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装备

汽车产业兼并重组仍需给力

2013-5-11 9:4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枭冬
    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其由“大”到“强”的转变,离不开“兼并重组”这四个字。而从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以来,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型汽车集团的产销规模有所扩大,只是总体情况仍不大理想。
    据了解,2010年8月28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是以汽车、钢铁等行业为重点;2011年12月30日,国务院印发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提到,汽车行业前十家企业集中度到2015年要达到90%;而2012年4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并在今年1月22日连同其他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其中汽车被作为重点行业提及。
    不过,即便如此多的政策文件“关照”着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眼下我国汽车整车、专用车、低速货车等生产企业数量加在一起仍然超过千家,一些企业甚至还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也就是说,汽车产业兼并重组大潮虽然来袭,但依旧没有彻底清除“小、散、弱”的顽疾,当下产业重组的相关政策必须继续给力才行。
    对此,知名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指出,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之后,有关部委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职工安置、土地管理以及加强服务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环境。期间,部分省市也建立了组织协调机制,出台了实施意见。然而,该意见在部门分工表中列出的有关政策措施,至今并未完全落实到位。例如,由财政部牵头的完善和落实企业兼并重组的税收优惠政策工作任务,未见推出新的政策,未体现出对重点产业的优惠。同时,已经出台的政策特别是财税政策,像是2011年4月20日印发的《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等,其适用范围未将汽车产业包括在内。因此,关于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的政策力度也是明显不足。
    再者,我国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现状是,一方面国家推进重点产业兼并重组,另一方面各地汽车产能却仍盲目扩张。近年来,国内汽车集团在战略重组中力求做大做强,跨国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战略扩张布局也在不断推进,这给新进入的企业带来了更多机会和可能。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正按照“市场拉动”和“政府推动”的两条主线上演着并购战,期间,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无疑是动因之一。因为,地方产业对地方经济及就业的拉动作用更大,地方财政愿意以财政补贴、廉价出让土地等方式吸引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入驻,从而助推整车产能不断扩张。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国内汽车产业快速扩张,就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风险。眼下,国内已经有27个省市拥有整车生产能力,到2015年汽车产能将会远远超过此前调查的3124万辆。究其原因,主要是应淘汰的“壳资源”再利用以及鼓励汽车企业异地建厂政策成为了助推器,而汽车产业兼并重组则缺乏全国统一的实施方案和有效制约。
    所以,益普索建议,应该制定《汽车产业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政策措施重点在于积极引导企业稳妥地开展兼并重组。但是,鉴于汽车产业优化结构和战略重组的复杂性,推进兼并重组的目标任务,仅仅依靠积极引导是难以实现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相关会议上就曾提出,要研究出台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和服务。因此,建议有关部委尽快研究、出台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很有必要。其将包括制定推动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的战略措施、支持政策和实施方案,也将成为探索培育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的有效途径之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