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物流浅析
2008-1-16 2:11: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现代生产物流系统的构成:管理层,控制层,执行层.管理层要有较高的智能,控制层要有较好的实时性,执行层要有较好的可靠性.
生产物流系统设计的原则:
1.最小移动距离原则.2.综合性原则.3.集装单元化原则.4.适应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
生产物流系统优化方法:核心内容是:物料,移动,方法.
1.要研究系统中所设计的物料.2.要研究物料的移动情况.3.在上述具体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优化合理的运作方法.
生产物流系统优化评价标准:......10条
生产物流装备的内容:
1.物流容器---生产物流的基本单元
2.集成仓库技术---生产环节的调节器
3.叉车和拖车---生产环节运输的机械化
4.无人小车技术---生产环节运输的自动化
5.垂直运输机---连接跨越楼层的环节.
6.吊车---三维物流作业
7.连续运输设备---JIT生产的关键
8.包装线---生产物流和配送物流的核心
生产物流现场的五项活动:整顿,整理,清扫,清洁,人员素养.
精益物流系统:精益物流系统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从产品的装配出发,每道工序和和每个车间根据当时自己的需要向前一道工序和车间领取物料,发出工作指令,前面的工序和车间完全按照指令生产,因此,精益物流系统实行的是拉动式生产.
约束理论概念:TOC 是关于进行改进和如何最好的实施这些改进的一套管理的理念和管理原则,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哪些制约因素,并进一步指出如何实施必要的改进来一一消除这些制约因素,从而更有效的实现企业的目标。
最优生产技术:生产和物流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有的资源负荷过重,成为卡脖子的地方,即为瓶颈,这样企业的制造资源就有了瓶颈和非瓶颈的区别。
OPT中的物流原则
1.追求物流的平衡,而不是生产能力的平衡。
2.非瓶颈资源的利用率不由其本身决定,而是由系统的约束决定。
3.资源的利用和活力不是同义词
4.瓶颈控制了库存和产销率
5.运输批量在很多时候不等于加工批量
6.批量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并不是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