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空运资讯

和谐东航振翅高飞

2007-10-8 8:4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东航集团的发展振兴,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力促成。而这其中,“人和”又是东航发展的内部推动力。 
  “和谐”来自东航上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凝聚力的发展氛围,促进了员工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共处,从而激发了员工的忠诚和活力。正是借助了这种推动力,东航今天才能力挽狂澜,振翅高飞。 
  用“和谐”理念增强凝聚力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内外部环境。2006年,东航集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营效益滑坡,员工队伍出现不稳定状况,社会负面舆论压力较大,企业品牌形象受到损害。在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东航集团明确了建设和谐企业的目标,从“抓班子、带队伍、树正气、鼓实劲”四个方面,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公司上下齐心,努力构建和谐东航,推动企业尽快扭转不利局面,走上全面振兴之路。 
  东航集团各级党组织把稳定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去年9月,集团领导班子调整后,明确提出“把安全保住、把亏损止住、把队伍稳住”的要求,对进一步做好维护稳定工作作了全面部署。10月份以后,集团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构建和谐企业,加大了稳定工作力度。集团和股份公司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认真研究解决影响稳定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工程技术公司开展了“对公司忠心、对员工关心、对业务专心”的主题教育,上海飞行部党委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思想作风纪律整顿,东方通用航空公司党委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做思想疏通和矛盾化解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构建和谐企业,制度是保证。用制度创造和谐企业,是东航赢得员工人心的做法之一。凝聚力何来?来自每一位东航人的精诚共进。 
  东航上海保障部综合服务部团总支书记张亚妮来东航工作已经8年了。尽管8年来她一直努力工作,从一线的普通职工做到了团总支书记,但是由于她只是劳务工,收入以及心理定位还是明显有别于“东航人”。今年3月29日,包括张亚妮在内的东航29名短期合同制员工转为长期合同制员工,各种补贴和奖金也都能拿到东航员工的同等水平了。这是东航最近10余年来首次大规模从短期合同制员工中吸纳优秀人员转为长期合同制员工,这种机制今年将在全公司推开,形成长效机制,力求用制度凝聚人心,用制度创造和谐氛围。 
  东航的亲情化管理对职工以心换心、以情动人,点滴之间营造出充满爱的家的氛围。 
  用“和谐”理念塑造亲和力 
  东航集团党组书记李军认为,建设和谐东航,不仅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也是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东航集团尤其要按照中央要求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在实际工作中要以员工为本,因为广大员工是企业的根本财富。要积极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营造和谐氛围。 
  东航有一条“SOS员工热线”。6月26日,“员工热线”接到了山东分公司机组反映的餐盒问题,认为山东分公司青岛机组的铝制餐盒对身体不利。“SOS热线”很快将这个建议转到了青岛食品公司。两周后,机组餐盒全部更换为镀膜饭盒。4月10日,一名乘务员拨打热线反映,MU544新加坡—上海航班5时35分抵达后,没有浦东机场去龙阳路的班车。这一问题很快又得到了解决。 
  “SOS热线”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起了一条便捷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使东航领导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信息,积极为基层排忧解难。开通“SOS热线”后,各单位各部门及时沟通协调,解决基层和一线员工最关心、最现实的工作和生活问题。相关的管理人员也开始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加大把员工诉求转化为管理决策的力度,保证各项制度能更好地体现广大员工的利益。 
  东航集团要求对涉及企业重大决策问题和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重要问题,必须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对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求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同时,他们还通过职工代表恳谈会、机关领导干部接待日等形式,及时掌握职工队伍的思想状况。集团党组还提出了改进领导作风、关心群众利益、树立良好风气等8项稳定人心、取信于民的举措。 
  东航正在考虑在企业内部展开质询形式的监督,让职工代表可以对“一把手”面对面展开“质询”,有什么疑问可以当场得到解答,使员工更加有了企业“主人翁”的自豪感。 
  用“和谐”理念赢得支持力 
  企业也开家长会?是的!东航运行控制中心今年就开了好几次新员工家长会。他们开家长会的目的,是希望让家长们了解子女今后的工作环境,了解运控中心的文化,放心地让子女融入东航这个大家庭中,同时也希望家长能帮助单位稳定新员工的情绪。“忠诚于自己的父母,忠诚于自己的企业”是运控中心领导对新员工的希冀。“80后”是备受呵护的一代,抗挫折能力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希望各位家长能够成为运控中心的后援团,关注子女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减轻压力,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 
  人的素质是企业发展之本,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东航一直未曾停止过的工作。东航把教育培训作为职工的最大福利,坚持“授人以渔”、“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员工的全面进步为中心,以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的,建立了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了学习无处不在、教育无处不有的灵活学习机制,使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充分地挖掘员工的潜能,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无论情况如何变化,东航对员工的培训始终如一。今年,公司已经组织了10期中高层管理干部培训,受训人员达442人次,培训内容包括东航的人力资源现状和对策、市场现状和对策、战略规划和三年振兴计划介绍、东航发展历程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意义、东航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社交礼仪讲座、以投资人的视角看东航和三大航空集团经营情况分析等。 
  在谈到如何更好地选拔使用企业各类管理人才时,东航集团党组书记李军认为,一定要坚持掌握正确的用人标准,按品德、能力、知识、业绩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党管干部和市场化选用人才相结合,拓宽选人渠道,营造员工施展才能的氛围,采用民主推荐、内部竞争上岗和社会公开竞聘等多种方式选拔干部,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同时,立足东航战略发展需要,建立后备干部培养管理机制,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通过公开选拔、重点培养、轮岗交流等模式,为年轻干部提供岗位晋升和价值体现的良好通道。 
  为了配合集团公司党组提出的研究制定“实现东航全面振兴行动计划”,增强东航广大员工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激发员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公司工会、团委联合开展了“我为东航振兴献计策”征文和“两个一”员工主题建言活动。活动充分发扬民主,集中民智,成为凝聚民心的有效载体,短短一个多月,便收到各类征文1100多篇,针对企业战略、管理、营销、增收节支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1400多条,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以真情服务人,以制度稳定人,以知识培养人,以激励成就人”,东航集团总经理李丰华总结了东航成就“人和”的四大法宝。
   用“和谐”理念搭起公信力 
  企业发展离不开社会土壤的滋养,离不开企业内外的认同和支持。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内外环境。
   东航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对口扶贫云南沧源、双江地区,拨出专款、选拔专人前往当地,帮助百姓脱贫致富,并在员工中开展“双结对”活动,对口扶贫360多名贫困孩子,资助他们完成学业。 
  8月16日上午,19岁的山西女孩郭瑞敏从东航领导手中接过了4000元的爱心助学金。像郭瑞敏一样,还有另外99名来自江西、甘肃、云南和山西贫困地区的学子得到了东航的捐助。 
  东航在资助这100个孩子的同时,还让其中的20个孩子登上了东航从上海飞往北京、深圳、西安、广州和昆明的航班,以机上“助学宣传员”的身份,在机上向旅客介绍自己的成长历程,倡议更多的人关注需要帮助的学子们,让有梦想的贫困学生都能像他们一样实现上大学的愿望。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汪敏说,她和孩子们为东航优秀的企业文化、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东航员工优良的素质而深深感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东航还想把空中文化体验行继续深入扩展,如开展“东方未来行、东方慈善行”等。孩子是国家的未来、社会的未来,也是企业的未来,他们将来可能是东航的员工,更可能是东航的客户。赢得了孩子,就是赢得了未来。但是还有一些孩子却因为家庭经济情况而读不起书,东航希望在不影响职工现有利益的情况下,能建立一个慈善基金,通过基金每年的盈利,去帮助更多的失学孩子。这也是一个国有大型企业应当帮国家分担的重任。 
  “人和”,让东航走过了艰难的2006年,带来了东航的绝地反击,迎来了东航的振翅高飞。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