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候机楼“试水”中国
2008-5-14 14:45:00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继国内第一座廉价候机楼在郑州正式启用后,厦门机场日前宣布,其改建的廉价航空专用候机楼将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此外,沈阳机场也在酝酿廉价候机楼建设。一时间,廉价候机楼“试水”民航市场引起各方关注。
廉价空港让低成本“落地”
厦门机场辐射的东南亚地区是全球廉价航空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因此,厦门机场致力于打造“廉价航空中转中心”,成为目前国内引进廉价航空公司最多的机场。
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晓明告诉记者,为拓展廉价航空市场,厦门机场正在将货站改建为廉价航空专用候机楼,设施比传统候机楼简单,流程也更为简化。同时,廉价候机楼距离跑道非常近,有利于缩短飞机滑行距离和节省燃油。预计廉价航空专用候机楼将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此前,国内第一座廉价航空候机楼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正式启用,春秋航空公司已经入驻。据了解,郑州机场廉价候机楼取消了贵宾室和吸烟室,坐椅由真皮坐椅换成了普通坐椅,登机取消了摆渡车,旅客需要步行上下飞机。而必要的值机和安检设施是十分完备的,以保证旅客顺利出行。
春秋航空公司作为厦门机场和新郑机场的合作伙伴,对廉价候机楼建设予以充分肯定。春秋航空公司新闻发言人张磊介绍,每年春秋航空的机场起降费用几乎占公司整个运营成本的12%,并且,租用廊桥和使用摆渡车的费用也比较高,廉价候机楼在这方面的费用可以降低。
他认为,廉价候机楼并不简陋,只是不再“豪华”,只有在国内形成廉价候机楼群,才能有效地降低航空公司的机场租赁费用,有助拓宽低成本航空市场。
国内外廉价航空形成“对接”
机场作为航线网络的连接点,可以协调各航空公司进行航线“对接”。厦门机场利用辐射面内廉价航空公司较为集中的优势,推动了国内外廉价航空公司联动发展。目前,厦门机场除引进国内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之外,还引入了新加坡欣丰虎航空和菲律宾宿务太平洋航空两家低成本航空公司。
廉价航空已经不是新兴事物,全球已有60多家廉价航空公司,仅欧洲20多家廉价航空公司就运营着500余条航线,欧美国家廉价航空公司的市场份额已超过了20%。
机场方与航空公司普遍认为,廉价候机楼的尝试,机场方与航空公司联合打造低成本航空服务,并通过机场方的协调,将国内廉价航空公司与国外廉价航空公司形成航线“对接”的模式,有助于形成低成本航空产品“一条龙”,满足市场需求。
廉价候机楼运营考验机场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孙继伟分析,机场建设廉价候机楼有助于低成本航空产业链的形成。机场为低成本航空公司提供配套服务,给生存压力较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提供了更大的动力。同时,航空出行不再只是高端服务,航空产品应当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引入低成本航空公司、建设廉价候机楼,有助于吸引旅客,是机场与航空公司的双赢。
孙继伟认为,低成本航空产业链还应当包括往返机场的公共交通服务,机场的商品、餐饮消费等环节。并且,低成本航空服务最终应当落实到票价上。此外,由于国内低成本航空公司较少,廉价候机楼的运营是对机场方的考验。