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营运外判可提升竞争力
2008-10-24 17:12: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中国人民币的升值、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行及地区政府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都对在中国的制造业造成冲击,增加了经营成本的同时,亦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再加上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促成了近日内地工厂倒闭结业的案子,此起彼落,时有听闻。
有效降低经营成本
企业即时面对的问题是资金短缺,亦是无法支付工资及货款的问题。提高企业的效率及降低成本以加强竞争力,可能无法解决现在面对的燃眉之急。
但是,经济衰退的来临,正正是为企业进行体检的周期,企业家及经营主管的斗智及决心,受到严厉的考验,能够生存下来的经营者,将可能成为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大赢家。
然而,人民币升值、劳动法及环保的议题,不会因为经济改善而消失,如何能够在劳动成本增高的同时降低其他经营成本,是决定企业是否可以继续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中国营商,有一个明显比在其他先进国家营运较高的成本,那就是物流成本。
目前,中国的物流成本是全国的生产总值的18%,相对于先进国家的9%,高出了一倍。构成中国物流成本高的原因有多个,这包括未尽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繁复的地方管治及通关程序等,企业虽然不能直接改善这些环境因素,却可以尽量利用第三方物流商的专业服务,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是指那些没有直接牵涉买卖贸易,却为贸易中买卖双方安排货物及款项交收的服务公司。
传统的贸易是由买卖的其中一方安排物流事务。过去,企业以纵向发展自身的功能以加强竞争力,企业选择自行管理仓储、库存及运输,是要节省交易成本,在市场中获取同样的管理服务,会带来以下的交易成本:搜寻合适的服务公司、制订服务的要求及成效指标、签订服务合约及跨公司的沟通及监管等。资讯科技的迅速发展,大大地减低了上述的交易成本。
将非企业核心的营运外判给专业的服务公司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的经营效益超越了其中的交易成本,因此,企业善用第三方物流商的外包服务,可以提高竞争优势。
除了降低营运成本,物流服务外判亦可以为企业带来财务上的优势。
增加财务优势
首先,企业在外判整个物流运作时,可以把过往在物流上的投入(例如货仓、货车、电脑及其他器械等)先行套现。换言之,承包商在接收物流设施时,要向企业付一定的费用。
在外判后,以往物流运作的固定成本会变为可变成本,企业按使用量付服务费,因此,在经济衰退时,企业可以就需求轻易调低物流成本。此外,由于企业把物流的资产转移了给服务商,假设企业的盈利不变,那么企业在财务表上的本益比会有所提升。
物流服务外判可以简化企业的管理议程,好让管理层更专注企业的核心业务,繁复的通关程序及其他地方政府条例改由专业服务公司打理,会更有效率,这些公司的专业及中立的角色更能取得政府部门的信任,因而在操作上可以有更大的方便。
成功外判项目主因
选择一个恰当的第三物流服务商及订定明确的成效指标,是成功外判项目的主因。大企业固然不希望因采用不稳当的物流商而增加营运风险,小企业亦可能因为选用过大规模的物流商,以致其需求不被重视。
明确的服务成效指标有助管理及提升效率,为了使成效高于交易成本,资讯科技在统筹、监管及讯息交换上的使用至为重要。由于外判项目的双方需要维持一个长期的关系,一个能够与时并进并具弹性的合约,加上清晰的解约条款,可以更能保障双方的利益。
香港中文大学利丰供应链管理及物流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