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1月22日电(记者李寒芳)全国五大港口群之一的东南沿海港口群开发提速,日益成为拉动福建经济快车的重要引擎。据省交通厅介绍,去年福建港口建设投资54.7亿元,增长94.7%,新增吞吐能力1908万吨;今年预计新增吞吐能力3186万吨。
去年出台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提出,中国沿海今后将形成五大港口群,其中东南沿海港口群以厦门、福州港为主,包括泉州、莆田、漳州等福建沿海港口,服务于福建和江西等内陆省份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台“三通”的需要。
“三都良港举世无,水深港阔似天湖。”福建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大陆海岸线蜿蜒3324公里,三都澳、罗源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和东山湾六大深水港可建2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80个,其中50万吨级17个。然而,长期以来,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宋元时期即拥有世界大港——泉州刺桐港的福建处于港口发展相对滞后的尴尬境地。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最大优势在港口。”副省长李川强调福建交通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以港口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以城市为核心构建立体交通网。“都说一通百通,‘一通’其实就是‘港口通’,‘港口通’才有‘百通’。”
国家发改委和交通部批准的“十一五”东南沿海港口群前期工作项目新增吞吐能力1.6亿吨,超过福建现有港口吞吐能力。福建“十一五”规划投入297亿元建156个深水泊位,约5倍于“十五”投入;2010年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逾3亿吨、1200万标箱。
去年,福建“十一五”港口建设开了好局。全省新增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11个、集装箱吞吐能力86万标箱;全年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2.4亿吨、588万标箱,均增长2成左右。据省交通厅副厅长马继列介绍,今年福建将续建48个、新建20个、完成15个港口项目,新增泊位23个、集装箱吞吐能力242万标箱。
福建致力于将港口优势向中西部地区延伸,今年起实施系列优惠措施:对运送中西部省份货物的国际标准集装箱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由每公里1.925元、1.654元统一降至1.1元;中西部省份经福建港口进出的货物免征货物港务费;鼓励中西部省份在闽沿海港口建设独立的港口物流作业区。
“福建的港口也是江西的港口。”不久前,李川率团赴江西推介东南沿海港口群。他说,下一步还将到其他省份推介福建港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