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广船国际的资产注入重组方案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有条件通过,如果一切顺利,这家公司将在重组完成后坐实沪港军工第一股的身份。
这家公司打算通过发行A股及支付现金收购黄埔文冲100%股权以及扬州科进相关造船资产,其中,黄埔文冲100%股权预估值为45.27亿元,扬州科进相关造船资产拟作价9.68亿元,合计54.95亿元。该方案已经在去年底获得国资委的批复。
自1月22日停牌的广船国际今日将复牌。停牌期间,这家公司发布了让人眼睛一亮的2014业绩预告——增长10倍的净利润主要来自卖资产所得。
虽然好业绩只是依赖卖资产,但广船国际此次重组被资本市场普遍看好,更有不少机构人士判断公司的资本运作刚刚开始。此外,广船国际还在酝酿扬帆项目、远航项目,接下来可能会收购中船集团其他军民船资产。
蛇吞象之后的沪港军工第一股
对于广船国际来说,黄埔文冲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标的。数据显示,黄埔文冲2013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是广船国际同期的2.42倍和12.85倍。
有机构人士指出,此项重组旨在提升中船集团军工资产证券化率,对广船国际军工建设任务保障能力也是一种增强。
国泰君安进一步分析认为,黄埔文冲的股权收购不仅能提升军船占比,受益于舰船快速发展期,对广船海工装备业务的壮大也是一大利好,未来将形成军船、海工、民船三足鼎立之势;而扬州科进相关造船资产的收购,则能解决公司灵便型液货船产能转移的问题。
事实上,母公司中船集团以广船国际为重点平台,近两年资产证券化动作一直较为积极。
2013年11月25日,公司拟以H股定增方式,耗资9.5亿元收购中船、宝钢、中海集团持有的龙穴造船合计100%股权的方案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尽管目前龙穴的业绩贡献仍低于预期,但收购完成后,广船国际总资产从2013年年底的126亿元增长到2014年年中的219亿,净资产从2013年年底的39亿元增长到2014年年中的52亿元。
据了解,整个龙穴基地接近500万平方米,其中龙穴造船占地一半,其余是分居东西两边的文冲船厂修船基地、黄埔造船的干散货船建造基地,和龙穴造船共用一个港池。
“如果黄埔文冲收购顺利,龙穴基地几乎就全是广船的了。”曾亲临龙穴岛调研的券商研究员笑称,“黄埔文冲和广船一样都是中船集团旗下的。”
随着“曙光项目”收购龙穴的完成和黄埔文冲“起航项目”收购的启动,广船国际的资产规模将得到大幅提升。截至2014年6月30日,黄埔文冲总资产为184亿元,净资产为28亿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扬州科进总资产为22亿元,净资产为4亿元。
据申银万国测算,完成此次资产购买后,广船国际总资产规模将达中国船舶(股票)的79%,净资产的42%。其进一步分析认为,龙穴造船和中船集团核心军工资产黄埔文冲船厂的注入,为中船集团未来的资产证券化方向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对此,银河证券的看法也较为一致,若收购顺利完成,广船国际将成为沪港军工第一股,实现将军工核心总装资产注入中外合资公司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