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人物

给物流量一下“尺码”

2007-4-29 15:0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访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主持人宋则 作为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的主持人,宋则对物流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见解。

尽管物流在各个行业中的曝光率越来越高,但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还是物流供需两端的企业,对物流的看法却大相径庭。一些人把物流视为“空中楼阁”,坚信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谈物流尚早。一些人则把物流当成包治百病的良药,在过度投资中迷失了自我。

  对此,宋则说:“物流需要一个全面的、客观的、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我们承接这项课题研究的初衷。”

  受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的委托,中国社科院于2001年成立了以宋则为组长、原国家经贸委市场贸易局局长黄海为副组长的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今年5月,该课题组公布了包括11个系统、50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宋则认为,这套新的“尺码”标准有助于从各个角度、侧面和层次来测定和表达中国流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并且可以为最终筛选、设置更少量、更具代表性的核心指标提供参考。

  目前,在中国的经济领域,以产权改革、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主要内容的流通现代化进程已经全面启动,中国进入了凭借流通创新来全面提升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率和综合竞争力的新阶段。而建立分析框架,筛选出评价指标,以便测评中国流通现代化的状态、程度和水平,找准同国外的差距并进行跟踪监测,是加速这个进程的必要前提条件。

  宋则说:“这是一项难度很大、富于挑战性和令人兴奋的科学探索,但它对宏观决策和微观咨询都具有重要价值。”

  “由于物流所产生的效益的不直观性,导致企业以及整个社会对于物流的忽视。”例如,上个世纪80年代,有关“物流是企业第三大利润源泉”的理论已经传入中国,但迄今为止,中国大部分制造企业、流通企业仍然停留在自办仓储、自办运输的阶段,对此宋则痛心地表示:“目前,国内企业因为库存周转不利导致的资金积压和浪费达到上万亿元。国际公认的库存商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经验比例,正常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发展中国家不应超过5%。而在中国,1996年,不计存量的新增库存占到GDP6.8%。如果加上历年累积的存量,2000年可统计到超过3万亿元的工业库存,占到GDP的37.5%。”

  这些根据新的“尺码”标准计算出来的数据,不仅深刻阐明了中国物流的自身定位,也为确定物流业的未来方向提供了权威性的决策参考。

  “要改善库存居高不下的状况,必须从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入手加以解决。”宋则用了一个浅显易懂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要让物流的每个中间环节像‘候车大厅’,而不是‘招待所’。让货物可以在仓储、运输、装卸、包装、流通加工和配送的过程中,顺畅流转。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耽搁,必然减少了流通成本。”

  众所周知,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流通效率的重要标准。资料显示,美国和日本库存费用的降低,就是导致其物流总成本占GDP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这也对它们的国家整体竞争力起到了提升作用。

  评价指标的结果还显示,要从根本环节上解决物流环节的问题,第三方物流是必然的选择。对于现在很多企业仍然自营物流的现象,宋则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方市场没有建立起来。“当第三方物流的成本可以低于自营物流时,那就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时候。第三方物流就是整合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资源优化。让物流就像人在‘候车大厅’一样,短暂停留,合理配置,减少耽搁。”

  作为针对整个流通业的“尺码”标准,该指标体系的功效并不仅限于对库存的评价,根据宋则的介绍,以全社会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全社会流通费用率和全社会产品库存率为核心的流通效率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建立,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整个流通过程的效率变化和整个流通行业的发展进程,进而可以准确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使国民经济从静态化、慢节奏、高成本、低效率向动态化、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的转变过程中,实现相对精确化、数量化、可监控。

  除此之外,该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建立,还能够全面有效地反映全社会商品流通和商品市场运行状况及整个流通过程的全貌,通过对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跟踪、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纳入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体系,为政府宏观调控和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服务,为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提供依据。

  宋则表示,目前的研究还只是指标体系框架的初步探索,还不可能将重点放在物流等领域的全面测评上。在积累了足够多的、可供中外比较的数据资源后,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国家统计局等主管机构和专业协会的广泛介入和参与下,这个体系有望发挥出更大的功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