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4日在深交所敲钟上市钟声以来,各界一直十分关注的顺丰控股首份年报,终于在日前揭晓。
3月12日晚,顺丰控股公布了2016年业绩报告: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83亿元,同比增长21.51%;实现净利润41.80亿元,同比增长279.55%。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仍达26.43亿元,同比增长62.85%,超过了此前承诺的21.85亿元利润预期。 备受关注的首份年报,向外界全面展现了顺丰控股在中国快递市场的实力。不过,顺丰控股财报中,薪酬支出下降以及有关派遣及外包员工数量,引发市场关注。 薪酬支出大幅下降? 2015年薪酬:顺丰控股的年报显示,在2015年持续经营业务之下,顺丰控股在2015年持续经营业务之下,职工薪酬为151.78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为40.34%。 2016年薪酬:与之相比,顺丰控股的2016年的薪酬支出明显下降——94.43亿元,占营业成本的比重降为20.44%。 对比之下不难看出,顺丰控股的薪酬支出减少了50多亿元,降幅为37.78%。为何会现如此大幅度的下降? 顺丰的说法:顺丰控股对媒体称,是由于快递员收入下降导致。 2015年度顺丰自有员工12.18万多人,平均月薪8386.52元;劳务派遣5.55万多人,平均月薪5815.73元。2016年上半年顺丰自有员工11.2万多人,平均月薪8583.8元;劳务派遣2564人,平均月薪6423.49元。 薪酬支出大降源于劳务派遣人数大幅减少九成多所致。顺丰解释称,2016年公司用工模式发生变化,部分业务环节采取了外包方式,成本归结项也发生了转变,从职工薪酬划归到其他项目中进行核算。 外包员工人数存疑? 除了对薪酬支出的关注,有媒体认为,顺丰控股年报中,有关派遣及外包员工数量的表述,值得推敲。 先看两组数据: 外包成本大幅上涨。顺丰控股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顺丰持续经营业务的外包成本为208.57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为45.18%;这两个数字在2016年为分别为81.12亿元和21.55%,外包成本同比增长157.10%。 劳务外包人数是否较多?截至2016年12月31日,顺丰控股在职员工总数为124405人。 而顺丰控股年报中有这样一句话——“截至报告期末,为公司服务的自有、派遣及外包员工超过40万人”。 因此,有媒体指出,这意味着派遣及外包员工数可能超过27万人。 该分析还指出,顺丰控股在年报中表示: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劳务外包数量较大的情况。 这让记者都有点犯晕。 快递专家赵小敏却认为,顺丰控股年报中,“不存在劳务外包数量较大的情况”的表述是没有问题的,并给出自己的理由。 他告诉记者,在为顺丰控股服务的自有、派遣及外包员工超过40万人中,除去自有员工12万余人外,“对不上数”的员工是与顺丰控股合作的。 赵小敏的说法,也印证了前面顺丰控股回应薪酬支出下降的解释——“2016年公司用工模式发生变化,部分业务环节采取了外包方式,成本归结项也发生了转变,从职工薪酬划归到其他项目中进行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