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动力船迎来发展新良机
2013-6-30 9:5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本报实习记者 王宝强
6月21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液化天然气大会中国LNG船舶论坛在京召开。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中国船东协会及多家相关企业负责人,就LNG燃料动力船舶的应用前景及面临的挑战作了沟通交流。记者还在论坛上获悉,LNG动力船舶标准有望下半年出台。那么,我国航运市场发展LNG燃料动力船舶有哪些现实意义?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际应用进展如何?
市场前景广阔
LNG燃料动力船舶是以LNG(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用于完全替代或部分替代传统船用燃料。目前我国纯粹用LNG作燃料的发动机尚在研制之中,所以市场上出现的船机都是由现有的柴油机进行改造而来,即在船舶现有柴油机的基础上,增加一套LNG供气系统和柴油LNG双燃料电控喷射系统。通过电子转换开关,实现单纯柴油燃料状态下和油气双燃料状态下的两种运行模式,将船舶单一的柴油动力改造成柴油LNG双燃料动力。
据了解,使用双动力燃料比使用柴油节约燃料成本25%,设备维护费用比柴油燃机低约50%,经济性也佳。其次,LNG在超低温状态下发生泄漏会很快自然气化,密度低于空气,所以不会对水体产生污染。而且,它的燃点比汽、柴油高,瞬间着火比油慢,在气流畅通处不易达到爆炸极限。且加入特殊嗅剂后,泄漏可及时被发现。这种动力船清洁性也极佳。据计算,硫化物减排可达85%~90%,二氧化碳减排达15%~20%。另外,LNG燃料主机不需安装润滑油清洁设备,内部环境较好。动力系统机体辐射和结构噪声也比柴油机小约50%。“LNG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仅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比柴油少得多,而且价格一般为柴油的75%左右,兼具环保与节能两大特点。这也符合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同时,对环保性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本次论坛上,与会嘉宾就此达成共识。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高惠君在论坛上透露,2012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中,天然气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4%。美国的天然气消费占能源总量的26%,而我国仅有4.4%。未来天然气的消费需求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惠君还指出,按照目前试点船舶所要求的技术条件较好、船龄7年以下的标准,我国目前大约有3万艘船符合试点改造条件。而船龄在8~15年之间的,也有1.7万艘船具有改造可能,改造市场前景广阔。
面临诸多挑战
不可否认,我国LNG燃料动力船改造前景十分广阔,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高惠君表示,缺乏安全技术规范、投入改造资金有困难、船东普遍持观望态度、加汽站等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问题直接影响了LNG动力船的改造进程。
以投入发行资金有困难为例,高惠君进行了细致阐述:“目前内河航运主要以个体经营为主,如果国家不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仅仅依靠个人意愿去推进LNG动力船的改造,非常困难。”高惠君透露,根据水运科学院最新的调查问卷显示,如果政府对LNG改造船给予一定的补贴,7成的船东将选择使用LNG发动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多部文件,鼓励LNG动力船舶的发展。2012年,财政部在《关于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车船税政策的通知》中提出,自2012年1月1日起,对节约能源的车船,减半征收车船税;对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免收车船税。
2012年10月26日,交通运输部在《关于港口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表示,要鼓励、支持试点采用LNG(液化天然气)清洁能源驱动港作船舶、港作车辆及其他流动机械。
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将“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作为防治大气污染十条措施之一。
尽管如此,但由于种种原因,具体的有操作性的政策规章尚未出台。高惠君表示,目前北欧一些国家为了推动LNG燃料的应用,在LNG的加气站建设、新建船舶的建造等方面,分别采用了减税、资金补贴等措施,促进其发展。“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关具体的鼓励政策,引导LNG燃料在船舶的应用。”
此外,目前国家尚无统一的LNG技术规程和操作指南。包括港口、船舶应用LNG燃料和LNG加注站点的安全操作和管理规程、LNG燃料车船的风险管理指南、相关作业人员的培训指南等都没有统一的技术规程。高惠君表示,虽然2011~2012年期间,中国船级社及国家海事局已就LNG动力船舶的技术检验及行业规范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指导性文件,包括新版《气体燃料动力船检验指南》、《LNG燃料动力试点船舶关键设备技术要求》及《关于明确LNG燃料动力船舶改造试点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等。但上述文件仅起到了指导性作用,且缺乏具体操作层面的规定。
实际上,在技术层面,L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运作时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喷射柴油和LNG。然而,二者的最佳比例为多少,目前尚无定论。相关部门仍需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使船机双燃料改造技术渐趋成熟,在减少排放的同时又节约燃油开支。
为了进一步推进该市场的发展,高惠君透露,LNG动力船舶标准将在下半年出台,内容包括LNG动力船改造、加气站建设等6项课题。届时将极大推动LNG燃料动力船舶在国内沿江、湖及海等一带的大规模应用及LNG船舶加气设施的快速发展。
原交通部办公厅主任、现任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会长的姚明德告诉记者,LNG动力船舶标准包括诸多条款。标准制定方涉及国家海事局、国家能源局、交通运输部、中国船级社等多个部门。
积极推进应用
尽管在我国,LNG动力船舶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但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其实际应用已在积极推进中。在本次论坛上,江苏蓝色船舶动力有限公司董事陈志刚,作了“LNG在京杭运河船舶上的推广和应用实践”的演讲。陈志刚在演讲中透露,早在2009年8月,江苏宿迁市地方海事局,北京油陆集团和江苏科技大学等单位,就成立了“LNG在运输船舶上应用”的项目研究组。一年后的8月8日,被誉为我国内河柴油-LNG混合动力第一船的3000吨级“苏宿货1260”号船试航京杭运河。同年9月,柴油-LNG混合动力船满载3000吨黄沙从宿迁驶入淮安,标志着我国柴油-LNG混合动力船舶正式投入使用,并成为国内迄今为止惟一投入商用的柴油-LNG混合动力船舶。
继京杭运河江苏段“尝鲜”LNG混合动力船之后,京杭运河山东段也将改造LNG混合动力船舶付诸行动。据了解,2011年8月,山东省第一艘柴油-LNG混合动力船——“鲁济宁货2535”号货轮的改造工作正式开始。2011年12月20日,改造完毕的“鲁济宁货2535”号进行简单试航。4天后,这艘船满载880吨钢板从济宁森达美港出发去往张家港。
陈志刚告诉记者,前不久,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已组织完成了对京杭运河21艘船舶使用LNG燃料动力的技术改造和船舶检验,另外尚有待论证船舶近40艘。目前,部分检验完毕的船舶已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