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钢铁要积极应对三个方面的挑战
2008-12-23 14:4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河北钢铁企业经受了一场冰火两重天的严峻考验。
9月份以来,河北省钢铁企业有40%左右处于停产、半停产,唐钢、邯钢、宣钢、承钢、石钢、国丰、津西等大企业均实施了保价限产,总体影响产能30%左右。
各企业经受了三方面的考验:
一是应变能力的考验。今年以来,在落实国家预防经济过热措施,落实奥运安保措施、环保措施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河北省钢铁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对企业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不能适应所处环境所发生的各种变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要面临严峻考验。面对史无前例的市场“寒流”,我省钢铁企业积极采取优化原料采购、挖潜节流、控制成本和开拓市场等应对措施,化解市场风险。河北钢铁集团在逆境中发挥整合优势和协同效应,有效地抵御了今年下半年以来钢材价格急剧下降以及原料库存高价位运行、价格调整滞后等多种因素交织带来的市场风险,保持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使集团优势凸显。而一些限产、停产的中小企业则积极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抓住目前原料低价位的有利时机开始复产,取得了较高的盈利水平。但是,也有一些企业适应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这场考验中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二是品种结构的考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始终把提高板带
比、提高高技术
含量高附加
值品种,作为
结构调整
的重点,
大多数企业的技术改造都把重点放在了国内曾经短缺的热轧宽带钢上。然而,在这次钢材价格下跌中,热轧宽带成为亏损最严重的品种。究其原因,就是能力过剩。据有关资料显示,自2000年以来,热轧宽带钢轧机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截止2008年上半年,国内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热轧宽带钢轧机共70套,设计能力共21655万吨。产品结构调整中强调高附加值,是实行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措施,但收效并不明显,反而使产品同质化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严重。只有在同中求异、同中求差中领先一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抓住机遇,赢得主动。如河北钢铁集团近期与铁道部签订的百万吨钢材大单、与北京现代公司签订的供材协议以及邢钢的优质精品线材、石钢的优质合金棒材、津西钢铁大H型钢、新兴铸管的大口径球墨铸管和钢格板等,均显示出河北钢铁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挖掘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以在困境中求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三是成本资金的考验。由于市场需求萎缩,钢材价格大幅下跌,导致企业库存增加,9~11月份大多数钢材品种售价低于制造成本,使得我省钢铁企业资金普遍紧张。我会百万吨以上钢铁联合企业大部分成本能力控制较强、产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虽然也有限产、减产,但基本保持了生产正常运行和人员稳定。相反,一些成本控制能力差、工艺链不全以及经营管理水平低的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停产关门。严酷的事实告诫我们,只有始终把控制成本和保证资金链安全放在首位,才能安全 渡过“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