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现状和定位
“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香港经济增长非常令人满意,在出口、转口贸易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唐英年说,目前香港GDP已达1.23万亿港元,不久前,会议国际(一国际经济评估机构)也将
香港的经济发展状况从“负面”改成“稳定”。“香港不希望再搞一个新的经济泡沫,预计2004年,香港经济应该会有6%的增长幅度,这会是个相当高的数字。”
唐英年用八个字概括了未来香港的定位:“背靠祖国、面向世界”。
关键词
CEPA和互利双赢
唐英年认为,CEPA是一个内地、香港互利双赢的平台。透过这个平台,制造业、服务业、投资便利化方面都出现了很多机遇。比如产品零关税,内地市场已经提前向香港产品开放,比入世承诺更优惠的条件也给了香港企业。
过去十年,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已经超过8000亿港元,这些公司目前在香港的资产已有差不多1.5万亿港元。唐英年表示,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未来内地可能还会有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去香港上市。
过去,国外企业到内地投资往往会陷入“不得其门而入”的苦恼,唐英年认为,CEPA实施后,不仅外资可以透过香港这个平台进入内地,内地企业同样可以把香港当作跳板,寻找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关键词
香港周
“重庆·香港周”已经是第二次举办。唐英年透露,今年香港会在十多个内地城市展开推介活动,其中有3个是西部城市,经济是否发达、改革开放是否走在其他城市前面、当地消费能力是否较高则是他们选择活动举办地的标准。
这次来渝参加香港周的香港工商界人士大多数对重庆认识不深,有些人还是第一次到重庆。唐英年认为,香港周是政府为两地企业加强沟通的一次“建桥铺路”,这种促进交流的事今后还会继续下去。不久,香港贸易发展局将陆续来渝进行推介活动,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做下去。
关键词
渝港合作
唐英年认为,渝港合作在各个经济领域都存在着庞大的商机,此次来渝的香港代表团中有一批做房地产、建筑的人士,在发现重庆与香港地形相似之后,他们非常感兴趣,认为会有很多商机。此外,渝港企业在金融方面的互补性也很强,像重钢、庆铃就已经在香港上市融资。
唐英年最看好渝港两地在服务业方面的合作潜力,他表示双方可以在法律、金融、物流等范畴进行合作。正因为此,在参加本次活动的香港人士中,有绝大多数都来自服务业。
关键词
货真价实
在谈到香港“国际大都会旅游”时,唐英年曾用“货真价实”来描述香港良好的购物环境,这个词后来也出现在他对重庆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下一步发展的建议中。
他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近年来重庆经济一直发展得很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基地。不过,在我国入世承诺即将依次兑现、国内工业品市场即将全面开放的今天,重庆工业正面临着挑战和机遇:“现在是你的市场,将来未必是你的;现在不是你的客人,将来有可能是。”
“无论轻、重工业,重庆企业都要把自己摆在全球竞争的位置上,将全球市场当作一个整体来制定自己的竞争目标。做到质量、价格都具有竞争力,以货真价实、价廉物美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