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机场二期工程实现“零换乘”
2008-3-2 2:24: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新华网上海频道3月1日消息:借助一个直接与到达层相连的立体交通中心,降落浦东机场的旅客今后用不着上下楼,就能直接换乘地铁、磁浮、机场巴士、城市公交、长途汽车及出租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在昨天由市科委组织的浦东机场二期工程科研项目总体验收会上,这样的“一体化交通中心”被验收专家称赞为“用最简洁的方法解决了最复杂的问题”。
交通中心位于浦东机场第一和第二航站楼之间,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三纵三横”的布局巧妙地将距离较远的两座航站楼“打通”。为了让到达旅客真正享受“零换乘”,设计人员特意将它建在了6米层高的到达层,而非0米层,有效解决了大型机场旅客陆、空交通换乘难题。据悉,这是“一体化交通中心”在国内机场的首次应用,并被国家科技部列为示范工程。
除了人性化的设计,科研人员积极创新,将“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浦东机场二期工程的各个细节———第二航站楼顶的“龙眼”天窗、二号能源中心的水蓄冷空调,与自然通风、雨水回用等节能技术相叠加,全年可实现节能50.8%,节电1.3亿度;从第二航站楼内向外远眺,视野无限开阔,原来,与第一航站楼相比,支撑第二航站楼两翼的支柱间隔从9米拉大到18米,由此省下了12%的钢材,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通过对二期航站区站坪的数值模拟研究,科研人员找到了机位设计的最优组合,为规划节约用地约8.55万平方米,增加18个远近机位,预计每年可为机场带来经济效益2000万元;而“剪刀叉”式的登机桥设计,使42个近机位中的26个“身兼两职”,可在国际、国内航班间互换。
据统计,浦东机场二期工程累计投入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申请专利9项,共为工程节省投资6.31亿元,预计每年可为机场节省运营费用35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