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管理案例

电商为何争相涉足生鲜配送“深水区”?

2013-4-17 11:0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张签名
    生鲜配送本身就是一个行业难题,而将其与电子商务结合在一起就更是难上加难。前一个难题主要难在温控和成本高昂,后一个难题则主要难在如何确保安全。总之,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深水区。
    纷纷涉足生鲜
    第一个涉水先行者是背靠财主九城集团的深圳坨坨工社,2010年就气势汹涌的立志要成为中国高品质食品B2C领域的第一电子商务提供商。其宗旨是从源头抓起,对食品产业链进行严格的全流程质量检验、追溯和展现,以安全、透明、便捷及个性化的方式向中国的白领家庭提供新鲜、美味、营养和时尚的优质食品。细心关注坨坨的人就会发现,如今在其首页已经静悄悄的推出了“生态日用”、“天然美肤”两大护肤美白品类,和它最初的定位完全相悖。
    再来看后继者之一的顺丰优选。原计划在北京的业务开通之后,接着在上海、广州加快速度扩张,但上线几个月以来,并没有得到预想的成绩。从“顺丰优选”网页上的产品来看,主要还是以常温食品为主,“冷藏”或“冷冻”及大量的生鲜农产品均不能配送。
    此外,淘宝、1号店、京东商城、中粮“我买网”等电商企业,也早已推出了网购生鲜食品业务。结果也并不尽人意,用他们自我宽慰的话说,电商做生鲜目前主要还是为了丰富网超的品类,若不做,顾客就可能会被线下超市抢走。
    为何前赴后继?
    俗话说:在商言商。明知生鲜食品电子商务不赚钱或难赚钱,为何还有这么多电商和快递物流企业前赴后继地做呢?原因不外以下几条:
    一是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在南京一家写字楼上班的80后赵贤丹说:“平时最头疼的就是买菜。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基本没空天天往菜市场跑。周末开车去麦德龙等大超市,一次买一个星期吃的生鲜食品放冰箱,但很多菜放久了就变味。因此最希望快递公司做蔬果、肉类等生鲜,而且能定时收货,下班后鲜菜就送到最好。”而这一消费需求,商家在技术上也完全可以满足:712团购店经营方深圳盈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美霖表示,以现在销售的有机蔬菜为例,从下单到发货大约需要12小时。也就是说,前一天晚上8点前的订单,第二天一大早就可以送出,大约4~6个小时,就可以送到消费者家中,配送过程中主要是用泡沫和干冰保鲜。
    除了方便快捷,生鲜配送还会给消费者带来更优惠的价格。也从事生鲜配送电子商务的淘宝大佬马云认为,像美国的Farmigo网站就和25个州的300家农场直接合作,其价格比超市便宜20%。所以,他希望为其服务的快递配送商也能直接和上游农民合作,从而给网购者提供最廉价的生鲜食品。
    二是经营者的蓝海战略。优选是顺丰速运集团旗下电商网站,2012年5月31日正式上线。顺丰做生鲜电商平台,其实并无足够门槛,或可断言,它在冷链搭起来之前没多大胜算。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他们只是期冀于未来,在成熟的时候,能率先成为生鲜电商配送的最佳服务者。“我们做生鲜电商配送,其实也是为了体验生鲜食品B2C市场从上游到下游的供应链全过程,我们的主业还是物流,但是电商会为物流提供非常好的经验,同时希望带来集团电商客户的业务量。”顺丰集团副总裁李东起说的十分中肯。
    看谁能笑到最后
    看起来很美的事业做起来却很难。事实证明,网购生鲜食品,如果价格拼不过线下,是不可能成功的。在全民皆电商的今天,却少有看到生鲜行业“触电”的成功经验。据此前公开的数据显示,生鲜品类占整个电子商务市场不到3%的份额,仍是一片有待开发的蓝海,不过却是一片风险极大的蓝海。由于生鲜品类的保鲜周期短、库存成本高以及物流要求严格等,少有能够玩转生鲜品类的电商。业内人士直言,生鲜电商这片蓝海有三大深水区,稍不谨慎就会前功尽弃乃至血本无归;反之,如果有幸闯过去,则有望到达成功的彼岸。
    深水区一:仓储物流成瓶颈。生鲜食品对仓储、配送的要求极其严格,目前国内大部分仓储物流企业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别说生鲜,就连红酒目前国内很多电商都无法大范围销售。30元钱的普通红酒能卖,但几千元以上的红酒就无法销售。因为红酒对仓储温度、光照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很多国内电商都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
    顺丰集团副总裁李东起说,生鲜食品的配送,对仓储、运输设备的温控要求较高,冷链运输的投资更为庞大,导致各大电商长期无法涉足。京东虽然自建了物流,仍不具备大规模生鲜配送的条件。易果网曾经多次寻找第三方配送商,均不顺利,最后还是以自
    建为主;但未来几年生鲜配送的主流
    恐怕还得由更专业的第三方快递完
    成。712店董事长陈美霖也坦言,目前
    经营生鲜遇到了仓储和物流的难题,
    按照其目前的仓储配送条件,不仅没
    办法解决高成本的问题,对食品品质
    也无法给予切实保障。
    深水区二:冷链体系不完善。对于
    电商物流来说,冷链体系主要包括三
    个环节:一是由众多的上下游和第三
    方快递物流企业组成的利益共同体;
    二是电商与仓储物流企业实现共同仓
    储和共同配送;三是生鲜食品B2C线
    上网购和线下配送的衔接。
    而生鲜食品领域一直难以开展的根本原因就是上述体系的不完善。天津市一家电子商务企业负责人介绍,以海产品、肉类产品、蔬菜为例,其物流配送对温控有很高要求,一般快递、物流公司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消费者难以在网上买到这些商品,即使买到了,也担心货品变质。而且冷链配送成本是普通常温配送的130%,尽管不少电商打算自建冷链物流,但要将这种“富人的游戏”进行到底,就意味着必然要有更大的投入。
    深水区三:食品安全难确保。安全问题是生鲜配送与电商物流最大的难题。受当下食品安全频亮红灯的影响,消费者对网购食品的安全性更感担忧。在“百度”中搜索“网上买食品安全吗”,有近800万人认为不放心,远远超过了认为网购食品“便捷”的目标人群。2013年1月7日,上海市工商局针对元旦假期消费者投诉举报进行整理,发现网购食品投诉明显增多,名列投诉前三。其中,来源不明的进口食品、自制食品及“三无”食品,是被消费者投诉最多的三大类别。
    事实证明,电商运营模式是严重制约网购食品体验的根源之一。在目前市场监控手段缺乏、完全依赖电商诚信自律的情况下,联营模式的电商平台,只有商家入驻资格筛选权,却无权对商家所售商品的质量及安全卫生条件进行掌控。
    相较而言,自营电商的模式就值得肯定。它从采购商品、商品入库到仓储运输、售后等全部环节均由企业自身完成,不仅能确保所采购的商品源自合法生产企业或具备授权及经销权限的经销商;更重要的是能确保生鲜食品冷链不断链。为此,自营电商必须要有自己的冷藏库和冷藏车,而且每个配送站点都应配备冷藏柜和冷冻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全程无缝对接。如中粮“我买网”就严格规定:海鲜类食品必须置于全年-18℃的冷冻库,而水果则必须置于全年3~5℃的冷藏库;生鲜从冷库中分拣、包装后,用冷藏车送至配送点;配送点用冰箱、冰柜保存,“最后一公里”则要求必须用保温箱送达消费者手中。以进口龙虾为例,从美国直接采购龙虾,在捕捞船上冷冻包装,然后运输、通关;在网上下单后,需要先从冷库中分拣、包装,然后用冷藏车送到配送点;在配送点用冷冻柜保存;“最后一公里”配送采用保温箱及冰板。
    遗憾的是,上述这些生鲜食品配送的全程冷链环境和条件,目前绝大多数电商和物流企业还可望不可及。但是,暂时的不可及不等于永远不能及,关键在于谁能坚持做下去。当然,坚持做下去是需要前提的,这就是要根据自身条件、科学地审时度势,看看自己能不能做?能做又该如何做?如果说电商自建物流和物流涉足电商是第一次跨界出击的话,那么,生鲜配送与电商物流的结合,就是电商和物流的第二次跨界。所不同的只是,此番跨界更多的不是出击而是合作,同时也不再仅是电商、物流二者间的相互跨界,而是电商、物流与生鲜食品三者之间的跨界合作。
    (作者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