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园区动态

保税园区“转弯”防“兜圈”

2013-6-22 8:5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曹彪
兜圈 “急刹车”
    今年一季度,广东省出口额达到1023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3%,高于全国平均将近16个百分点,其中深圳同期的出口额增速更是高达80%;前4个月,内地对港的进出口总值达到1505.9亿美元,增长66%;4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4.7%,进口增长16.8%。
    这一系列“华丽”数据的背后,其实有着利用紧邻香港的保税区对港套利的“功劳”。简而言之,一些企业将同样的商品来回进出内地近港保税区进行“兜圈”,借助人民币“内保外贷”政策,以内地与香港两地的利差和汇差进行贸易套利,进而推高了内地出口数据。
    保税区是指海关设于境内的“关外”区域,属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贸加工上游企业的半成品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口,可获得出口退税,下游企业申报进口货物,则能享受进口料件免缴关税、增值税的待遇。但由于银行存在人民币远期贸易融资业务及相关组合理财产品,一些企业便钻了金融的空子,利用临近香港的内地保税区特殊政策和低物流成本优势,谋取利差和汇差的暴利。
    “前4个月对外出口数据应该说水分相当大,虽然具体数值没有专门统计和披露,但从出口增长的速度来看有悖于常理。”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利用银行相关金融政策,通过近港保税区进行虚假贸易的行为造成了出口数据的“被增长”。
    果然,在今年5月以来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严厉打击下,虚假出口退税和人民币套利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根据6月8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1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3451.1亿美元,增长0.4%,增速大幅回落。其中出口1827.7亿美元,增长1%;进口1623.4亿美元,下降0.3%。
    为证实效果,记者联系到一家专门从事保税区物流服务的公司,该公司林姓经理告诉记者,他所在公司可以提供保税区兜圈“一条龙”服务,直到5月份生意都十分火暴,但现在受到国家控制,“兜圈”业务基本上已经没有。最后林经理示意记者过段时间再来询问。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虚假贸易的产生呢?“主要原因还是银行相关理财产品和政策规定存在漏洞。”奚君羊表示,一方面,企业可以将商品来回进出保税区骗取退税,这相当于直接拿走了纳税人的钱。另一方面,人民币和美元存在较大利差和汇差,企业通过银行理财产品或者诸如信托这样的“影子银行”可以套取高额利率。
    事实上,除了上述原因外,我国外贸环境长期低迷也是原因之一。贸易企业如果处于亏损状态,就会想方设法谋求利润来源,骗取出口退税这一最简单的方式便成为企业弥补亏损的方式。此外,广东省社科院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也曾表示,受外贸不稳定影响,很多地区今年提高了出口增长指标,传统的外贸考核政策更是增强了地方政府虚报出口数据的需求。保税区紧 “转弯”
    银行监管不力、外贸疲软等因素促使企业大打“擦边球”,将保税区变成自己发财的踏板,不仅严重扰乱我国外贸出口,还对保税区正常运营和转型升级带来影响。面对现阶段的我国外贸情况,保税园区又应如何“转弯”,以持续健康发展来提升我国贸易水平呢?
    “在国际需求萎缩的情况下,诸如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区、综合保税区等特殊区域,正在顺应我国国际贸易和内需发展的趋势,更多的在拉动内需上起到相关作用。”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副秘书长焦建群对本报记者表示,我国海关方面正在从政策和功能上积极推动保税区进一步整合,面对外贸和外销市场,拉动内需和内销的提高。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6.2%。但与2011年相比,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体增速出现回落,同比2011年进出口增速回落了16.3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退,导致外需收紧、订单下降,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放缓已成为不争事实。
    焦建群告诉记者,保税区拉动内需,需要区内区外联动发展,把保税和非保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让国内市场也能享受到保税区的相关政策,从而使相关产业链在国内延伸,提升加工贸易质量。
    事实上,早在2008年11月,海关总署就研究制定了《海关总署关于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提出了“鼓励和引导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内设立高端产品研发中心、检测维修服务中心并开展仓储、配送、分拨等物流服务,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等相关要求。此外,各地也都出台了诸如加工贸易企业转内销资金奖励等政策,鼓励企业出口转内销。
    并且,我国一些保税区已经开始在促进内需方面展开行动。例如张家港保税区从2009年开始通过优化海关作业模式,调整征税流程,简化内销审批手续,为加工贸易企业内销提供便利,帮助区内企业拓展国内市场。今年推进建设的昆明综合保税区则强调把扩大内需增长消费放在首位。
    长远来看,激活内需势必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也都是在扩大内需的前提下进行。未来中国不断拓展的内部市场空间,将为保税区创造更多发展机会,保税区迎合内需增长势在必行。保税物流需求仍旺在拉动内需方面,有别于保税区的保税物流中心作用越发凸显。为应对金融危机,2008年时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当年12月份,相关部门下发了关于设立上海西北物流园区等17个保税物流中心的批复。
    所谓保税物流中心,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企业法人经营、专门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A型),或由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B型)的海关监管场所。与一般保税区相比,保税物流中心在性质(保税监管场所)、主体(企业)、选址(交通枢纽)等方面有一定差别,但在保税与退税的功能上一样可以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方便。
    从总体来看,我国保税区虽然规模大,拥有较为完善的政策优惠,但整体数量有限。保税仓库规模较小,经营灵活,但政策有限。在这两者中间,保税物流中心需求明显。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税物流中心除具有一般保税、退税作用外,还有利于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进驻中心内,降低加工生产企业物流成本,并且在吸引外资和促进企业投资、促进本地物流业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方面也会起到作用。
    苏州工业园区保税物流中心是海关总署在2004年批准成立的首家保税物流中心。2004年,园区海关保税物流中心办事处共监管进出口货值3243万美元,2005年就达到88亿美元,而2006年1~9月份,就达到了133亿美元。
    现阶段我国保税物流中心的分布,除东南沿海外,已经基本覆盖了中西部省份,这种广泛的分布,对促进我国内外贸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保税物流中心布局相对均衡,照顾到了中西部省区工业化过程中进出口贸易业务不断扩大的需要,将发达地区市场经济理念引入中西部省份的同时,也提高了中西部省份经济国际化程度。”王先庆说。
    截至2013年5底,中国内地共有22家保税物流中心。2012年3月16日,义乌保税物流中心(B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2012年9月,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畜产品(B型)保税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共投资13.8亿元;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有望今年6月底建成。未来,保税物流中心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出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