中国物流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国内几乎每一个城市都在建或准备建汽车产业园,各地方政府更是言必称“汽车产业园区”。
在中部,湖南永通汽车斥资近20亿元,在怀化开建了占地近2000亩的中国西部汽车物流产业城。这里不仅要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汽车展示销售中心和二手车交易市场,其中包括40个以上的标准4S店,而且还要建设汽车物流配送园、综合维修及汽车配件市场、星级酒店、驾驶员培训学校、交友俱乐部及相应综合配套商务设施,并将建立完善的信贷、车管、证照办理等服务体系。建成后,买车、考驾照、上牌、维修、配件、二手车、汽车旅馆和交友旅行等功能齐备,进了这里就是进入专业流水线,可全程享受一条龙服务。
在南部,深圳罗湖泥岗清水河国际汽车物流产业园将在2015年峻工,整个项目规划有汽车博览与储运中心,汽车零配件配送中心和汽车研发信息中心。几乎同步,由深业泰富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开发的又一超大型、多功能、集成化、永久性的国际汽车物流产业园开始建立,项目位于罗湖区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内,定位于立足深圳、服务珠三角、面向国际化。功能定位以汽车展示交易、汽车零部件分拨、汽车仓储为主要功能,辅以汽车国际贸易、汽车研发、个性化定制、文化运动体验、售后服务、汽车物流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车管所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等。
在华北,河北省先后规划上报了迁安、曹妃甸、海港、丰润、路南、路北、遵化、丰南等物流园区争列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其中,唐山路南现代物流产业聚集区、唐山西部商贸物流园区、滦县物流产业聚集区、丰南物流产业聚集区、遵化市现代物流园五大园区齐头并进。
另外,在华北还有长久汽车物流产业园也在建设当中,以及东北长春的国华汽车物流产业园,华东杭州的汽车物流中心等一大批物流园区项目也都不甘落后,奋起直追。
优势:缩短物流半径降成本
如此大兴土木,意欲何为?内业人士认为,主要是看中了集约优势,通过集中降低物流成本,吸引各企业入驻。
物流园区的功能主要是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物资集散和流转配送聚集到较为合理的区域,如靠近交通便利的城市间交通主干道、多种交通方式的接驳点,并就城市的核心制造或服务产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综合分析,建设出一个为社会物资流通服务的大型基地,减少了城市由于不合理的物资流动而造成交通混乱、物流效率低下。
20世纪70年代,日本最早提出了这种物流园区建设的思想,并在一些作为流通重点的城市周围建立了若干集约运输、仓储、市场、信息、管理功能的物流园区,这些园区对于日本随后的经济崛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我国众多小型运输、仓储企业而言,地理上的分散和各自为阵的局面当前显得尤为突出,导致了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而通过产业园区模式,使各个物流主体实现较为明细的分工,可以很好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根据日本物流园区的经验:一个园区内搞仓储的不搞运输;跑长途的不做市内配送,千方百计把各企业的专业特色显示出来。
其次,对于今天制造业和商业企业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培养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的需求,物流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项目越来越多,而物流园区通过这种产业聚集,使企业能方便地寻找到不同特色物流服务提供商,而这些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则因为较多的合作关系形成默契的一体化物流服务,增加了服务的质量可靠性和客户的信任度。
另外,现在城市中心区域地价越来越贵,对于政府部门把有限的土地给汽车行业是不划算的,而更愿意开发房地产项目,这也逼着汽车行业必须转到相对偏远的郊区。而能把物流园区聚在一起是最好的办法,不仅减少了各经营主体之间的物流,还拥有更充分的仓储空间,回旋余地更大。而这样还可以得到更多政府政策上的一些优惠措施,如较低的地皮租赁费用、各种手续的快捷办理、税收减免等,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低廉的发展运作成本。
方法:专业分工与集中管理
这种商业模式,目前也存在隐忧,是否需要这么多的项目还很值得商榷,需要政府从全局上进行规划。
眼下,汽车行业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而城市中心区域的拥堵是重要方面,而且各地市场空间也不尽相同,能否支撑一个物流园区还很难说。但是各地政府争相将物流作为支柱产业和盲目兴建物流园区,导致一些地区事实上的重复性建设,或者是恶性竞争,在园区服务上则依然停留在低水平和低效率,没有起到物流园区应有的作用。
从宏观角度出发,社会物流园区的建设对于建立起整个国家的物资流通网络至关重要。整个国家的物资流通硬件网络是由各地物流中心、物流基地和贯穿全国的公路、铁路、航空和航道所组成的。而这一物流网络的形成,在历史上来源于经济和贸易往来,物流中心往往就是那些物资集散中心地,在地理上往往接近于物资生产地或者是物资消费地,是由于不同物资产地不同和销地不同所设立的必要的中转站。
因此,这并不是单纯的企业问题,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在此基础上,各物流园区充分发挥优势,做好专业化分工,进行综合运作,并扩大辐射能力。
首先,量上的集约并不意味着经营项目上的趋同,驻园区企业要注重业内的分工细化,可以借鉴日本物流团地的经验,即搞仓储的不搞运输,跑长途的不做市内配送,千方百计把本企业的专业特色显示出来。
其次,还应该体现其综合的功能,如深圳平湖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就是五位一体,即市场信息、现代仓储、专业配送、多式联运和市场展示及交易,以实现产业运作的配套化和系统化。物流园区的综合功能还应该体现在发挥有效衔接作用上,主要表现在要实现公路、铁路、河运、海运等多种不同运输形式的有效衔接上,成为各种不同物流线路的公共交汇点、一体化的一种结点。
最后,做指挥、管理和信息的中心,通过园区将信息集中,达到指挥调度的功能。它的服务区域不能仅仅按行政区域来划分,而应该考虑它自身的辐射、拉动半径,这个半径很可能不再局限于某个行政区域,而是一个经济区域。以此为基础,物流业信息平台建设可以在物流中心集约型经济下有效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