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广西区委主委彭钊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即广西沿海沿边地区,拥有1595公里的海岸线和1020公里的陆地边境线。它以广西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为核心,并把临近沿海的玉林、崇左两市交通、物流纳入经济区统筹规划,总面积7.2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53万人。该区域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东临粤港澳,位居中国-东盟经济圈、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地处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等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它既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沿和枢纽,也是西南地区走向东盟、走向世界市场的门户和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资源丰富,腹地广阔,开发潜力巨大。
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积极融入和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大举措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快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发展,并与推进泛北部湾合作结合起来,大有文章可做,前景广阔,并要求把广西沿海发展成为新的一极。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充分发挥广西在中国与东盟多区域合作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广西沿海发展,做好推进泛北部湾合作这篇大文章。广西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加快建设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具有重要意义
1、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开放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需要。广西北部湾地区是西部地区唯一沿海的地区,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可以带动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加快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促进共同发展。
2、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开放是完善中国沿海地区区域布局的战略选择。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以及海峡西岸率先发展的格局,广西北部湾地区开发较晚,相对落后。加快北部湾地区的开放开发,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有利于形成中国沿海"两角两湾两岸"的格局,从而带动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
3、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开放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维护边疆稳定的需要。广西是沿海欠发达省份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开放,促进经济区实现率先发展,不仅有助于充分发挥北部湾的龙头效应,带动广西经济的全面腾飞,而且有助于带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开放,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
4、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开放是服务国家外交方略的需要。"周边是首要",睦邻、富邻、安邻是我国的外交战略。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与泛北部湾东盟各国陆海相连,相互间的交流、交往、合作具有良好的历史传统。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发展,推动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对于营造长期稳定的周边环境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5、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开放是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深化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需要。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10月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和2007年1月14日第十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两次提出要"积极探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可行性"。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使之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一个新的次区域合作项目,对于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深化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建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正向沿海整体开发开放拓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北部湾地区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沿海地区。近年来,环北部湾三省区特别是广西加大北部湾开发开放力度,相继推出了相关发展战略,成立了专门机构--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沿海重化工业布局,统筹推进广西沿海的开发建设,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具备了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良好基础,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为此,建议中央尽快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其列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土地改革、金融合作、海关特殊监管、财政税收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环境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准予经济区先行先试,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在地方行政管理、产业布局发展、城乡公共服务统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探索建立新的体制,率先取得促进西部大开发新突破,率先构筑东西互动新平台,率先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新载体,为打造我国经济发展新一极,务实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奠定基础。
1、实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行土地管理体制创新,推进土地市场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在国家现有土地管理制度框架内,用好增量土地,盘活存量土地,加强土地储备,为经济区重大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
2、实行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对东盟和我国西南地区的服务和辐射能力;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北部湾(广西)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风险基金,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整合城市商业银行,探索组建北部湾(广西)发展银行。
3、实行财税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国家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财政扶持和税收扶持政策体系,重点支持沿海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4、探索外贸、外汇体制和口岸体制改革。积极加快建立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和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制度环境,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利用外资的政策,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外向型经济层次;建立保税、物流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简化货物通关手续,发展港口物流;设立专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强和完善口岸设施建设。
5、支持广西沿海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石化、钢铁、造纸、港口和物流等产业的布局和成长。努力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带动广西及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6、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突破现有行政体制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的局限,围绕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一体化建设目标,建立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崭新管理体制;科学界定职能,理清政府与企业、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理顺政府机构和层级,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