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欣喜地告诉记者,“天天”的这一“动作”将有力地推动台州“经济列车”快速向前飞驰。
分享“物流蛋糕”
走进台州最大物流基地——占地260亩的天天物流基地,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码头上的吊机不停地挥舞着强有力的铁臂,堆场上的行车忙碌地拉着钢筋来回移动,办公楼内的工人们在调试设备,满载着钢材的大小货车在基地内川流不息……
“随着台州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物流业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呼应了台州的发展需求。”多年从事钢铁物流的天天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军,对台州物流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别关注。
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要,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资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等活动。
对于资源和产品“两头在外”的台州来说,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消除资源和商品大进大出之弊的最佳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催化剂。
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台州除了众多“低、小、散”的传统物流企业外,还没有一家现代物流企业,这显然与台州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制约着城市化进程和其它产业的发展。
为此,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列为发展重点,力把台州建设成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物流枢纽。
令人高兴的是,“天天”领导层作出的决策与市里的政策不谋而和。
2002年,“天天”从单纯的金属材料销售“跳”到金属材料专业物流,投入近3亿元建设物流基地,并将传统的物流业延伸到配送、代理、加工等增值服务,实现了全过程管理服务,如今其客户已扩展到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模具行业、电机电器、通用机械、造船业等我市未来主导优势产业。
“我们争取在3年内,把物流周转量提高到100万吨,营业额突破30亿元。”对于“天天”分享这块巨大的“物流蛋糕”,梁军底气十足。
打造“物流航母”
如果用宏大气派来描述天天物流基地的规模恐怕一点也不为过。物流基地内有3幢占地4.2万平方米的特大型仓库,两个占地6.4万平方米的堆场,一座3000吨级的码头,还有一个现代化的网络交易大厅,配备先进的计算机及大型屏幕电子公布板,实时发布各种信息。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宏大硬件外,更有诸多看不见的先进软件。最突出的要数刚投用的全省首家钢铁现货“电子超市”。
“不管客户在什么地方,只要鼠标一点,即能进入中心网页,各种物资特别是钢铁产品的品名、规格、产地、价格等详细资料就会在屏幕上显示出来。选择产品、确认购买、结算资金等所有手续,都可在网上一次性办理完毕。接下来,物流基地配送部门会以最快的速度将产品送到客户指定的地点。”
梁军告诉记者,如果客户产品要深加工,同样只要通过网络发送一道指令,“天天”下属公司就会按客户所要求的规格及时地进行深加工,再将货品配送到客户手中。
梁军说,有些客户在采购产品后,并不急用产品,但急需流动资金,遇到这样的难题,客户同样只需在网上下指令,基地内的大型仓库将任你储存,交易中心作为银行的指定物流合作仓库,能够为客户融资提供质押贷款服务,缓解客户流动资金短缺之忧,大大提高客户的资金周转率。
先进的软件加上宏大的硬件,构筑起“天天”这艘“物流航母”。
助推台州经济发展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天天”已是一家集近海航运、码头装卸、货物仓储、切割加工、集箱配送、网络交易为一体的现代港口物流企业。
对于我市第一家现代物流企业将给台州带来什么,这或许是很多人迫切想知道的。
“比如120cm×40cm的板材加工过程,零散的做就会产生大量的边角废料,而如果我们对各个厂家生产材料的种类、规格、用途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然后根据需要统一进料,再进行分拣、加工和配送,这样不但能够减少边角料损失,而且我们统一配送后还可以极大地减少运输成本,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各厂家们的资金、运输甚至技术问题,还能有效地控制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因此这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梁军说,台州有那么多的钢铁加工企业,这件事做好了,对本地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小的。
“加上我们低廉的海运,可以为用钢企业节约3%至5%的成本。”梁军估计,按照一吨降30元计算,物流基地一年就可为台州企业节约成本上千万元!
物流基地的全面投入使用,不仅能显著地降低用钢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强台州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且据业内人士分析,它对台州来说还有更大的边际效应。
首先,将加快台州乃至长三角地区钢铁深加工行业的洗牌和整合;其次,在其示范引导之下,台州各类物流行业将向更大规模、更高档次发展;第三,有效地提升台州的地区品牌形象和投资环境。
业内人士指出,在“天天”这艘“物流航母”的推动下,台州距离实现“长三角南翼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