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环三”布棋:港城一体两湾推进

2008-10-22 13:2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宁德网消息(记者 缪洪通) 在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中,建一个以港口、产业、城镇、生态相协调为主要特色的海峡西岸增长极重要城市,是这一战略的最终目标。 
  在区域发展中,规划依据发展需求、空间条件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列入重点开发区域的面积是161平方公里。那么,在这幅巨大的画卷中,规划又该如何进行区分布点,各组团之间又将承担怎样的功能呢?
  依据对“环三”区域的发展需求,规划做出的构想是:构建“一线三湾四片区”的整体空间功能结构。
  依托东冲以内各水道的深水航线,形成“以港兴城”的区域功能发展主线,集中布局功能各异的三个特色突出的功能湾区,通过内部空间整合,形成四大片区。这就是环三都澳区域内未来发展的蓝图主线。
  而在规划期内,坚持“港城一体、两湾推进”,以产业功能湾发展为支撑,以城市功能湾发展为依托,加快构建对外辐射和环湾交通骨干网络,协调推进各功能片区分时序开发,实现城镇与港口、产业互动发展,则是我们实现蓝图的主要突破点。
  对于区域内发展布局,现在的思路是,环三都澳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呈东(溪南)、西(漳湾)两翼开发,促进中部(赛江)提升的空间发展格局。重点建设溪南、漳湾和赛江三大临港工业片区,加快建设宁德主城城镇功能片区,实现区域功能的整体提升。
  溪南临港工业片区:“环三”的开发启动区
  位于霞浦县溪南半岛溪南镇、沙江镇和盐田乡范围内,近期作为环三都澳区域的启动开发区,积极引进国内大型企业入驻开发。布局7个功能组团。
  在这个片区里,将布局7个功能组团,包括长腰岛、猴屿、下砚、霞塘和关厝埕等5个产业组团和溪南镇、沙江等2个配套服务组团。
  长腰岛组团中,主要建设液散码头,发展油气储备,依托储备基地,在后方猴屿组团布局延伸产业;下砚组团利用深水岸线建设干散码头,发展其它临港工业;霞塘组团发展配套工业;关厝埕组团预留公共码头区和配套加工工业区;以溪南镇区和沙江镇区为基础,形成溪南镇组团和沙江组团,发展综合公共服务和居住配套职能,建设成为环三都澳区域副中心,主要承担服务于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产业的生产组织功能,并提供医疗、基础教育等社会服务。
  据了解,规划期产业发展和配套服务区总用地规模控制在40平方公里,预留60平方公里作为发展备用地,城镇人口规模被控制在10万人以内。
  漳湾临港工业片区:临港工业等综合产业区
  包括东侨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蕉城区漳湾镇、七都镇和金涵乡部分用地。布局4个功能组团。
  在这个片区里,将会布局横屿、井上、漳湾、七都等4个功能组团,形成临港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港口物流业等综合产业区。
  横屿组团利用漳湾地区丰富的国土空间资源,优越的铁路、公路交通条件和深水条件,建设公共码头,发展港口物流业,形成区域航运物流中心,同时争取国家支持,发展保税物流和保税加工;井上组团作为横屿组团的下游配套产业组团;漳湾组团以漳湾镇区为基础,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发展高新技术和机电装备工业,同时布局片区城镇服务中心,提供医疗、基础教育等社会服务;七都组团以七都镇区为基础,布局片区城镇服务中心,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市域山区人口转移和安置。
  规划期产业发展与配套服务区总用地规模控制在17平方公里。规划期城镇人口规模控制在10万人以内。
  赛江临港工业片区:整合提升临港工业
  位于福安市赛岐镇、甘棠镇、下白石镇、湾坞乡和溪尾镇域范围内。布局5个组团。
  在这里将布局湾坞、下白石、白马门、赛岐和甘棠等5个功能组团。该片区主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整合提升福安湾坞工贸集中区和白马船舶工业园,在湾坞、下白石、白马门组团集聚发展能源、船舶等临港工业;整合福安经济开发区,依托赛岐和甘棠组团提升发展机电装备、船舶等临港工业。以各镇区为基础,布局片区城镇服务中心,分担福安主城的部分商贸服务和生产服务职能,提供医疗、基础教育等社会服务,并部分承担服务于临港工业的生产组织功能。
  规划期产业发展与配套服务区总用地规模控制在2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规模控制在20万人以内。
  宁德主城片区:环三区的功能主中心
  包括宁德主城建成区、东侨经济开发区南部和东部、金涵乡、飞鸾镇和三都镇,布局7个功能组团。
  这里将规划形成老城、后湾、铁基湾、城澳、金涵、礁头、三都岛等7个功能组团,发展定位为环三都澳区域功能主中心。
  依托老城组团重点发展面向区域的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服务,同时提供商贸等消费型服务功能,建设商贸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居住生活区;依托后湾组团和铁基湾组团重点承担区域性的管理运营、生产组织等生产服务功能,以及研发创新、文化创意和滨海生活居住等综合服务功能,集中布局市级行政办公用地和市级商业金融中心,形成城市商务政务中心、生产组织中心,是中远期宁德主城空间拓展和功能培育的主要方向;依托城澳组团发展港口物流功能,保留礁头组团的特殊用地功能;依托金涵组团发展生活居住功能;三都岛组团地处环三都澳区域核心,战略地位突出,布局发展高端商务旅游,打造具有海岛风光和历史特色的商务旅游、商务服务和高尚居住功能组团,远景随着跨海通道建设,与宁德中心城区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相关功能。
  规划期总用地规模和城镇人口规模分别控制在45平方公里和60万人以内。
  实现路径
  空间三期推进
  近中期:临港产业带动城镇发展
  区域空间以产业功能湾为拓展重点,加强疏港通道建设,突出临港产业发展对城镇发展的带动作用。一方面,产业空间依托临港条件跳跃式发展,形成多个临港工业功能组团,另一方面,城镇空间逐步向海延伸,与产业功能组团形成有效互动。
  具体做法是:溪南片区启动大型临港工业项目建设,并带动溪南镇的功能集聚和空间拓展;漳湾片区依托港口物流和装备制造业,双线启动,互动发展;赛江片区以沈海高速为依托,优化提升赛岐、甘棠,促进湾坞和下白石集聚发展,并逐步向临港方向延伸;宁德主城片区以中心集聚为主,逐步向海延伸,加强对三都岛组团的保护和控制;旅游功能湾范围内的城镇以保护和控制为主,根据需求条件适当发展。
  远期:基本建成环湾通道
  在进一步加强产业功能湾建设的同时,加快城市功能湾培育,提高港业城一体化水平,基本建成环湾通道,形成城镇组团与各产业组团之间的全面便捷联系,带动各滨海组团全面发展。
  溪南片区依托大型临港产业组团向两翼和内陆延伸,并与溪南镇形成有效对接,带动沙江镇功能集聚与空间拓展;漳湾片区港口物流和装备制造业初具规模,各功能组团实现有机对接;赛江片区逐步实现湾坞镇和下白石镇镇区与临港工业区之间的空间对接;宁德主城片区跨越沈海高速向东发展,启动滨海各城镇组团和三都岛组团发展。逐步启动旅游功能湾范围内城镇的规模化开发。
  远景:跨海发展东冲半岛旅游度假
  通过跨海发展东冲半岛的旅游度假功能,重点促进城市功能湾、产业功能湾、旅游功能湾三湾并进发展,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努力实现湾区空间一体化发展。背景:三类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规划期控制面积为161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9%,主要包括城镇发展用地、工业发展用地和重大基础设施用地。重点开发区域是城镇化与产业化布局核心区域,其功能应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产业集聚的能力,形成产业配套能力较强、产业链相对完整的新兴临港工业基地;带动中心城市规模扩张,提高集聚人口的能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成为海峡西岸东北翼中心城市和新兴临港工业基地。
  限制开发区域。规划期控制面积为577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31%,主要包括农村居民点、农业生产地区和发展备用地。农村居民点和农业生产地区集中分布在七都、八都和甘棠西部的浅山地区、湾坞和溪尾北部的浅山地区、溪南半岛的山间谷地以及东冲半岛东岸的浅山地区和滨海平原。规划期内预留145平方公里发展备用地,约占全区总面积的8%,特别是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功能区,必须严格加以保护控制。适度发展旅游、农林水产品生产和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按照《土地管理法》严格管理基本农田,保证农业安全底限。应有序引导该区域人口向其他区域和城镇转移。
  禁止开发区域。规划期控制面积为111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0%,主要包括风景名胜区和各类陆域自然保护区、滩涂湿地与水源保护地区、生态保育地区,是需要禁止开发管制的地区。各类保护区应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格禁止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行为,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功能各异的3湾区
  城市功能湾。位于区域西南部,空间以宁德主城片区为主要依托,结合漳湾片区,在现有基础上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并向滨海方向拓展。
  产业功能湾。位于区域北部,空间范围涵盖溪南片区、漳湾片区以及赛江片区,依托深水岸线着重发展临港产业。
  旅游功能湾。位于区域东北部,空间范围涵盖整个东冲半岛外侧至澳内青山岛、斗帽岛、三都岛一带,依托面海靠山的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加快开发澳内旅游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