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通关等措施助力金华外贸稳定发展
2013-8-20 11:2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月起,包括免收出口商品法检费用、减少检验出口商品种类、通关检查“三个一”试点扩大、通关实施分类查验等直接减免出口企业费用的系列措施,开始正式实施。
质检总局日前发布《关于做好免收出口商品法检费用相关工作的通知》,对自8月1日起至12月31日期间报检的所有出境货物、运输工具等,免收出境检验检疫费。据金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此次免收出口商品法检费用的政策落实,预计将对我市出口企业减免检 验检疫费1239万元,切实为我市出口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减负增效。同时,金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开通24小时咨询电话12365,接受出口企业咨询。
这只是出口企业迎来多项优惠政策中的一项。今年以来,持续严峻的外贸形势引发决策层高度关注,在多轮调研摸底与部门联合研究后,国家层面稳外贸系列政策纷纷出台。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六项稳外贸措施,具体包括制定便利通关办法、整顿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收费、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增加进口贴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等。
扶持政策给企业送来及时雨
上半年,我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7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7.3%,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0.72%。其中出口163.4亿美元,进口7.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5.6%和12.7%。三项增速均列全省第一位。但剔除市场采购因素后,外贸增长的势头不容乐观。
这些政策对急需扶持的金华出口企业来说,可谓及时雨。外贸促进政策中,直指积弊的便是前两条。根据贸易便利化原则,海关总署与质检总局决定将通关检查合作“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试点范围从广东扩大到其他7个省(市、自治区)。不过,记者从金华海关获悉,我省尚不在试点范围之列。目前我市出口货物实行的是“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政策。根据金华海关与金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订的备忘录,法检商品出口验放,检验检疫机构和海关查验基本在同一时间段,对企业来说可节约很多时间。
据了解,海关自2013年8月1日起对经营单位为AA类且申报单位为B类(含B类)以上企业的进出口货物,除特殊情况外,实施较低比例的随机抽查。当前,金华海关正在推广“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并且开通金华海关至舟山港区便捷通关线路,只要系统确认为低风险货物就会自动放行,大大减少了通关时间。
在促进贸易便利化方面,金华海关也做了不少探索。最近,金华海关出台了内销便利化举措,开通了绿色通道,设立专员窗口,对高资信的企业采用月度集中办理内销征税手续的方法,方便企业办理出口产品转内销。
由于外需不足,金华不少加工贸易企业将出口产品转向国内市场。浙江飞神车业有限公司业务员唐双以前每出一批货物就要跑一趟金华海关驻永康办事处,便利措施出台后,她每个月只要跑一趟办事处就可以把当月所有业务办完。8月8日,她只花几分钟时间就办理了一批内销的残疾人用车零配件业务。“特别是那部分易损坏的进口料件,内销业务扩大以后,为我们减少了不少库存。”唐双说,“今年我们就办理了17票内销货物,十分快捷顺畅”。
哪些企业受益于进口贴息政策
在各项促进政策中,进口贴息被看做是一项含金量很高的帮扶措施。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我市进口商品以原材料资源性产品为主。上半年,我市分别进口塑料原材料、铜材和纺织制品1.5亿美元、1.2亿美元和1.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5%、45.9%和39.7%。三者合计占同期全市进口总值的53.2%。此外,分别进口废金属、机电产品和纺织机械1.1亿美元、8692万美元和355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3.5%、下降20.3%和下降2.6%。这说明,进口产品多样性、技术性仍有待提升,而我市进口与出口规模相比仍然偏小。
金华海关分析认为,我市进口增长主要以原材料资源性商品大幅增长拉动,而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下降较为明显,同比分别下降20.3%和28.1%,不利于企业装备升级换代和创新能力提高。另外,进出口比例严重不平衡,我市出口值与进口值之比达21∶3,出口高、进口低带来了巨大贸易顺差,也增加了贸易保护主义冲击和资金流动性过剩的风险,进口商品中又以低附加值的资源性产品为主,在国际双边贸易中难以保持规模和收益平衡,贸易整体存在不稳定性。
尽管“国六条”后续细则尚未出台,但在浙江信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理成看来,增加进口贴息资金规模是给相关企业实实在在的好处。该公司每年都要进口大额资源性产品,占用上千万元资金。据业内人士估计,大型成套设备、大宗商品等需要资金较多的进口类产品或因此轮贴息政策受益。(本文来源:金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