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管理案例

《中国供应链管理蓝皮书(2013)》序言

2013-5-19 9:5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最近30年来,全球制造业、流通业、农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核心内容,是由于分工的高度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也使许多企业从单个企业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组织者演变为链条的组织者和集成商。然而直到最近,中国企业对这种发展还跟进得很不够。中国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落后在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所遭遇的冲击中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发展现代物流业,把供应链管理确定为发展新的流通方式的首要任务,就变得十分紧迫。
    现代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早就指出,分工是经济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动力。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愈来愈多的制造业企业把非本企业核心业务的作业“外包”(outsourcing)出去。例如,企业愈来愈专注于自己核心能力(如某项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等)的发挥,而把非核心产品外包给其他供应商去生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把生产的总成本划分为转型成本(transformationcosts,也就是实现马克思所说的 “物质变换”成本,或人们通常所说的制造成本)和交易成本 (transac-tioncosts,包括获取市场信息的成本、订立合同的成本、执行合同的成本等等)两个部分。分工的深化大大降低了生产产品的转型成本;然而,随着分工的深化,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加深,他们之间的交易关系愈频繁,交易成本也就随之增加。诺斯指出,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国民收入中有近一半属于交易费用。这样,降低交易成本就成为一项具有决定意义的任务。现代物流业及其应用的供应链管理正是在降低交易成本的迫切要求下应运而生的。(下转A2版)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上接A1版)
    在价值链细分的情况下,有大量的流通组织工作,如供应链设计、订单管理、元器件采购供应、仓储、报关、运输等工作需要由主营企业自己的物流部门或者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去处理。这样,就发展起一系列高效的物流管理技术,涌现出一大批以高效的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以至于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把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分销直到最终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作为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通过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计划、控制、协调等经营活动,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系统优化和它的各个环节之间的高效率的信息交换,达到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目标。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精髓是实现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实现物流的快捷高效的配送和整个生产过程的整合,大大降低交易成本。这种管理思维,已经在许多企业中得到应用,收到巨大的效益。当前制造业、流通业由单个企业的物流管理到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的革命,极大地降低了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各产业的生产效率,成为20世纪末大规模产业重组的重要内容。所以,著名的物流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弗(Martin Christopher)提出:“21世纪的竞争将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目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虽然由于拥有工资成本低廉、素质良好的劳动力,产品的制造成本(转形成本)很低,但总成本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交易成本却很高。而且制造成本必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资水平的提高而上升。中国的交易成本过高,除了由于市场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经济活动缺乏规范,经济行为人缺乏诚信等原因外,流通业的效率低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样,如何通过与交易有关的各行业的现代化,降低交易成本,以提升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看来,如何提高内地与交易有关的行业,包括制造业、农业、商贸业和物流业的效率,便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本书不但辑录了有关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文献,还搜集了若干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的经验总结,值得在推进流通现代化的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的企业学习参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