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港能成为亿吨大港,张家港港务集团与江苏沙钢集团功不可没,这两大集团2006年的吞吐量分别超过了4000万吨和3000万吨,堪称张家港口岸吞吐量“双雄”。今后5年内张家港口岸吞吐量要突破2亿吨,“双雄”势必要挑起重担。
作为全市最大的社会公共码头企业,港务集团虽然拥有15个泊位,“有货吃不下、有船靠不上”的情况却时有发生。沙钢集团虽然拥有10个万吨级码头,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矿砂、废钢、煤、焦炭、铁矿石等原材料进口量及钢材出口量都在持续攀升,10个万吨级码头“只嫌少、不嫌多”。谈到今后的发展时,港务集团和沙钢集团的有关负责人都深感“泊位、场地不足”,打算新建、扩建码头。现在的问题是,我市虽然拥有63.57公里长江岸线,但适合建码头的长江岸线已经寥寥无几,港务集团、沙钢集团今后都必须进一步研究如何在不增加码头的情况下增加运力、运量,不断淘汰旧设备、旧管理手段,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码头作业效率。市委、市政府则将重点研究如何让有限的岸线资源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在成为全国县域口岸第一大港之际,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周边各口岸竞争已是硝烟弥漫:和张家港港隔江相望的南通港吞吐量也已超1亿吨,竞争力不容置疑;南京港具有省会经济总量大、腹地延伸至安徽境内的优势;太仓港抓住了上海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港建设的契机,发展态势咄咄逼人;江阴港、常熟港发展后劲也不容小视……
如何使张家港口岸在激烈竞争中勇立潮头?市口岸委副主任、港口局局长钱德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将着力走好三步棋:一是科学制定沿江开发规划。在《苏州港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专门制定我市港口发展详细规划。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加快港口资源整合,优化功能定位,对使用效率低、吞吐能力小的自备码头,纳入统一的港口建设规划和管理之中,提高港口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加快实现产业集聚。一方面要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冶金基地,石化深加工制造业基地。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港口综合物流管理系统,发挥保税物流园区和冶金物流园区的作用,建立起开放型、互通型的物流服务平台。三是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围绕“5年吞吐量翻一番”的发展目标,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化码头,鼓励货主码头公用化。同时抓紧新建扩建港口航道锚地,满足船舶航行、停泊需要。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口岸的竞争关键是比便捷、比快速。张家港海关关长顾洪所认为,要实现“5年吞吐量翻一番”的目标,海关、国检等各查验单位及服务部门必须加强合作配合,在发挥资源共享、形成监管合力、提升服务水平、吸引贸易投资上多沟通,多合作,共同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将口岸方便程度提到一个新档次,创造良好的对外形象,放大张家港市的黄金口岸形象,发挥品牌效应。
在向2亿吨吞吐量挺进的过程中,一项操作性极强的工作是力争在2007年年底前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验收,成为国际国内第一批国际卫生海港。争创国际卫生海港,有利于张家港口岸不断改善港口条件,提升管理水平,增强通关和检验检疫效率,在港口内涵上与国际接轨。
扬长避短方能克敌制胜。我市必须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放大区港联动效应,主动接轨上海洋山港,加速向保税港转型,最大限度地发挥口岸对全市、全省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辐射带动作用,真正把张家港打造成为一个富有特色和竞争实力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上一篇:河北目标锁定沿海强省(附图)
下一篇:鹿特丹港忧增长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