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发展与政策论文

我国物流业的国际比较及发展措施

2006-12-25 5:0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横向比较,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低,但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物流能力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运输成本占国民经济总成本的10%,而中国为30%;在欧美发达国家,社会物流总成本一般占GDP的比重为12%左右,随着物流管理的现代化,这个比例仍趋于下降。美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17.2%降到1995年的9%。据世界银行分析,中国的物流成本占CDP的比重为16.7%。以我国2000年GDP10000亿美元计,若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降到一般发达国家120%的水平,每年可为国家增加470亿美元的利润,约合人民币3850亿元。
      
    调查显示,在我国,产品从生产者销往消费者手中,95%的时间耗在储存、装卸、运输方面,其费用平均占到50%以上;这95%的时间与50%以上的成本空间便是巨大的利润源泉。
      
    作为物流业的新型领域,独立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分工和现代化物流发展的方向,是现代物流企业的主体。在国外,物流市场已占相当高比例:在日本达80%,在美国达57%,德国为23%,法国为27%,英国为34%,而在我国为18%。市场经济发展在客观上要求社会化的、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但我国企业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状况在许多工、商企业并没有多大改观。据调查:在欧洲,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重达76%,而且70%的企业不止使用一家。而在我国,目前很多工厂都有自己的仓库和车队,社会化程度低,设施设备使用率低,运输成本高。据统计,全国仓库面积利用率不到40*70,工商企业自有运输工具的空驶率达40%,仅此,每年损失就超过100亿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深化,能够在经济中为货主提供集成化、专业化、全方位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式,其市场需求将不断上升。据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生产企业的物流量将有10%到20%的增长,商业企业的物流总量也有12%的增长。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空间巨大。
      
    按照中国入世的承诺,中国将逐步扩大分销、仓储、运输、信息等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中国的物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物流产业刚刚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进入市场化道路,还没有形成体系和规模。一方面,国外大的跨国物流企业已开始迫不及待地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生产、销售和直接采购,同时在世界各地设立生产据点,促进了国际贸易新格局的形成。跨国制造业在中国的聚集和中国的巨大市场,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物流量和洲际运输量的增长,给我国物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抓住入世后的三年缓冲时间,尽快形成规模,打造多层次、多类型的物流配送格局,健全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  
    我国物流业的国际比较及发展措施 (2)
     
    二、物流与国际市场接轨,政府应在规划、布局上统筹安排,在政策资金上要给物流业发展以有力支持
      
    1.从发达国家物流发展历程来看,物流需求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正在发生着结构性的变化,政府在物流业的发展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政府工作的目标在于创造有效的市场环境及必要的基础环境,政府作用的有效性依赖于管理部门的协调。
      
    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中,体制性障碍是关键因素,供应链管理要通过信息网络系统把物流资源加以整合,而这些资源还是由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各个政府部门掌握,并没有完全按市场机制运作。这是同发展现代物流、完善供应链管理背道而驰的。
      
    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首要问题,是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管理格局。政府首先要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给物流产业以足够的生存空间,让这一市场经济的产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由于物流涉及政府部门较多,如果完全脱离政府的宏观指导,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运作,将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因而,政府必须建立协调机制,成立物流统筹领导机构,专门负责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协调各部门关系,推动物流资源的整合。
      
    2.按“经济区域”原则划分城市型物流中心服务区域,以城市为中心建立现代物流中心。未来经济发展,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不可阻挡。城市化水平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物流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城市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其他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规划布局上,政府应本着有利于该区域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全国物流体系形成的原则,按“经济区域”划分城市物流中心的服务区域,充分考虑物流中心的类型、辐射半径、交通条件等因素,对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和口岸地区大型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兼顾近期运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对现有资源有效整合和重新配置,把物流作为城市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统筹规划。
      
    以城市为中心建立多功能、多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社会化的综合物流中心,可以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繁荣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商品流通体系。
      
    3.国家在政策上、资金上对社会化、电子化的物流配送系统的建设进行支;持和帮助。政府要在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信息网络的建设方面加大投资,保证交通流和信息流的畅通,加快覆盖全社会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形成,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物流企业、生产企业都应认清物流发展的竞争形势,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建立现代物流系统  
    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求工、商企业内部物流活动及其与外界的物流衔接活动要系统化、科学化、实行供应链管理;另一方面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加快现代化步伐。
      
    1.入世之后,中国物流企业不仅面对外国物流企业的竞争,同时面临国内大多数制造企业正在通过利用和改造自己的储运系统发展自营物流的竞争,如海尔、联想、神州数码、TCL、宝钢等大型制造企业,他们不但拥有资源和需求,而且在多年的市场竞争中也形成了各自的物流核心力,具有很强的物流竞争优势。
      
    物流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树立现代物流理念。物流要以客户需要为中心,要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现代企业制度,整合有限的资源,创造各种条件,克服各种困难去满足客户要求,提供客户满意的物流服务。物流企业要瞄准新的利润空间,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将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加剧物流业的竞争,而竞争主要体现在软件方面,体现在高新技术支持下的服务方面。物流业既是整个电子商务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运作过程又有很多方面可以利用电子商务来解决传统物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国目前全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不足10%;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ERP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不超过3%;而美国企业70%的业务行为、欧盟企业50%的业务行为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信息化的程度决定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程度。
      
    物流企业要加速发展,提高专业物流服务水平,必须要投资于现代网络技术,加快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如条形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全球定位系统(GPS)、有效顾客反应系统(ECR)等技术的应用,使物流配送向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柔性化方向发展;要能够提供设施和系统以接受产品的回流,应能够通过因特网或呼叫中心提供客户退货支持,回收原材料支持,授权跟踪号码,能够为货物提供种种方便的运输方式,并提供基本的维修服务和客户回收报告。
   
    物流企业配送手段要实现现代化:货物的包装实现标准化、通用化、集装化、大型化,包装容器要依据统一的模数制成,货物的分检、装卸、搬运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采用条码技术实现信息录入自动化,建立高度自动化的高层立体仓库等等,以提高配送效率,尽快适应完善的电子商务的要求,有效减少流通环节和流通时间,降低流通成本。
   
    物流企业还应在运输管理中,不断研究、探索,采用科学的、先进可行的运输管理方法,如满载超轴(不超机车能力前提下多挂车皮)、“四就直拨”、中短距离“以公代铁”、尽量直达、减少中转、轻重配载等方法,提高实载率,不断降低运输成本。
      
    2.对于大多数工商企业而言,要认识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意义,树立“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的思想,中小型企业要善于、尽可能利用社会化专业物流服务。在企业内部要用看板方式、水龙头方式;有效资源管理方式、准时方式和精益方式(利用企业内部的强可控性,实施精确计划,实现“无缝衔接”),实现零库存。
      
    生产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就是以电子商务技术为基础,将商品需求、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有机地联系起来,既可以使库存数量、存货地点、宣传计划、配送运输实现最佳组合,使企业经营者利益最大,又能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以适当的价格和方便快捷的方式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或客户手中,最大限度地体现消费者主权。
      
    专家认为,生产企业的信息化、实行供应链管理项目工作,可以逐步实施:第一步,把企业内部信息整理起来,资源理顺;第二步,从财务管理信息化开始,把企业内部的供应链或称价值链建立起来,把如生产、研发、销售等之间看不见的墙拆掉;逐步建立企业局域网、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资源共享系统:第三步,企业之间的业务整合,建立资源管理系统和外部供应链管理系统。一个供应链就是“一个企业”,大家生存的目标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供需、协作、合作伙伴企业信息化,可以使企业具备,将内部资源与外部优势结合的条件。只有企业信息化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国家的物流现代化才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是发展物流业的重要保障
      
    由于物流配送涉及电子、信息、机械、经济、管理等多门学科,领导这些现代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和从事物流配送的专业人员,应具备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对于现代物流最新的管理理论及技术都要有相当的认识与接触,会运用电脑实现零库存管理,合理安排资金流,加速资金周转,能够向用户提供物流网络设计、预测、订货管理、库存管理等一系列物流服务,能有效利用信息系统平台来消除无效物流和冗余物流,使之趋近“按需运送、零库存、短在途时间、无缝隙传送”的物流理想状态。
      
    目前,随着我国企业界对“物流管理是第三利润源泉”认识的加深,各类企业都在逐步建立现代物流体系。而国内院校尚无物流专业设置,从基层仓储、运输做起的物流从业人员人数有限,且只有经验而理论知识系统性往往不够,难以适应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为缓解物流人才供需矛盾,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在职培训;如专家讲课、参观学习、请国外富有经验的物流专家来帮助工作、送业务骨干到国外物流公司学习实践等多种方式,提高现有在职物流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发展我国物流业的当务之急。
   
    从长远发展来看,政府教育部门如何组织各高等院校安排计划、采取措施,尽快恢复和建立“物流管理工程专业”的系统教育体系,同时有效利用象“二十一世纪中国电子商务网校”这样的远程教育系统,不断培养造就大批新的熟悉物流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物流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物流师资队伍,进而逐步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刘丁有 :陕西经贸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