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机场资讯

长三角机场群应在发展中力求平衡 避免同质竞争

2008-3-27 11:09:00 来源:物流天下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姚玉洁3月27日报道:长三角地区经济的繁荣为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长三角机场群的不断扩容也为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当下,上海建设国际航空枢纽与江浙两省向"航空强省"跨越几乎同步推进。长三角机场群的快速发展将加剧竞争还是形成互补,又如何走出发
  展中的平衡之道,避免同质竞争?
  上海航空枢纽建设"不进则退"
  在"天空开放"的背景下,国内航空市场竞争逐渐呈现国际化。中国航空市场不仅是新兴市场,而且是最有发展潜力的"金矿",因此,诸多外航十分看好中国航空市场的发展前景,这给中国航空产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
  六年前,中国确定了要实现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历史性跨越的战略性目标,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建成1个以上的国际航空枢纽,重点建设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新白云三大枢纽机场。而这三大机场中任何一个机场的崛起,都意味着对周边亚太地区其他主要机场的挑战。
  上海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上海的经济腹地长三角地区为其提供了运量保障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可以说上海浦东机场具有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条件。同时,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的繁荣是培育航空市场肥沃的土壤,也是亚太地区其他主要机场争相抢夺的目标。在此背景下,上海的航空枢纽建设"不进则退",上海的航空枢纽没有建成,就为周边的竞争对手做了"嫁衣"。
  当下,亚太地区的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曼谷等都在力争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对上海形成包围之势,不断分流来往于上海的客流和货源。其中部分机场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机场的行列。
  国际机场理事会(ACI)2007年度全球"机场最佳服务奖"评选中,韩国仁川机场、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和新加坡樟宜机场分列前3名,而中国香港国际机场位居第4。中国的上海浦东机场、北京首都机场仍排位靠后。
  为此,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念祖表示,上海航空枢纽建设以上海浦东机场为核心,将加快完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将浦东机场建设成为连接世界各地与中国的"空中门户",建成亚太地区的核心枢纽,最终成为世界航空网络的重要节点。
  3月26日,上海浦东机场扩建工程包括第三跑道工程、第二航站楼工程、西货运区工程以及综合配套工程,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上海浦东机场的年设计保障能力将达到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420万吨,年起降飞机49万架次。
  根据规划,上海将建成集本地集散枢纽、门户枢纽、国内国际中转枢纽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复合枢纽,并创造条件优先建设国际货运枢纽,2010年上海航空枢纽地位将基本确立。
  长三角机场群饱和还是不足?
  长三角两省一市共有10余个大大小小的机场,在上海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的同时,江苏、浙江两省也在向"航空强省"的方向迈进。
  2007年,江苏省加快航空产业发展会议中提出,"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省加快航空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包括五方面:
  一是全面推进机场建设。建成淮安机场,建设苏中机场,完成南京禄口机场、无锡硕放机场二期扩建前期工作;完善盐城、徐州、连云港机场口岸设施,实现口岸开放;
  二是全面突破航线开辟。新增洲际航线5条,亚洲地区航线10条,国内干线航线80条以上,东航江苏公司机队规模达到40架,引进基地航空公司5家;2008年力争新开国际(地区)航线10条,力争新开国内航线30条以上;
  三是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保持长期平稳的航空安全形势;完善航班延误处理机制,航班正常率超过85%;
  四是加快发展运输生产。航空运输年均增长保持20%以上,到2010年,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60万吨;
  五是加快发展空港产业。整合通用航空资源,扩大产业规模;加快空港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南京禄口机场空港物流园区、无锡硕放机场空港产业园区初具规模。
  浙江省也将由航空大省向航空强省的跨越作为发展目标,浙江省民航各单位积极策划2008年工作新思路,促进浙江民航又好又快发展。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温州永强机场等均表示将通过改制、重组增强发展后劲,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壮大整体实力。
  此外,在亚太地区航空枢纽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江浙两省机场群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国外投资者的注意。新加坡樟宜机场向南京禄口机场伸出橄榄枝,杭州萧山机场与香港机场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这为长三角机场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长三角机场群运输规模小,运力增长缓慢,布局结构不合理,市场资源不足,部分机场严重亏损等现象仍然存在。同时,航空业界对长三角机场群做大做强会不会分流上海两大机场的客源和货源,影响上海的航空枢纽建设产生忧虑。
  长三角机场群建设究竟是已经饱和还是仍然不足,机场布局是过于密集还是仍有运输潜力可挖,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长三角机场群应避免同质竞争
  长三角机场群的发展得益于区域经济的繁荣,然而机场布局不合理,定位不科学会导致机场之间的恶性竞争。
  吴念祖告诉记者:"珠三角地区建有6个机场,布局过于密集,不利于航空产业的发展。布局不合理是最大的浪费,长三角机场群在科学布局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一个机场带动一个机场群、以点带面的协同发展态势。"
  长三角地区医药、科技等产业与航空运输关联度较高,将来航空运量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吴念祖表示:"长三角地区的客流和货源丰富,上海两个机场是吃不掉长三角这块‘大蛋糕’的,上海两大机场与长三角机场群可以构成互相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上海航空枢纽建设将加强对长三角地区的辐射作用。"
  他说:"上海两机场通过大幅增加长三角机场的通航点和航班密度,可以带动长三角机场群的整体运量增长,提高长三角机场群的整体竞争力,实现上海航空枢纽与长三角机场群的协调发展、合作共赢。"
  在布局合理的前提下,定位明晰也是避免同质竞争的必要条件。南京市建委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室高级经济师陆玉龙认为:"长三角机场群应强调上海的信息中心、金融中心、人才中心和跨国公司总部的地位。但由于存在‘集疏运瓶颈’,上海的物流能力不可能无限制膨胀,因此可将长三角其他城市能承担的物流功能分流出去,注重发挥南京禄口机场、杭州萧山机场等的作用。"
  同时,长三角机场群应当发挥协同发展作用。陆玉龙说:"我建议建设‘空港高速公路’,直接连接上海浦东机场和南京禄口机场,贯通苏南地区,两大空港的利用效率都将大大提升,也减少了苏南地区新建空港的压力。"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孙章教授认为,长三角地区"空铁联运"仍需进一步加强。目前,长三角地区城际铁路已经初步显现"公交化"的特征,但与航空运输的衔接仍然不够紧密,如果能够实现航空、铁路的"无缝连接",将大大节省航空资源,并能够提高运输效率。(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