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采购资讯

女装及配饰跨国采购交易会成功举行

2008-1-31 16:1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编者按  200余展商、6000多买家、13场活动……由上海世贸商城和美国达拉斯市场管理中心联手打造的,素以“小而精”而著称的“女装及配饰跨国采购交易会”,2008年1月10日再次登陆上海世贸商城。展会期间,主办方针对“中国制造”面临的切实问题,在中国女装业界首个举办了“欧盟REACH法令解读”、“贸易精确配对”及“如何迈入美国市场”三大高水准、专业性商贸活动,令展商获益匪浅。交易会独特的服务品质,不仅满足了江、浙、沪、鲁等东部沿海“成熟供应商”的发展需求,亦为中西部“成长型供应商”搭建了对接海外贸易市场的“绿色通道”。 
  中国制造:如何破解欧盟REACH法令 
  2007年6月1日,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法令“REACH”正式生效。作为一个替代欧盟原有40多条法规,规范化学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新法令,“REACH”对欧盟的化学品生产商、进口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与此同时,包括中国纺织和服装供应商在内的众多化学品下游使用者,以及最终在欧洲市场销售的各类中国造服装纺织品,也都被纳入到“REACH”法令之中。 
  为帮助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了解“REACH”,并更好地应对由“REACH”所衍生出的各种贸易限制问题,上海世贸商城于1月11日,与全球领先的质量和安全服务公司天祥集团联手,在“2008女装及配饰跨国采购交易会”上推出了主题为“欧盟市场对女装质量要求新动态”的专业研讨会。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消费品生态产品认证主任林立女士,在活动现场就“REACH对中国女装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等问题与出席研讨会的中国女装业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就一些女装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现场作答。 
  由于研讨会所讨论的话题恰好是中国外贸女装企业当下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活动尚未开始,整个会场便座无虚席,甚至连一些国外女装业者也加入到听众的行列。“我是来自浙江的女装企业,这次是来参展的。没想到交易会主办方上海世贸商城考虑得如此周到,今天的这个研讨会真是太及时了。”一位来得稍晚的女装业者因为找不到座位索性站着,他告诉记者,不是听了此次研讨会,他都不知道“REACH”法令会对生产服装,并出口欧洲市场的女装企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次交易会一结束我就要回去充电。”他说。 
  “欧盟REACH法令共有1000多页,其中有不少是针对纺织服装产品的。如果女装企业能‘吃透’REACH,那就能有效规避不必要的外贸风险。”针对中国女装企业的实际情况,林立女士在研讨会上为与会者开出了一剂良方:“应对REACH法令的解决方案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女装企业应建立健全完善的产品信息可追溯系统;其次,应根据REACH法令进一步完善包括纺织品原材料、染料、助剂原料等在内的来料生态采购标准;最后,女装企业还应对产品及其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严控,从而在服装制造的源头切入REACH法令。当然,不断关注欧盟REACH法令的更新,尤其是高度关注物质品清单的变化同样非常重要。”她坦言,企业还应任命一个专司REACH法令的项目经理,对企业所有需要使用的化学品进行管理。并在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安全信息的同时,与欧洲进口商进行沟通,从而更妥善地解决REACH所衍生出来的贸易问题。 
  中国制造:贸易精确配对平台直通海外 
  “‘B-MATCHMAKING’是上海世贸商城今年主推的一项商贸精确配对服务,在此之前中国纺织服装业并没有这样的精确配对平台。‘B-MATCHMAKING’贸易对接平台的建成,不但将有效地帮助买卖双方完成采卖需求,还将最大限度缩减纺织服装买家的采购成本,使纺织品供需双方更好地完成贸易对接。”由上海世贸商城与祈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携手举办的“祈和国际B-Match采供商洽会”贸易配对活动,于2008女装及配饰跨国采购交易会期间,在上海世贸商城二楼买家服务区圆满落幕,这预示着中国纺织服装业首个“贸易精确配对”平台正式落户上海世贸商城。上海世贸商城总经理田浩在“B-MATCHMAKING”商贸平台启用仪式上表示,通过分析企业需求、筛选匹配企业、专享一体化服务、提供A级专业场地及设备,上海世贸商城的专业贸易团队将让更多的纺织服装企业享受到乘坐商贸“特快专列”的待遇。 
  横空出世 世贸B-MATCHMAKING平台受追捧 
  作为亚洲知名纺织服装专业展贸市场———上海世贸商城在今年主推的服务项目,“B-MATCHMAKING”贸易精确配对平台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纺织服装供应商及国内外采购商的追捧。与“撒网式”的订货会和展览会不同,“B-MATCHMAKING”主打的是“精”字招牌。在精确信息收集、精准采供配对、精细配套服务、精致专业场地这“四大精纲”的辅佐下,上海世贸商城将以多年累积的丰富买家、卖家资源为依托,由专业人员帮助买卖双方达成贸易对接,让纺织品供采企业真正得益。 
  “来自美国达拉斯市场管理中心的专家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的配对现场,刚才他很高兴地告诉我,新推出的‘B-MATCHMAKING’专业配对服务将成为上海世贸商城继常年展、短展之后的又一个特色采购服务项目。”田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祈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第一批享受到‘B-MATCHMAKING’平台服务的纺织品服装供应商。我们计划在今年举行10场这样的贸易配对活动,但从现在的状况看10场肯定是不够的。目前,1至6月的贸易配对活动已被预订一空,我个人估计今年的‘B-MATCHMAKING’对接活动将超过15场。” 
  精确高效 世贸开启中国纺织品贸易新纪元 
  “祈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各类针织服装为主的外销型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休闲装、运动装、T恤及针织面料,许多产品远销欧美及日韩地区。今天,我们带来了旗下的5家企业,并将公司最新研发的功能面料及新颖的针、梭织系列服装带到了现场。”作为上海世贸商城的租户,上海祈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良君显然已尝到了精确贸易配对的甜头:“这种贸易对接活动比普通展会更有针对性,不但节约了时间,还提高了效率。世贸专业的国际贸易团队帮我们精心挑选了包括麦德龙、荷兰SparInternational、法国迪卡侬、美国史蒂夫贝瑞等国际买家,令我们受益匪浅。此外,除场地租赁费用外,今天我们所享受的一切服务都是免费的,甚至连广告宣传也都由世贸的团队一手操办。” 
  据记者了解,虽然欧美等国早就将贸易精确配对方式纳入其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体系之中,但在2008年之前,中国纺织服装业并没有引入“B-MATCHMAKING”贸易精确配对的概念。较之订货会和展览会的贸易配对形式,“B-MATCHMAKING”最大的好处便是“精确高效”,普通贸易配对活动的有效率为2%,而“B-MATCHMAKING”的配对成功率则为10%。“在国际化专业贸易团队、庞大买家资源库的支持下,世贸‘B-MATCHMAKING’平台将让更多纺织服装企业享受到优质高效的贸易服务,而‘B-MATCHMAKING’的全新贸易配对模式,亦将开启中国纺织国际贸易的新纪元。”上海世贸商城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傅禄永解释说,接下来世贸需要做的就是组织更多的纺织服装国际贸易配对会。 
  中国制造:如何成功迈入美国市场 
  美国服装零售市场走向究竟如何,中国女装企业到底该如何进入美国市场?对于这些困扰中国女装企业已久的纺织服装贸易难题,上海世贸商城日前携手美国棉花公司,及深谙国际贸易法的美国盛智律师事务所,共同为中国女装企业给出了答案。 
  在1月10日至12日举行的“2008女装及配饰跨国采购交易会”会上,美国棉花公司和美国盛智律师事务所的市场及国际贸易专家,以交易会为契机现场布道,结合自身贸易经验与中国女装企业实际状况,同所有与会业者围绕“如何进入美国市场”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 
  权威调研:揭秘美国服饰市场现状 
  “只有掌握了美国市场的实际情况,中国女装企业才能赢得先机,跨出迈向美国市场的第一步。”在“美国零售市场分析”研讨会环节开始之初,美国棉花公司全球供应链高级客户经理吴艳便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熟悉美国市场对中国女装企业进军美国的重要性。 
  “休闲服饰类产品,特别是牛仔裤是美国人最爱穿的服饰,19至24岁的消费者是美国牛仔裤的消费主力。根据美国棉花公司最新的市场调查显示,2007年度美国市场男式牛仔裤的销售额较2006年上升了2.6个百分点,平均每件男式单件牛仔裤的销售均价在27.9美元,这一数值比2006年上升了7.5%。与此同时,女式单件牛仔裤的销售均价约在26.08美元,环比2006年上升了2.5%。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牛仔服饰中有40%被正价出售,而其余的60%,则在促销时被折价销售。”吴艳在研讨会上指出,近年来美国牛仔服装的规格与款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世纪80至90年代,美国市场上销售的牛仔服大多以粗犷厚重的靛蓝色为主,其每平方码布重在370至400克。而当下美国市场销售的牛仔服,除仍保留原有牛仔服装的风格特点外,正逐渐发展为设计简洁的轻薄型彩色牛仔服。其款式有上衣、裙裤、背心及上衣连裙牛仔服等多种。 
  “除牛仔服饰外,女式梭织衬衫在美国市场亦有不俗表现。2007年,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梭织女式衬衫的平均单价较2006年上涨了2美元。功能性面料,特别是“抗污性”功能面料在女式梭织衬衫上的大量运用,是引发女式梭织衬衫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女性消费者愿意为一件具有“抗污性能”的梭织衬衫多支付3.18美元。”吴艳介绍说,“创名牌”正成为梭织服装发展的新趋势。她解释,在美国不同档次的服装在不同商店陈列出售分工明显。一般在超市销售的梭织服饰多为“大路货”,销售对象以中低收入群为主;而在百货商场中销售的梭织服饰产品大多属于中档服饰,有品牌但并非品牌;只有在macys、DiLLards等高档商场,或品牌专卖店销售的才是品牌服饰。如POLO品牌纯棉色梭织衬衫的标价约在80至90美元一件,即使是促销也要卖40至50美元一件,其价格一般比同规格非品牌产品贵3至4倍。虽然价格不菲,但仍有不少“捧场客”前去消费,其主要原因是品牌服饰的技术含量与其价格成正比。这说明,创名牌服装,并加大服饰产品的技术含量,正成为今后美国服饰市场的主流。 
  专业讲座:“发放”赴美贸易通行证 
  与美国棉花公司的市场分析相比,由美国百强律师事务所———美国盛智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朱屏和特别法律顾问倪旭冬所带来的“迈向美国市场的通行证”的讲座,同样给与会的女装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位法律专家就“订单加工”、“创立自主品牌”,这两大进入美国市场的方式,以及中美文化差异等方面内容同与会者分享了各自的从业心得。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服装加工国,2007年前10个月的纺织品及服饰产品的出口额已激增至1416亿美元,同比2006年增长了20.1%;其中,销往美国市场的纺织服装产品总额比2006年增长了23.3%,达到211.2亿美元。与此同时,受出口退税减少、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以往的成本及税收优势正逐渐减退。”朱屏律师在发言中坦言,对订单加工类企业而言,赢得美国客户的关键就在于质量。她建议企业在接单过程中应明确订单中的每个细节,必要时还可请现有客户作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推荐人。而对于自主品牌企业而言,企业应在维护品牌形象、运用知识产权去保护品牌的同时,兼顾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她说:“在面对更多选择时,美国的消费者与品牌经营商更看重那些好的品牌。在美国服装市场上,品牌拥有者几乎占据了整个市场利润的主要部分。另外,‘绿色’服装正成为美国消费市场的新宠。2005至2006年间,仅美国有机棉的产量就增长了76%。因此作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品牌商,应从环保角度出发切入美国市场。” 
  “在贸易谈判的决策中,中国企业的决策通常是集体协商的结果,而在美国,企业的谈判代表完全可以在企业授权的范围内直接做出决策。因此,中国企业在与美国客户进行贸易洽谈时应提高自身的跨国文化意识,以提高贸易合作的成功率。”在朱屏律师分析完如何进入美国市场及其具体策略后,美国盛智律师事务所的倪旭冬律师又就“中美文化差异”同与会者进行了探究。他指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冲突和矛盾大多由文化差异引起。中国企业要想赢得谈判,首先要了解异国文化,善于与自己文化对比,学会鉴别,并尊重对方的文化。 (中国服饰报)(E09)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