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海运资讯

石家庄依托内陆港发展临港产业

2007-7-1 17:26: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石家庄内陆港已于今年4月6日正式开港试运营。昨天,在省、市联合举办的石家庄内陆港发展与建设沿海强省研讨会上,各路专家学者纷纷为石家庄内陆港的建设与发展支招、献计。

    内陆港与沿海港口要互动发展

    省发改委副主任宋晓瑛:首先是规划与建设的关系。其次是沿海与内陆的关系。沿海的发展既离不开内陆的支持,也会对内陆的发展起到拉动作用,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内陆港置身其中,不是孤立的,内陆港与沿海港口互动发展,可以带动临港产业、出口加工业和一般贸易的共同发展。再次是建设与开放的关系。内陆港建设有助于完善与口岸开放相关的查验设施等配套条件,促进口岸开放。口岸开放就要加快引进国际、国内先进港口的管理理念,扎实有序地推进内陆港的建设和开放。

    加快建设华北南部物流中心

    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北经贸大学教授于刃刚: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在经济学的“木桶原理”中类似“底板”,其主要功能是为其它产业的发展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因此,应借助石家庄内陆港,把依靠交通优势加快建设华北南部物流中心作为省会“一号工程”。交通与物流是一对“孪生兄弟”,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发展物流业的基础,物流是促进最终消费的动力。石家庄市应及早谋划建设华北南部现代物流中心,全方位加快港、陆、空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保定以南、安阳以北、阳泉以东、衡水以西的物流资源,使石家庄的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使交通和物流在一个新的平台上继续成为石家庄加快发展的两个主轮,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成为石家庄加快发展的特色。

    打造技术密集型的“智能港”

    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孙世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以港口开发为核心的港区经济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建立“港区联动”机制是当前港区经济的发展趋势。石家庄内陆港建设条件优越,必须确立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内陆港的发展目标。应建立面向国内外的专业化、多功能、社会化、现代化的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发展特色物流业,在稳定目前与天津港、青岛港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与曹妃甸大港、京唐港、黄骅港的业务联系;应打造技术密集型的“智能港”,促进港区经济向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扩大辐射半径;应开发建设以港口为中心的临港工业区和加快申报保税区。

    还需大手笔规划设计

    省委党校河北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晓海:现阶段,我国和我省经济发展,结构升级和产业政策已经到了一个战略至上、资源整合时期,在这个时期,大项目比小项目易上、大政策比小政策易立,大资金比小资金易得,关键在战略定位与战略实施。石家庄新的龙头地位的确立,都需要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有大手笔的谋划。因此,内陆港的设计和发展思路要更宏大一些,这不仅是内陆港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也不仅是石家庄市地位确立的需要,而是强省建设的实践需要。

    积极发展临港产业

    省政府研究室综合处处长陈万钦:内陆港又被称为国际集装箱中转站,这种局限性要求必须发展适宜集装箱运输的临港产业。石家庄应结合产业基础,重点发展药品、纺织、服装、化工、机械、电子、轻工等工业门类,形成大进大出的工业体系。利用口岸优势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来石家庄投资建厂,促进加工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同时,依托港口发展保税区、加工区、现代物流中心等,为临港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应定位在“支线港”

    河北省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陈璐:应该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石家庄内陆港。从未来发展方向看,石家庄内陆港应定位在“支线港”,而非现在的“喂给港”。要仿照海港,加强硬件建设,研究开发软件,积极协商配套服务的组合模式。另外,争取配套支持是内陆港做大做强的关键,通过努力,将来石家庄的定位上可以加上一条“港口城市”。还可在继续放大保税物流功能的基础上,考虑谋划建设石家庄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

    建设要面向全球放眼长远

    省商务厅外贸处处长徐力林:石家庄内陆港作为河北省对外开放格局中的一个 “坐标点”,对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必须将石家庄内陆港置于全省大开放格局、环渤海区域及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来展示,研究其在全省、区域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内陆港的开通意味着与国际的全方位接轨,所以,内陆港的建设需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

    尽快发挥完全的口岸功能

    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石家庄内陆港办事处处长刘全:把关是检验检疫部门的主要职责,在履行把关职能的前提下,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检验检疫通关环境是检验检疫部门应尽的义务。由于石家庄内陆港目前还不能完全、独立地发挥口岸功能,因此,河北检验检疫局提出了适应内陆港发展的检验检疫工作机制,努力实现一次报检、一次检验检疫、一次放行通关的承诺。此外,深化与海关的合作,相互协调工作流程,并且积极争取国家有关口岸检验检疫政策。

    在沿海强省系统中定位

    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肖力:作为省会石家庄如何在实现沿海强省目标中发挥自己特有的作用和功能,又在区域互动中获得发展,需要找准省会在沿海强省系统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寻找新的发展动力,以发挥其对周边地区以及全省发展的带动作用。找准石家庄的定位,首先要立足于她是省会,一定不能把石家庄和唐山简单去类比,因为其功能和作用不同。省会发展要从自身特点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按照结构要轻、政策要倾、价值要高、环境要净的原则,确立新的发展思路。其次,为省会发展开辟新空间。

    尽快出台配套政策

    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郭省:石家庄内陆港的建设和运营,是石家庄乃至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是建设沿海强省、实施 “一线两厢”战略,具有地标作用的事业。因此,应把加快内陆港建设,当做今年或近几年的头等工程,省有关部门也应继续像抓“曹妃甸”那样,认真指导、帮助支持。市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形成合力,把内陆港的建设再推向一个新台阶。当前的急迫任务之一就是应该尽快出台加快内陆港建设的配套方案及相关政策。此外,要着手调查研究,尽快解决石家庄内陆港的资金、政策和机制存在的问题。

    全面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

    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梁勇:石家庄内陆港的建设和发展,要按照现代化口岸的要求,在公共行政管理、进出口贸易模式、企业信用管理等方面,全面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实现行政管理的精细化,全面推广国际标准认证是一个“工具”。在内陆港和保税区的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必须通过科学有效地推广国际标准认证机制,促进进出口企业的生产、贸易管理与国际接轨,防止遭遇国际贸易制裁和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

    与铁路交通运输衔接

    石家庄海关监管通关处处长王朝国:发展内陆港是缓解疏通开放口岸,特别是沿海开放口岸进出口货物滞港压力的有效渠道。发展内陆港一定要与铁路交通运输相衔接,使内陆港形成以铁路运输为主,以汽车运输为辅,既与沿海、沿边、国际航空对外开放口岸相衔接,也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相联,既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也有集出口货物运输、仓储于一体的能直接办理进出口通关业务的海关监管场所。发展内陆港一定要和开发口岸协调联动。发展内陆港不仅为当地招商引资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为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增加当地税收乃至河北省的财政收入起到积极作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