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精英访谈

稳扎稳打赢发展

2013-8-26 10:2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枭冬
    2013年,重卡市场开始慢慢复苏,逐渐从前两年的低谷中走了出来。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重卡销量突破40万辆,7月份同样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
    而说到众多表现突出的卡车生产企业,绝对不能不提东风柳汽。年初,其定下了中重卡总计销售4万辆的内部目标。如今,上半年就已成功销车2.2万辆,完成全年目标指日可待。
    那么,东风柳汽到底凭借什么赢得快速发展?面对未来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又如何看待下半年及日后的车市走势?本次论坛期间,记者有幸就此采访了东风柳汽销售公司市场部部长刘志刚。
销量缘何“疯狂”
    刘志刚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柳汽乘用车和商用车分别实现了三成以上的市场增长。其中牵引车部分,更是增速达到七成以上,全都远远超过行业平均增长速度,战绩堪称疯狂。
    而究其取得市场佳绩的原因,刘志刚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产品持续升级,愈发给力。他介绍说,柳汽近两年在产品上有了很大改进,其跟美国方面的公司展开技术合作,车辆可靠性、产品口碑和服务满意度都获得了明显提升。例如,整车零部件采用了不少高端配件,包括空气悬挂、铝合金钢圈、WABCO制动阀、快插接头等,涉及很多新的技术。“表面看,车辆的外形变化不大,但实际上,‘里子’却做了非常多的新文章。”
    第二,柳汽针对重点产品在重点区域做了重点推广,持续聚焦企业自己的优势区域和优势产品。同时,其在营销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例如,柳汽鼓励经销商从“坐商”向“行商”转变,要走出去亲自见客户、抢客户,真正切实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其提供适用的产品。
    第三,强化对客户价值的关注。柳汽认为,厂商在客户面前,不止是要卖车给他们;卖车之后,更要通过服务和后期管理、技术运用,帮助客户赚取更多的利润。而其为客户量身定做的运输解决方案,就能帮助客户做好很多细节工作。
    刘志刚对记者说,现在,重卡企业都在拼方案。正如之前的IBM,最初卖计算机,现在却卖商业解决方案一样,我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成绩也更好一些。眼下,我们在向沃尔沃、斯堪尼亚等国际知名卡车巨头看齐,对标他们的产品和运输解决方案。具体包括物流车队管理、司机培训、远程监控、运营效益分析、改善意见等内容。
    而且,柳汽在后市场上,还有二手车、金融等服务。“我们跟经销商一起来服务客户,用户买了我们的车轻松赚钱,经销商卖了我们的车也会得益。”刘志刚说。
    他还向记者介绍到,柳汽运用了先进的信息系统提升其对客户的服务价值,可以帮助客户监测司机的每项操作行为,实现规范驾驶,从而降低10%~20%的油耗。而用户赚到钱了,也会主动帮助柳汽传播口碑,强化柳汽自身的品牌建设。
    他也特别向记者提到,柳汽采用的是东风康明斯发动机为其量身定做的天远系统,信息系统的技术优势十分明显。并且,其同上海保隆等专业公司合作,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卡车胎压。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杜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还能最大幅度地避免轮胎损耗,节约轮胎维修、替换成本,控制油费支出。可以说,这都在“急用户之所急 想用户之所想”。“大的物流公司,自有车辆往往成千上万台,买了配备天远系统和胎压监测系统的柳汽重卡,客户在办公室里就能做到成本控制,赚更多的钱。你说,这样的产品他们怎么会不喜欢?”刘志刚表示。
看好物流“钱景”
    虽然今年以来,柳汽在市场上的表现有目共睹,但刘志刚却一丝不敢大意。在他看来,下半年的重卡市场走势,需要谨慎观察。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态势,以及变幻多端的市场行情,其更主张“小心行事”。
    而他之所以如此谨慎小心,还是出于对我国当下经济发展的判断。
    刘志刚认为,宏观经济状况并不是想像中那么好,最多是“稳中趋好”。“现在,我们自己找自己的饭吃,专注、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如果期待2010年120万辆的市场规模,那就可能空想一场。未来,80万~100万辆的市场规模就不错了!”刘志刚分析称。
    而针对时下热门话题——城镇化,刘志刚也并不十分看好其对重卡市场需求的拉动效应。
    他告诉记者,城镇化不可能再滋生大的投资。以前的大规模投资形式不可能持续,理性有序的投资才是持久之道。国家在政策上,会稳住经济增长形势。所以,一哄而上不可能,否则只会产生浪费,日后的投资会细水长流。像城镇化,虽利于经济增长,但却不会促进重卡市场暴发式增长。
    不过,即便种种不明朗的客观因素存在,他依然认为,市场还有亮点可寻。比如,公路物流运输与人们的生活消费戚戚相关,蔬菜、水果、医药、食品等等,需求都相对稳定。“他们不像煤炭、钢材,需求涨跌幅度大,这些与民生有关的细分市场,会带动相应的物流用车销量上涨。”刘志刚认为。
    他还指出,美国物流业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前者物流车比例占到重卡的80%,而我国只占到63%,上升空间还很大。尤其相比工程车,后者需求主要来源于国土整治,像发达国家每寸土地都“翻新”过了,我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也是如此。“水泥化了,绿化了,未来需求也就少了!所以,不能指望工程建设带动重卡市场大幅上涨,还是公路物流车的需求前景最为看好。”刘志刚说,物流用车发展空间巨大,还都是往上走的,危化品物流、冷链物流等用车需求也将十分理想。
    而随着网购快速增长,也会促进快递运输车的需求上涨。刘志刚表示,柳汽的乘龙M3就全面介入了上海快递行业,其在汇通、圆通等企业中,也是口碑良好。
    在国Ⅲ转国Ⅳ上,柳汽同样走在行业前列,霸龙的国Ⅳ产品线十分丰富,早就提前开始铺向市场。
    中长期而言,柳汽希望在行业名列前茅,市场占有率能从现下的4.5个百分点升到8个百分点。刘志刚透露,之所以是“8”,因为欧美等地只有份额达到这一数字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而我们的重卡市场其实在走他人走过的成长之路,柳汽想要做成百年企业,就必须站在“8%”这个未来的生存线以上。
注重稳扎稳打
    利用这次难得的采访机会,记者也就当下热门的一些话题采访了刘志刚。
    首先,关于天然气卡车,他表示,其能快速增长主要还是依赖一个性价比的概念。“当气价每立方米在6元5角的时候,和柴油车的性价比差不多。但此前天然气快速增长时,气价一直低于6元5角,大概5元钱。如今,气价的黄金期过去了,已经涨到6元以上。加之,国内气价和国际气价差异较大,而日后接轨国际是大势所趋,性价比的优势怕是维持不了太久。”刘志刚表示。
    并且,天然气卡车还有几个劣势:气罐很重,两个罐子就几百公斤;第一次购置成本高,贵了8万~10万元;后期使用、保养问题多,甚至在无货停运的时候,出现挥发现象,而柴油即便几十天不动,也不会损耗太多。
    只是,天然气仍是重卡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即便日后份额达不到三成,但其具有非常明显的环保优势。将来,因为环保,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会陆续鼓励使用天然气。因此,发展天然气卡车不能冒进,东风柳汽不跟风,而是慢慢做好它。
    另外,提到本次论坛的“安全高效”主题,甩挂运输作为先进的组织方式之一,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对此,刘志刚认为,其眼下虽然进展缓慢,但前景看好,柳汽在交通运输部也有不少推荐车型。
    刘志刚还进一步表示,从产品技术特点上说,柳汽为甩挂运输作了足够的准备:一是气囊悬架可调,如不可调的,甩完再挂就很麻烦;二是轮胎气压监测系统,避免“甩完就乱”的现象发生,帮助车队规范管理。
    当然,刘志刚也认为,整个经济结构发展,是大型物流公司淘汰很多小物流公司的趋势,但这本身需要时间。而甩挂运输需要这样的大企业,也需要健全的网络设置,所以短期内,其发展还是不会太快。
    至于海外市场,柳汽注重稳扎稳打、稳步推进。刘志刚说,柳汽不会采用群狼战术,服务、配件都会有所保障,网路建设也会有条不紊。慢点不怕,稳才重要。
    刘志刚还指出,柳汽就是要打造中国的高端重卡产品。这是我们的产品性格,不会轻易改变,在价格上也不会让步,低价竞争没意义。“我们不卖低价车,是因为用户买了我们的车,绝对物有所值。眼下,干线等物流企业采购车辆最为看重安全、可靠、省油、高效、舒适,这恰恰是我们的产品所具备的。柳汽重点发展后台建设和产品研发,才能更好地坚守中高端之路。”他表示。
    最后,刘志刚强调了柳汽的全过程服务理念。
    他告诉记者,柳汽为了帮助物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首先会在购车前,帮物流公司把运输路线分析好,综合“测算”上坡、速度、货物等因素的影响,助其找到更合适的车型。
    其次,使用中,柳汽还会帮助客户尽量做到省油,减少成本开支。特别是大客户,司机培训等很有必要;轮胎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大有裨益。
    再次,车子用了三、五年后,柳汽会帮助用户把车子作为二手车转让出去。从而帮助用户最大化地挖掘车辆使用价值,让大家全面感受柳汽的贴心服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