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园区专家观点

汪鸣:“大区域”促“大物流”

2008-1-26 0:47: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党的 “十七大”提出了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总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而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支撑环境与条件,发展的步伐亟待加快。目前区域物流系统的划分缺乏一定标准,对区域物流的分析基本沿用了区域经济的划分方法,但从区域性的物流服务发展特点出发,在大的区域范围内,由于区域经济战略发展格局的改变,也形成了一些具有发展特色的区域物流。
    有人说,看中国,20世纪80年代看珠三角、90年代看长三角、21世纪看环渤海。三句话、三个时期、三个地区,时间的流逝,空间上由南向北逐渐深入,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崛起的历程。
    可以说,以上述三个城市 (地区)为代表的三个区域 (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的区域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方式。除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以外,近年,我国还提出了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物流作为经济发展中的动脉血管,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那么,我国区域物流的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区域物流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新的变化?带着这些问题,在2008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暨第15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上,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
东部沿海:
航运物流凸显巨大商机
我国90%以上的物资流通都是通过轮船来实现的。关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物流发展,汪鸣告诉记者,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南、福建海峡西岸以及山东半岛等地区,紧紧依托沿海和内河运输的便利条件,大力发展以港口为中心的物流体系。
    汪鸣介绍,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是以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市为中心,积极建设区域物流体系。上海在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区域物流系统的建设影响较大,在物流的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均取得较大进展:一是重视物流发展规划。制定了 《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 “十一五”规划》、 《上海口岸发展 “十一五”规划》,以及交通运输相关领域规划,明确了未来物流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方向。二是加快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围绕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领域,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建设工作。三是依托航运中心加快区域物流服务功能建设。四是加快物流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五是加快区域物流合作与发展,而江苏省在苏南地区物流与上海物流系统融合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发挥物流的辐射功能,并通过科学规划和布局,形成了全省物流联动、整体发展格局。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广东省紧紧围绕港口和运输枢纽,继续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区域物流枢纽的形成和产业的积聚作出了较大努力。广东省在加强港口物流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与城市物流。此外,在珠海建设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广州建设全国最大医药商贸物流基地、广州白云区建设大型物流园区、佛山投资建设珠三角物流中心、惠州建设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和东莞常平镇建设物流枢纽等,使广东重要城市的物流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海南省凭借地理区位优势,以“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为契机,重点建设了东南亚物流中心、东环铁路、洋浦保税港区、洋浦石油商业储备基地和洋浦港三期工程等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福建在确立海峡西岸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后,着重加快了自身及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服务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山东省作为我国北方几个为数不多的沿海省份之一,在2007年,加快了高速公路的发展,形成全省便捷的高速公路网,2007年山东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超4000公里。在港口建设和物流园区发展方面,投资90亿元建港航设施,投入20亿元发展内河水运,使青岛、日照、威海、烟台等港口形成系统发展格局,并围绕港口和利用港口资源优势,积极建设包括冷库、国际物流中心和保税物流业务、水产品专业化物流等物流基础设施。同时,利用临近韩国的地理区位,以及青岛国际机场已经形成的规模,建设航空物流园区,发展航空物流服务。
    当记者问及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物流在2008年将有哪些新举措时,汪鸣告诉记者,江苏省提出了 “五四三二一”港口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将建成5个亿吨大港,并规划投资3万亿元打造黄金海岸线。同时,加快建设各类物流园区,建设大通道、大走廊、大枢纽、大物流。以江阴港口和临港产业为服务对象,计划5年在物流园区的投资规模达500亿元,靖江沿江将形成5大特色物流功能区,打造南京港化工物流新格局,并计划投资1500亿元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使南京成为区域物流中心。苏州将建设国内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基地,以及连云港、镇江、南通将建设大型物流园区,而深圳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将投资232亿元新建60个泊位,并加快前海湾物流园建设和六大物流园区建设。按照广州白云机场的规划,到2020年将建成综合航空枢纽。山东半岛则通过建设贯通北部沿海的铁路,解决铁路对山东半岛物流组织与服务的制约。
西部地区:
物流基础网建设日趋完善
    身处四川盆地的四川省和重庆市,自古以来就有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据汪鸣介绍,四川利用国家批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加快发展区域物流。四川制定了 《四川省 “十一五”现代物流规划》,统筹和指导全省物流发展。据此,投资400亿元建农村公路,使2007年建设农村公路达12000多公里,为农村物流的发展创造条件;在发展城市及产业物流方面,通过相关产业与物流的紧密结合,加快物流发展与产业的提升。
    重庆市在2007年投资50亿元建农村公路,改善农村交通物流环境条件。此外,投资380亿元建设城市物流网,打造48小时联通世界物流网络,建成西南首个保税仓库,建设全国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建成西南最大现代医药物流中心。
    汪鸣告诉记者,川渝地区的物流业出现了区域物流发展的格局,而地处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西藏及内蒙古等省区,则是依托省会和主要工业城市发展本地的物流经济。汪鸣向记者详细介绍了2007年西北地区的物流发展情况:
    陕西省投资300亿元,重点投资领域包括5个机场的扩建或迁建,以及一批农村公路项目。在西安构建汽车物流中心和西北最大物流中心,以及建设西北最大粮油物流信息配送中心和粮油仓储物流加工基地。
    甘肃建成了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包括建设兰州青藏物流园,打造两国际航空港,加速少数民族地区公路网络建设,在兰州投资1.5亿元建西北最大医药物流中心,以及投资555亿元规划建设兰渝铁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
    宁夏则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00公里,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物流中心,建成第一个陆港口岸等。
    到2007年,青海省公路通车里程达49000公里,京藏高速公路西宁过境公路西段开工建设,投资玉树民用机场,投资6亿元修建县乡公路,以及西宁至格尔木段增建第二线工程。
    新疆凭借临边和资源丰富优势,一是加快口岸物流设施的建设。包括加快建设802公里口岸公路,加快连接中西亚铁路运输大通道建设,阿拉山口建室内集装箱换装场,支持东联西出战略的实施。二是建设资源型物流基础设施。包括中石油在新疆鄯善建国家级原油储备库,格尔木地区建设综合物流园区,新疆邮政物流引农副产品进城和建设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公路。
    2007年,西藏完成公路建设投资50亿元,新建农村公路5616公里,以及建设相应的物流服务设施,西藏正成为我国物流的集散地。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作为我国利用蒙古国煤炭资源等重要枢纽,加快相关物流产业的发展步伐。
    广西、云南利用与东盟各地毗邻的优势。2007年,广西省提出了技术打造国际物流系统的战略计划。广西不仅对港口资源进行了系统整合,为形成以港口合作为核心的区域物流体系创造了基本条件,还通过相关规划的制定和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区域性国际物流体系的建设步伐加快。而云南逐渐成为中国通向东南亚的交通枢纽。云南陆路出省通边国际大通道正在形成,加上云南拟建以昆明东站铁路货运枢纽为平台的大型钢材物流中心、以滇东北为中心的煤焦配送中心、家电配送中心、二手车交易市场物流中心和报废汽车回收平台等五大物流平台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发展。
    西部地区虽然地域广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区域经济的优势未得到充分释放,区域物流的格局并未形成。展望2008年,汪鸣简单介绍了一下西部地区物流行业的发展计划:四川省将建西部最大粮油、钢铁物流基地、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试点,以及成都将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50个物流服务站,实施航空物流战略等。重庆计划三年内投资410亿元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实施重庆港务物流五大发展战略,打造西南地区最大集装箱码头,着力打造长江上游现代物流中心。此外,重庆在被定为铁路枢纽后,将加快铁路集装箱物流枢纽的建设。内蒙古在“十一五”期间将开通六条国际公路通道,建设第四条出口高速公路,构建现代物流业发展新格局。
东北地区:
物流承担振兴老工业基地使命
    2005年,中央提出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那么2007年东北地区的区域物流建设在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汪鸣说,辽宁制定了航运中心发展规划,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加上航运中心相关港口的快速发展,如营口港规模过亿吨,并依港口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以及中石油大连LNG项目启动等,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在构建物流服务体系方面,辽宁七城市联手打造 “物流圈”,大连市将培养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宝钢大连物流中心揭牌,我国第二个保税港区通过国家验收,华能集团将在营口港建设煤炭中转基地,大连港联手中石油建30万吨原油码头等。同时,大连国际物流中心、国内最大专业化汽车滚装码头的建设,以及沈阳大型物流枢纽中心、沈北新区仓储物流、沈阳近海经济区物流港、东北最大医药物流基地和沈阳铁路枢纽、沈阳空港物流、铁岭物流中心等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发展,进一步加快重要物流枢纽城市的发展。此外,在国际物流方面,辽宁积极推进中朝路、港、区一体化合作项目和沈阳保税区建设。
    吉林则在汽车物流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物流业发展领域和服务范围,形成了物流综合发展的格局。而随着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规划的实施,黑龙江物流发展逐步呈现产业发展与物流联动的格局。黑龙江省四大物流区域蓄势待发,基本形成泛哈大齐物流区域、哈牡绥物流区域、佳木斯城市群物流区域、边境口岸国际物流区域四个物流区域,各个区域物流特色产业与物流发展之间出现联动趋势。此外,黑龙江积极发展仓储业,建设粮食物流基地和粮食加工与物流项目,加快建设区域国际物流中心。
中部地区:
物流枢纽发展日渐明确
    据汪鸣介绍,2007年,湖北省加快了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为物流的发展和区域物流系统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包括投资200亿元加速铁路建设,以及亚洲最大铁路货车基地开始运营;武汉港口群的建设和再造一个武汉港,武汉集装箱码头的扩建,以及汉阳港18万平方米集装箱码头规划建设,香港中基建公司在武汉建设重件码头等。同时,湖北积极推进专业化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建设中部化工物流中心,重点煤炭配送储备项目,钢铁物流项目,航空物流园,武汉东西湖国际物流园,华中粮食物流基地,阳逻开建煤炭物流中心和三峡粮食物流中心等。
    湖南在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强化了该区域的物流系统建设和物流服务的发展。主要发展成就包括:湖南省恩瑞国际工业物流中心建设,最大货运专用站场建设,以及对接长江构筑出省大通道。着手建设长株潭、怀化、衡阳和岳阳为中心的四大区域物流中心,以及投资8.6亿元打造粮食物流,建设长株潭航空城,岳阳游商贸物流中心,长沙金霞物流中心和长沙港区等。
    2007年,河南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突破3000公里,三大航运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并建设洛阳物流服务基地,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和郑州钢铁物流园。
    安徽在2007年重点建设了 “宝龙”物流中心、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瑶海物流基地等项目,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也取得进展,包括宝供物流等物流企业落户安徽,开发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市场。
    江西省首先是制定了 《江西省物流 “十一五”规划》和 《南昌市物流业发展规划》,引导物流健康发展;其次是加快物流设施建设与发展。包括南昌构筑现代口岸物流体系和建设三大物流基地,吉安建设内河货运码头,抚州规划建设两大物流中心,上饶规划建设物流中心,九江铁路扩能扩建对接九江港等。
    煤炭物流是山西物流发展的重点领域。面对目前较为旺盛的煤炭需求,山西在煤炭物流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
    在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指引下,山西省根据 《山西省“十一五”铁路规划》加强铁路建设,如拟建设 “西煤东运”新通道等。对于周边省区,山西加快了公路的投资和建设,如投资288亿元建9522公里晋煤外运公路网,山西与周边4省连接公路将达65条。此外,山西省物流领域今年确定上马九大项目,包括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能源工业国际分销物流港建设,以及建成首家公用型保税仓库等。
京津冀地区:
区域物流商贸特色
    京津冀作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现代物流发展步伐稍显滞后,但它更加注重科学发展观、合理规划,在第三大物流经济圈的建设过程中,它在区域物流的发展中具有哪些特点?
    面对记者的疑问,汪鸣指出,2007年,天津港实现 “北煤南移”战略调整,形成南散北集格局,加上散货物流中心南扩,散货交易中心的建设,为港口的提升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保税物流的发展,使港口及物流联动发展能力提高。中国最大保税港区建设进展较快。北京围绕流通产业的物流发展是其物流业的主要特征,形成了新的物流发展格局。一是配合京津冀都市圈的建设,通过签订京津冀物流业合作框架书,打造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圈,加快区域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包括发展总部物流引进重大项目,确立“三环五带多中心”物流布局,投资2400亿元打造现代化交通体系。二是加快城市及奥运物流的发展。包括规划建设10余个综合物流园区,以及在科学规划和积极建设的保障下,奥运物流中心落户顺义空港,并于7月全面运行。此外,物美投资亿元建设物流中心,空港保税物流中心 (B型)投入运营,良乡中国包装物流园区建设启动,国美大型物流基地建成等。
    河北在进行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调整后,在2007年的物流发展中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唐山港口及配套物流的发展。河北省打通沿海物流大通道,在港口群建设上获历史性突破,支撑其沿海强省战略的实施。 《唐山港总体规划》的制定,唐山港兴建国家级大型能源运输泊位、大型煤炭运输泊位,以及中石化将在曹妃甸建千万吨级炼油厂,《黄骅港总体规划》的出台和煤炭运输能力的提升,使港口物流的发展起点高、规模大和发展后劲很强。
    2008年,天津市要快速发展物流基础设施。包括规划建设 “3310”高速公路网,中日挪三方合资建滚装码头,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形成特色园区,天津将实现各种交通间的无缝衔接,以及津郊建设十大物流聚集区,建设食品物流基地等。石家庄在 “十一五”期间,将建十大物流重点项目,建设华北最大国际物流园区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