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组织拟下月调高收费
据了解,今次拟调整收费的是亚洲区域内运价协议组织(IADA)、非正式运价协议组织(IRA)、非正式红海运价协议组织(IRSA)及非正式南亚运价协议组织(ISAA)。四组织拟在五月中旬调高THC。以IADA为例,标箱收费从目前的136美元调高至370美元(下同),升幅是186%;大柜是由259元调高至560元,升幅是260%;而冻箱增幅更疯狂,由176元升至410元,升幅是234%;40呎冻箱由334元升至610元,升幅是238%。其他组织的加费都在倍数以上增幅。
货主团体对今次运费组织的加价表示很不理解,认为是一种「贪婪」表现,而且缺乏增加运费的充份理据。
据香港付货人委员会总干事何立基称,船公司组织自2003年开始在亚洲区征收码头处理费,在运费不变的情况下,THC是向付货人征收的附加费。由于全程运费已包括了在码头处理货柜的开支,因此码头处理费全数成了船公司的额外收入。
码头处理费升二至四倍
他认为,很明显是船公司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单向行为。从建议所涉及的金额相当庞大,以深圳港口去年货柜吞吐量计算,上述四个运费组织箱量占总箱量的四分之一,若扣除全部吉箱,这次运费组织每年向付货人增收的码头处理费,将较加费前多出31.5亿元人民币之巨。
据三个付货人组织表示,船公司组织增加码头处理费将为在珠江三角洲经商的付货人造成沉重的负担,因珠江三角洲经营环境正在日益困难,他们除了承受多重的压力之外,还要面对来自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及其他地区同业的激烈竞争。
运费组织指出调高码头处理费只属船公司组织的建议,会员可自行决定加费与否。三个付货人组织认为,很明显,船公司组织害怕被指为实行集体定价行动。因此,付货人应拒绝船公司组织向他们提出有关码头处理费的加价要求。码头处理费是一项不合理的收费,船公司组织近日调高华南地区码头处理费的行动将会对该区出入口贸易造成极大的伤害。
据资料显示,内地交通部于三月份才颁发要加强对班轮公会和运费协定组织监管公告,至今只不过一个多月,运费组织又再以如此集体方式准备调高THC,是有备以来,并有挑战交通部底线之嫌,究竟今次调整收费会如何发展,政府、运费组织和货主三方会如何应对,都是值得关注。
下一篇:洋山港迎来“中海大洋洲”巨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