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在杭甬运河宁波段通航半周年之际,我们来到上虞通明船闸,这是绍兴方向进入宁波的最后一个船闸。烈日下,大朵的白云,或近或远犹如花朵点缀在湛蓝的天幕上,此起彼伏的蝉鸣伴着不断开闭的闸门和潮涌,平添一份忙碌。而运河上的来往的十几艘大船却井然有序,或静泊或徐动,按照指令准备依次通过船闸。
“从1月16日到今天,通过通明船闸的货运量为50万吨多一点。4月份,单月接近12万吨。按目前的增长形式,(东线货运量)突破100万吨是肯定的。” 上虞区杭甬运河船闸运营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周建光告诉我们。
而在2015年,东线全年过闸量为20万吨。半年的发展、5倍货运通行量增长速度,仅仅是杭甬运河宁波段(东线)开始正式通航500吨级船舶这一历史剧徐徐拉开的序幕。
绍兴水运企业受益,初尝甜头后信心倍增
坐落于绍兴滨海的浙能滨海电厂是最早受惠于东线通航的企业。“宁波段不通时,我们的煤都是上海朱家门码头运,单程395公里。而从宁波运煤,只需170公里。不仅运费便宜了,而且供货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能源部徐国华主任介绍说。
而承接浙能滨海电厂的绍兴益盛航运有限公司陈总对东线的全线通航有着更深的情感。“之前,省港航局二次组织 300吨级、500吨级船舶试航用的都是我们公司的船。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就是第一批从绍兴走到宁波来有据可查的船!而现在,我们也是第一个享受通航后甜果的企业。给电厂运煤,从上海朱家门码头,因为杭州船闸排队等原因,每个单趟几乎需要10天。现在走宁波镇海,单趟需要1天就可以了。时间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比较可观。”
同样看到东线运输商机的水运企业还有很多。宁波天统航运有限公司旗下原本有14艘500吨级船舶专走绍兴,最近有将新添2艘。上虞王氏物流也在积极拓展运煤业务,打造新船、选址新码头、扩大货源,忙的不亦说乎。企业在东线走的越来越勤,船闸的通行费也成倍增加,上虞三座船闸目前已收费200万。
依托舟山江海联运体系,发展前景广阔
4月份国务院同意设立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造并运行江海联运体系,是全面提升浙江水运经济产业带的大契机,将直接带动浙江水运经济再次大腾飞。
3月3日,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委员会张善坤副主任专程调研绍兴海河联运情况。他认为:在省政府推进港口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内河水运发展与沿海港口发展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因此,舟山港集团正在积极策划在东线开展内河集装箱船舶试航。一旦条件成熟,依托杭甬运河可实现集装箱运输水水中转实现外贸货物的直接出口。2015年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达到8.89亿吨,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仅集装箱运输业务就高达 17.05万TEU,合作前景将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