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招整治快递痼疾 彻底治愈还需多管齐下
2013-1-16 9:5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杜峰
网购火暴催热了快递业,但其中暴露出来的各种乱象也饱受诟病。日前,面对快递企业倒卖快件、暴力分拣、霸王条款等一系列问题,相关部门开始了治乱“风暴”。国家邮政局官网近日发布公告称,2012年国家邮政局和各地方邮政管理局共注销116家快递企业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同时,邮政局下发通知,要求地方邮政管理局对近期被曝光存在内件丢失、野蛮分拣、霸王条款等违规行为的快递企业,进行约谈和依法严肃处理。
新年伊始,相关部门就打响了快递监管的第一枪,表明了监管力度的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们对快递服务质量的担忧,改善快递的服务已经成为民生的第一诉求。国家邮政局出招整治快递痼疾
最近5年年均增长率高达27%,市场规模已经排名世界第三位……但快递让人头疼的老问题依旧如故。2012年岁末,国内多家媒体连续报道了快递乱象,尤其央视曝光了快递业野蛮装卸、人为破坏、集体哄抢甚至变卖无着包裹的情况,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对此,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近日主持召开部务会,审议通过了《快递市场管理办法(送审修改稿)》。办法明确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对快递市场实施监督管理的职责,还针对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野蛮分拣、随意处理无着邮件等行为明确了行为规范和法律责任。同时,国家邮政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切实加强对快递服务的监督管理,提高快递服务质量。对不能持续符合许可条件、快递服务质量低劣、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快递企业,依法予以处理。
据悉,2012年,国家邮政局和各地方邮政管理局注销116家快递企业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这些快递企业分布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山东等众多地区,主要是区域性的快递公司,但也不乏挂着“圆通”、“申通”、“中通”、“天天快递”等牌子的地方快递企业。在此之前,国家邮政局在2010年开展过快递业整治风暴,其中17家未经许可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中,大部分是知名民营快递企业于市县一级的分支机构。
实际上,据业内人士反映,申通、顺丰、韵达等多家公司的快递工作人员存在违规行为,暴力分拣、私卖邮件等行为已经成为了快递行业的潜规则。一些快递企业在处理邮件之时的“野蛮分拣”现象,近年来早被公众诟病。面对国家邮政局的这次重拳出击,消费者普遍表示欢迎。网购达人吴小姐前不久在淘宝买了一套玩具,从江苏寄到厦门居然用了8天时间,而且里边的零件给摔坏了,投诉电话还老打不通。对此,吴小姐表示:“快递真的该治治了!”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这次的监管持谨慎乐观态度。他们普遍认为,违规的快递企业由邮政管理部门进行约谈和依法严肃处理,这些约束手段有限,不足以达到惩处的作用。
根治快递业顽疾需落脚服务,多管齐下
改善快递业服务已经成为民生第一诉求。日前,国家邮政局下发通知,声称要对相关涉事企业进行约谈或依法处理,这表现了一个对“问题”的不姑息态度,也是未来快递业痼疾得以纠正的前提。但要想真正发挥出效力,法律法规的真正实施执行才是根本。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应该从多个层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是,要对快递企业的文明分拣服务作出量化,并对暴力分拣明确相关处罚标准。二是,对主要的快递分拣中心,主管部门可采用视频监管等方式强化监管,保证服务质量。三是,要推广快递企业诚信建设,建立企业服务标准,推动快递企业的“承诺制”。
乱象治理,也需要快递企业自身的行动。中国民营快递自1992年起诞生,由于受到当时的法律、经营环境和资金的限制,不得不以加盟制为主。但加盟商往往顾及自身的利益,在快递服务方面大打折扣,这样混乱的加盟制管理也就成了快递乱象的根源。在此背景下,快递企业的内部改革势在必行。在这一方面,顺丰无疑走在了前面。据悉,顺丰较早完成了直营改革,不仅成了国内快递第一品牌,2012年顺丰还依靠直营建立起来的良好信誉,开始发展国际快递业务。目前,中通、圆通等一些加盟制企业也开始加大直营比例,逐步转型。此外,从目前来看,快递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偏低、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大部分快递企业自身的培训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快递企业的教育培训资金支出明显不足。因此,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健全培训制度也亟须提上日程。
要促使快递行业健康发展,不仅相关机构需要加强监管,快递企业以身作则,消费者个人也应该参与进来,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快递行业沿着健康的方向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