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学苑

放 飞 华 宇 任 遨 游 -- 访 王 振 华

2006-10-21 12:3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两个半小时的采访,仿佛只是一瞬。
放下茶杯,王振华倚回到宽大的沙发上,笑问道:“还有什么要拷问的?说吧。”
虽是有备而来,但记者此刻思潮起伏,有太多的线索和观点在脑海里涌现和碰撞,一时间竟是无言以对。
义利之争:情感与发展的辩证
 
中国有句古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达者行义而济天下,穷者取利以善其身,二者各行其道,各得其所。
在与TNT合作之前,说华宇物流是中国民营物流企业的一面旗帜一点都不为过。经过十年的发展,华宇物流已经成长为拥有一千多个网点,几十万家客户的超大型公路货运企业,在去年我国首批“A级”物流企业评估中,华宇也以绝对实力跻身“5A”级物流企业。
以王振华和他创立的华宇物流在中国物流行业中的地位来说,当然应该是行大义于天下的“达者”——高擎民族物流业大旗,与行业的精英共同率领民族物流大军与来势汹汹的国际巨鳄分庭抗礼。但事实上人们看到的却是,王振华把华宇物流一点不剩地全部卖给了一家外资物流企业——全球500强企业荷兰TNT。这个结果虽然不能说令人感到意外,但还是给民族物流业带来不少冲击和遗憾。
 
王振华为什么要选择卖掉华宇?为什么是在这个时候?为何卖得如此彻底?王振华到底是“穷”而趋利,还是“达”而忘义?
 
这些问题困扰了记者很久,而业内也是众说纷纭。主要的说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在过去十年,华宇物流用高速的发展掩盖了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但现在盘子越做越大,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企业已经出现了走下坡路的征兆,不卖不行;另一种则说许多民营企业老板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操控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民营物流企业既做不大,也做不长,更做不强,沦为他人附庸不足为奇。
 
对于记者尖锐的提问和业内的猜测,王振华又将作何回应呢?
 
王振华说:“对华宇来说,我们并不是企业做不下去了,也不是急着要把企业卖掉成为亿万富翁,用这个钱去买架专机坐坐。实际上华宇发展得很好很顺,应该说从过去,到现在,到憧憬将来,我们的道路都是很光明的。我们之所以选择和TNT合作,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合作将会使华宇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
王振华经常对下属的各级部门领导说:“你们就像驾驶员,华宇就像一辆汽车。这辆车的车况怎么样?车速怎么样,你们最清楚。华宇现在发展得很好。”王振华还向记者罗列了一些数据:在过去的10年里,华宇物流一共建设了1000多个网点,平均3天建一个。特别是最近几年,一直都是以每年200个网点左右的速度在增长,今年华宇的目标仍是200个网点,从今年前4个月的统计结果来看,华宇已经完成了80多个网点的建立,进展顺利。这些数据表明,华宇物流并没有向外界传言的那样陷入了发展的停滞期甚至困境,而是仍然保持了持续较快的发展态势。
 
如果华宇物流的经营状况诚如王振华所言,他为什么还要将华宇卖掉呢?难道他已经对这个凝聚了他们十多年心血的企业没有任何感情了?还是对中国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前景心灰意冷?
                      
其实就在华宇和TNT宣布合作的第二天,记者就此事同多位民营物流企业家进行了交流,其中不乏激昂如陈平、温婉如官金仙、恳切如杨文华等人。他们虽然尊重商业规律下的企业并购和变迁,但心中难以割舍的,却是对所创办企业、对民族物流业的种种情结。
谈到这里,王振华的表情凝重了许多。对于华宇,他所倾注的感情不会比任何一个人少,他说:“曾经有好多员工对我说'我们就愿意跟着你干,吃苦受累我们都不怕。哪怕干黄了我们也不愿意跟着别人!'我就对他们讲:假如我真的把你们领黄了,走到死胡同里走不下去了,然后咱们再来第三次创业,那好啊。但我还是那两句话:我们自己干,前途也很美好,但我们真的和一家全球五百强的企业合并到一起去发展,前程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王振华曾经和人开玩笑说:“即便开个小卖店也愿意自己当个土皇帝说了算。但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们不能这么狭隘。”他对记者说:“就像养一个小孩一样,从呱呱落地到养大成人,这是有一定情结在里面的,我们对华宇也是一样。我们缔造了华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但感情是你对这个企业的热爱,是你对这个企业的付出。要是你更热爱这个企业,就应该让他走上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就像一个孩子大了,该出嫁了不让出嫁,该放飞出去时不放飞出去,这样是不行的。一个企业也是这样,中国的企业应该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作为一个企业家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应该站在一个长远发展的高度,思考怎样才能让这个企业发展的更好。不求五百强,但求五百年。我不大追求我的企业做到世界五百强,但是我最看重的是要让这个企业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有生命力,要做五百年。”
王振华说:“华宇这十年来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们在资金、技术、理念、装备和国际网络上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这些正是TNT的优势。未来的企业不管叫华宇-TNT也好,TNT-华宇也好,历史上将有我们奠定的这十年的辉煌一笔,这也就是我对这个企业最好的感情寄托。”
 
                  全球化之惑:民族的,还是世界的?
                     
华宇选择与强企合并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水平,加速自身的发展,使得企业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而且华宇的一万多名员工也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当然是件好事。但为什么华宇的“绣球”最终要抛给外企?是否全球化和民族精神永远是两个极端,不能两全?
在宣布了华宇和TNT的合并之后,王振华极少在媒体上再露面,也无暇去回应来自各方的质疑和猜测。但时间并不能稀释人们对此事以及由此引发的许多问题和思考的关注,更有一些媒体因此对中国的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悲观的看法——中国民营物流企业的结局不是沦为外资的“小妾”,就是成为国企的“小媳妇”,总之是面临着“卖身”的种种压力和诱惑。王振华对这种说法的反应竟强过人们对他本人的质疑。
“有人说入世开放以后,外资一进来,中国的民营物流企业就会纷纷缴械投降。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是一些谬论。”王振华说:“这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从政策环境来看,由于去年底中国全面开放了国内的物流市场,外资企业盼望已久的物流盛宴终于开席了。为了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自己的国内物流网络,几大国际快递巨头纷纷不惜巨资收购和兼并国内的物流企业。王振华将这个时期称之为外企的“机遇期”。而随着外企在国内物流网络的完善,他们将逐步减弱对本土物流企业的并购兴趣。
从市场格局来看,至少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中国的物流市场仍将是保持国企、民营、外资“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因为外企仍将是高端市场的主力;而大型的国企则凭借对物流基础资源的掌控,稳步占据主要的中端市场;数量庞大、力量分散的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三者的定位和各自的优势领域层次分明,均衡格局在短期内还难以打破。
从行业发展来看,中国的经济连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贸易中心,同时也将成为物流中心。与此同时,政府对物流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利好政策不断出台,这也使得我国物流业仍将保持快速的发展。
综合三方面的情况,王振华指出,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物流业的主要矛盾在于:如何加快物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充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阐明了这一主要矛盾后,王振华说出了他的心声:“发展民族产业,增强自己的核心能力,这是一种精神。但发展是需要过程的。从中国的汽车业、酒店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有的行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和巨人一起发展,能够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王振华所说的“巨人”,正是那些拥有雄厚资金、先进技术、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外资企业。他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外企有他们的资金、管理和国际化的网络的优势,而我们有国内的网络、品牌和客户的优势。民族企业需要和有着优势外资企业整合起来,通过优势互补把中国的物流业水平迅速地提升上去。”
如果把华宇并购案放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它不过是其中极不起眼的一朵浪花,可贵之处就在于它顺应这个宏观的经济发展潮流,走在了其他同行的前面。但从发展民族产业的角度来看,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并受国际跨国并购浪潮的影响,跨国公司在华从合资、合作到独资建厂,再到大举并购我国发展潜力较大的优秀企业,步步紧逼。现在,国际巨头已经在我国的啤酒业、饮料业、日化产品、超市零售业等众多领域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这也对民族产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对于外资物流企业自去年以来出现的对华并购的热潮来看,我们不得不为民族物流业的发展担忧。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外企对中国本土物流企业的并购可能还只是一个开始,他们下一步在中国还将有何动作,是继续大举并购?还是消化吸收,以图发展?这些都还不好明确。另一方面,为了企业所有者的个人利益,或者是企业的良性发展,是否还会有更多的民营物流企业期待着通过“嫁入豪门”来改变自己的处境和命运呢?
对此,王振华的判断是:“首先,现在由于政策刚刚放开,正是外企发展的一个机遇期,或者说是一个疯狂期。但这只是暂时的,不同企业之间的定位不同,国内也没有那么多‘白马王子’来‘娶’国内的企业。其次,目前我们看到的外企所并购(物流业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对中国巨大的物流市场而言只是九牛一毛,远远达不到垄断的程度。更谈不上可能发生的垄断性并购进而危及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事情。”
关于民族产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讨论是记者始料未及的。依照王振华所阐述的观点,在经济全球化大潮的驱动下,中国物流业的主要矛盾将集中在如何促进物流行业水平的提升上,华宇和TNT的整合充分结合了双方在不同领域上的优势,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同时也为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贡献了微薄之力,于行业、企业、员工和社会都是一件有意义的好事。
记者本还想追问更多关于经济一体化和民族物流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时,却突然发现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明白的,而且也不是一两个企业家就能够回答得了的。
当秦灭六国之时,六国志士恨不能刺秦王,灭秦师,复其国土。但历史最终还是证明了嬴政才是伟大的。试想,如果当时六国之民全都不愿意接受被统一的事实,誓死抗秦,那是否还会有汉唐盛世和今天的中国呢?以古鉴今,当我们在选择企业的发展道路时,应该基于何种立场,进行怎样的抉择,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都来研究和探讨的严肃命题。
 
 意犹未尽:把思考留给谁?
                     
因为时间关系,对王振华的采访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不管记者提出怎样尖锐的问题,王振华都慨然作答,不见丝毫隐晦。他告诉记者两句话,“老板不一定是企业家,而企业家不仅仅是老板”,因为企业家是要有社会责任感的。这些感悟是他近年来最大的心得。
根据华宇和TNT的并购协议,王振华在并购结束的两年后,就会离开华宇,并永久离开物流行业。王振华笑称自己当年下岗后是误打误撞进入的物流业,一不小心竟成就了今天的华宇,其实在他心中,这么多年来从未忘记过自己早年对经营酒店业的热情。放飞华宇,即给华宇物流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了王振华本人一个全新的起点。离开华宇物流的王振华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酒店帝国的缔造者,现在也只能权作猜想。但记者觉得,此时的王振华或许更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审视华宇,审视中国的民族物流业。他所给出的观点不一定完美,但其中的深刻含意却值得我们回味。
往更深一个层次来说,我们关注的其实不只是华宇,而是中国民族物流业的明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民族物流如何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如何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如何自立于世界民族物流之林,已是我们亟待研讨的课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