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系列优惠政策为企业"遮风挡雨"
2008-12-19 15:30: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当前经济形势: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实体经济增速下滑,我市中小企业面临巨大挑战。
目前重点任务:积极应对当前宏观环境变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努力将经济波动期转变为发展机遇期,进一步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推进产业承接转移,加速结构调整升级,确保我市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
化“危”为“机”,促经济持续增长
在继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后,面对当前的宏观环境变化,以及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记者日前了解到,我市近日再次出台优惠的政策——《关于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周到的服务和高效的办事效率,让企业在金融危机面前化“危”为“机”,确保我市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
金融危机中 加大项目开发力度
12月15日上午11时58分,市重点工程项目华能瑞金电厂1号机组投产运行,标志着我国实现了国产超临界机组的系列化,填补了江西南部没有大的电源支撑点的空白;当日上午9时,市重点工程瑞赣高速公路赣江大桥顺利合龙贯通,标志着瑞赣高速的全线贯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个个重点工程项目的如期开工,一个个重点工程项目的提前竣工,说明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中,我市的项目开发,重点工程建设已如火如荼。在《措施》中提到,近期我市重点抓好和推进鹰瑞汕高速、大广高速赣州段、赣韶铁路、赣龙铁路复线、赣井铁路、昌吉赣城际铁路及国省道改造、农村公路和渡改桥等交通项目及赣州南和赣州东500千伏输变变电工程、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赣州段、华能瑞金电厂二期能源项目,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心城区“六大片区”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校舍改造等市政和民生项目。创造条件着力推动未开工的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同时还将围绕培植壮大主导和支柱产业、建设特大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为争取上级扶持、承接产业转移开发储备好项目,重点推进列入市重大前期项目滚动计划的100个项目,争取加快实施进度,市、县财政安排的各类引导和扶持资金重点保障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采取适当补助的方式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和投入项目前期工作。
系列优惠政策 为企业“遮风挡雨”
我市为企业提供“过冬”的温暖土壤的同时,在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方面也频频出招。
《措施》中提出,我市大力发挥园区积聚效应,安排工业园区产业化引导资金,支持工业园区产业化建设,提升园区发展水平,重点扶持以香港产业园为龙头的赣粤产业承接走廊和以台商产业园为龙头的海西产业转移承接走廊建设,充分发挥赣州出口加工区作用,抓好有色金属加工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重点建设好综合物流园区,鼓励物流企业集团做大做强,对达到征费吨位300吨以上规模的汽车货运企业,实行“缴二开三,按季缴交”的优惠政策,加快完善运输设施建设,采用BOT、BT等形式,鼓励引导和支持各类资本参与投入道路货运站等设施建设,为入驻赣州的企业提供便利的集散环境。
切实落实企业减负政策,对市域内新办企业的省以上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收费标准的下限执行,属县(市、区)有权减免的规费予以全免,市及市以下服务性收费按低于标准50%收取。严格规范中介机构收费行为。同时设立企业收费卡制度,未列入收费卡的项目一律不得收费,纪检监察机关对企业减负情况进行督查,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让赣州的企业在寒冬中享受一丝丝温暖的阳光。
优化消费条件 刺激市民消费增长
我市同时还将稳定发展商贸,餐饮等传统消费,积极发展购车、文化、旅游等新型消费,在有条件的地方尽快推开市内景点年票制、联票制。引导旅游业投入,列入市以上重点工程项目的旅游企业赋予其资本和收益比例相适应的直接融资权。
鼓励发展超市、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等多种消费业态。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加快建立消费信用体系,完善个人消费金融服务,推行电子消费。研究制定农村建房按揭贷款、购置大宗耐用消费品和农机局贷款贴息政策,提高农村小额信贷限额,活跃农村消费市场,另行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记者明心武 见习记者胡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